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两座城,二十年不离不弃的深情厚谊

来源:一步一步 作者:一步一步 2016-05-15 20:18:09 字号:A- A+

  2016年3月19日,随着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800多名青岛游客乘坐“追梦青岛,走进安顺”号旅游专列出发啦!

  咦?等等,走进安顺?这是啥地儿呢?

  你看,就是图上的这个地方!贵州中西部城市,虽和青岛相距2222.7公里,但两地的心可是0距离连接, 因为背山的安顺和靠海的青岛,已经共写了20年“山海经”啦!

  1996年中央决定青岛对口帮扶安顺、铜仁两地为起点,2013中央部调整青岛“一对一”对口帮扶安顺。

  (2016年安顺招商引资推介会在青岛举行)

  2016年是青安“相识”20年之际,人生能有几个沉甸甸的二十年啊,这么重要的事儿,青岛、安顺当然不会忘!

  这不,5月7日至8日,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市长张新起带领的青岛市党政代表团又来到了贵州“走亲戚”,在“老朋友”安顺市召开了对口扶贫帮扶座谈会。

  “青岛对贵州的帮扶,二十年来不离不弃”这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发自肺腑的话。

  ”

  二十年之约,让两座城市的友谊历久弥新,李群这样说:“山海相牵的情谊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需要倍加珍惜,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2007年贵州先后遭受雪灾、青岛市立即捐款260万,衣被210万进行支援;2013年7月青岛100万援助安顺抗灾,建设水井,灌溉300亩田地;首批青岛慈善基金300万用于养老设施建设.......这样的例子数一数实在是太多啦!

  20年来,青岛对安顺的对口帮扶,不仅在资金、人才上给予支持,更带来了理念与思路上的创新。

  有图有数据,让数字告诉你二十年的情谊有多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20年的漫长岁月中,青岛和安顺发生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呢?

  1999年:一颗“红星”照东西

  1999年,青岛红星化工有限公司迎来了它的另一个“新家”——安顺市镇宁县,这是青岛和安顺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第三年,红星化工的勇于西进也被誉为“西进的先锋者”。

  17年后的今天,红星化工早已成为中国扶贫开发、合作共赢的典范。

  安顺的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中,东西结合诞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已成为安顺市乃至贵州省的明星企业。

  青岛市在17年前这样的“落子”,可以说是相当有远见的哦!咱们从红星交上来的“成绩单”就能看出:

  2001年3月成功上市,2003年销售达13亿,企业总资产近15亿,钡盐、锶盐、锰盐产量均居全球之首,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

  这样的成绩单,着实需要点个赞!

  太多的成绩不胜枚举,小编就不一一列举出来啦,只能告诉你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就曾两次视察红星哦,并称赞红星为“东西部结合的成功典范,取得了1+1>2的效果”!

  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化,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对口支援战略的实施,咱青岛的一些知名企业诸如海尔、海信等也在接踵“孔雀西南飞”,在东西合作,资源互通的背景下,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延伸自己产业链,可以说红星化工“西进”带来的双赢效应越来越明显啦!

  2000年:一村巨变始于此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安顺市有一个村子叫芦车坝村。2000年以前,芦车坝村的蔬菜种植面积不足200亩,生产全靠人挑马驮,村民的收入也只有人均1035元.....这时候,来了一个叫做青岛的“伙伴”,将该村定为对口帮扶温饱示范村。

  有一种力比“男友力”更给力,它就叫做“青岛力”。凭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自从2000年芦车坝村有了“青岛力”的帮扶,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市先后投入资金近7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道路整改、灌溉工程及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当然仅仅输血是不够的,为了加强芦车坝村的“造血”功能,青岛市先后投入资金800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

  成绩您是不是可以猜到啦?

  2012年,仅12年的时间,村民的人均收入翻了将近8翻,达到8100元,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3300亩,每天都有上万斤的蔬菜运到安顺、贵阳以及广西、广东等邻近省市。

  然而像这样的村子还有123个,大多有着相同的成功经历。

  2000年起,青岛每年在安顺市开展温饱村和开发式扶贫示范村建设,到2012年共投入帮扶基金4336万元,配套扶贫基金540.16万元。

  这样的“青岛力”,是不是更给力啊?

