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市立医院百年路 创新铸就国际化蓝图(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9-04 07:07:35 字号:A- A+

创新管理 规范领先

创新管理 规范领先

    从1916年到2016年,青岛市市立医院从建筑面积仅两千多平方米的小医院,发展成为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团。时光跨越百年,市立人探索求真、励志图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光鲜的成绩背后,是市立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之路。站在又一个百年的新起点,市立人正秉承“创新、发展、共享”的理念,通过全面的精细运营管理,实现新常态下的转型和内涵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

    特色管理经验 全国领先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市立医院外科三病房推出了 “工休团结”“分工包干”“卫生交班”“五好病房”等一系列先进工作经验,获国务院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

    1959年,市立医院在青岛率先开展了专业医生门诊“一贯制”,由专业医师固定门诊时间进行系统治疗,大大提高了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等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一项项特色鲜明、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管理服务举措,赢得了市民对这家医院的信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

    从特色化管理 跨入标准化管理

    创新,是对既有工作模式的再造,更是管理团队、管理思维和职工思想转变的“革命”。看似普通的制度与流程,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精炼、升华,最终破茧成蝶,成为市立医院发展进程中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符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病房护理组荣获全国先进集体。1997年,神经外科护理组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立医院在青岛率先推出 “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扶贫病房”“医患双向承诺”三大举措,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轻了困难企业及农村贫困病人的就医负担,自觉规范医疗服务,保护患者权益,三项举措在全国卫生系统引起巨大反响。市立医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把公立医院立足公益、服务社会的办院理念,深植在每名员工心中。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市立医院迈出敢为人先的第一步,在国内率先开启集团化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紧密型集团化模式,青岛“市立模式”与上海“瑞金模式”、南京“鼓楼模式”一起,作为中国医院集团化建设的样本,在全国医疗界备受瞩目,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94年,市立医院以山东省地市级医院最高分,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此后,关注医疗品质和持续质量改进,展开对现代化医院管理经验和规律的探索,开始成为市立人的自觉追求。

    2003年,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一次性通过现场评审,使医院的管理与国际标准看齐。2012年,医院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对各项工作全面梳理,高分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2013年通过复审。市立医院在全面推进医疗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在新医改框架下,百年市立借助信息化平台,再次走到了医改的前沿。医院发挥公立医院技术资源优势,与35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技术辐射8个区市、28个基层社区和乡镇。 2016年,在国内率先开启“互联网+”智慧医疗工程,成为全国首家云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和中国医师协会智能医生工程示范基地。

    国际步伐

    上世纪60年代起步 21世纪领先

    青岛是我国知名的沿海开放城市,为满足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医疗需求,早在1963年,市立医院就开始收治以外轮船员为主的外籍人员,1965年建立了外国来华人员门诊,承担以外轮船员为主的诊疗工作。截至1966年,外轮门诊接诊达5688人次。

    2003年,市立医院开设了山东省首家执行国际标准的涉外医疗门诊。截至目前,已为来自五大洲、100个国家的近10万名国际友人,提供了多语种的国际医疗服务。同时,与12个国家和地区、32所医疗机构建立国际诊疗、双向执业、双向转诊等深度合作,签约合作国际救援、保险公司近13家,与国际SOS救援中心合作,实施快速转运服务,引入国际化医疗流程与服务模式,实施一对一服务和全面预约诊疗,为青岛市的国际化建设与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2008年,青岛市市立医院成为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建立起国际标准的诊疗规范、赛事专项抢救工作流程,成立了青岛市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建立起高效的信息报告系统。医院的迅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及良好的应急救治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成为青岛市医疗单位的典范,承担了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国际帆船周等重大国内、国际赛事,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上阅兵、国际海洋节、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以及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重症病人救治、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疫情防控等重大卫生应急事件的医疗保障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2015年,“青岛市国际医疗合作中心”落户青岛市市立医院,成为青岛市医疗卫生人才国际培训和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学习与引进的中心,医院的国际化发展迎来新节点。

    学科中心制

    聚焦疾病引领技术发展

    2006年,市立医院成立了青岛第一家心脏中心,实行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集中管理,麻醉手术科、介入放射科、物理诊断科等科室辅助管理,形成团队诊疗模式。

    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市立医院已经拥有脑科中心、泌尿外科中心、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中心、妇科中心、产科中心、眼科中心、口腔医学中心等10个中心制学科,十大专业均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典范。一大批中心制学科带头人,成为区域内知名专家,并逐步走向国内顶尖舞台,滕学仁教授迈入国家级副主委行列,谭兰教授成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他们的团队得到美国《时代》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大最顶级新闻周刊的大篇幅报道。

    历史新节点

    精细管理促进内涵提升

    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是市立人厚积薄发、百年长青的根基和源泉。从“十五”至“十二五”,先后实施“百名青年骨干医师海外培训项目”和“英才计划”,400余名业务骨干赴国外学习,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顶级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年度周期性学术交流与核心技术交流,建立起外方专家团队来院工作、技术指导和本院学科骨干外出进修培训的长效机制,步入以国际“金”标准打造品牌优势学科阶段。

    在市立医院建院一百周年之际,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和医院评审模式,代表着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最高水平的JCI(JointCommission Iinternational)和DNV认证,已被提上医院集团新时期国际标准化建设的议事日程,医院管理团队对国际化发展的新思维已经建立。

    “创新、发展、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了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正通过全面的精细运营管理,实现新常态下的转型和内涵发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