  2013年:新起点打开教育新格局

  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2013年6月确立青岛“一对一”帮扶安顺以后,青岛对于安顺的帮扶模式开始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什么是“造血”呢?

  青岛市长张新起表示:要找准帮扶工作的切入点,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在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上开展深层次帮扶、交流。

  “造血”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小编能想到的第一个就是教育和人才,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我们看看青岛有什么好方法?

  2013年7月开始,两地开始共创“大教育”格局“,从五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布局:校际合作“手牵手”,从2013年开始至今两地150多所学校成为了好伙伴。

  基础教育既走出去又请进来,青岛选派二中、十五中等9名科研创新型校长到安顺开展讲学活动,安顺也派了68名校长来青岛挂职锻炼。

  此外,还有职业教育的扶持,以及在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建,比如投资1000万元援建安顺旅游职业学校“1号实训楼”等帮扶措施。

  教育和人才对安顺来说是一笔带不走的宝贵资源, 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青岛为“小伙伴”安顺输血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走的扎实与稳妥,为接下来青岛的“造血新举措”提供了新鲜的活力和支持!

  2014年:“造血帮扶”新路子

  在这些硕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青岛.安顺产业园区啦!这个园区是新一轮青岛对口帮扶安顺的重点项目,于2014年8月12日正式开工,覆盖了整个安顺市西秀经济开发区,首期投资便达到了4.2亿元!

  这样的高度重视和“大手笔”的投资合作是为什么呢?

  在革命老区临沂工作过的李群,对同样是革命老区的贵州有着更深沉的感情、对老区人民的艰苦生活深有体会。李群阐述了青岛市的想法:“青岛与安顺双方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两地加快向双向合作转变,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向多元化帮扶转变。”

  ”

  (青岛市党政代表团考察秀水村)

  两地共建产业园区的合作,正是青岛从向安顺“输血”到与安顺一起“造血”的重要步骤!

  拥有国家广告产业园、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工业设计产业园等“高大上”产业园的青岛,在产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可是一把好手呀!

  一起来看看,截止2015年期末,青岛安顺产业园结了哪些硕果:

  青岛、安顺两市秉持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投融资、职业教育、人才引进、旅游合作、农业园区建设等各个方面,共同建立了“协调推进工作组”,将合作落在了实处。

  青岛市委作为安顺贴心的“小伙伴”,为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专门从青岛省级以上开发区选调了具有经验和专长的干部挂职。

  对于这些挂职的同事,青岛主官李群予以深情嘱托:“做到‘有志而来、有为而归’;要求真务实、造福人民,多做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使对口帮扶工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现在的青岛安顺园区内的产业中心综合体项目已经实现主体封顶,预计能够解决400多人的就业了!

  园区正在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青岛也在积极的推进产业园的市场化运作,促进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参与:青岛银行在安顺建起了分行,胶州市环球服装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设立服装厂.......努力实现从政府帮扶走向多元帮扶的道路。

  心贴近 手拉紧 路更宽

  在两省座谈会上,像老朋友彼此交谈那样,李群亲切的用“让心更贴近,让手拉的更紧,让道路越走越宽”来形容青岛对安顺的下一步对口帮扶工作:

  心更贴近

  “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两地的沟通,研究好“十三五”期间帮扶与合作交流工作目标和措施,努力使青岛与安顺对口帮扶工作成为典范,走在全国前列。”

  手拉得更紧

  “全面结对子,手拉手。推动两地交流合作向基层延伸、向更广领域拓展,实现两地间各层次结对帮扶的精准对接。”

  “精准”两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青岛市给出了这样的精确数据:

  从今年起,青岛市每个区市开展结对帮扶安顺市区县1-2个贫困村,共涉及1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5266人,预计受益人口2.7万人

  说精准,就精准到每个村,每个人上。这正是对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的“扶贫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要求的落实啊!这样的态度值得点赞!

  路走得更宽

  “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入挖掘两地在资源、产业、旅游、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潜力。”

  “围绕“园区共建、引企入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旅游合作”五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把帮扶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做到实打实、见实效!”

  青岛要面向蓝海不断创新,贵州要背靠大山寻找蓝海。

  贫困之冰,非一日结成;破冰之功,非一日可尽。青岛对贵州二十年来不离不弃、帮扶结合、精准发力;贵州谋求创新、后发赶超、迎来了腾飞振兴。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为这段坚定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蓝天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