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嫌天热要求推迟军训时间;有家长说猪肝不利于健康,要求把猪肝从学校食谱里剔除出去……在采访中,记者经常在家长群和老师的口中听到类似事情。 “老师越来越难当了,家长们经常提出建议,提建议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建议’有越俎代庖的感觉。毕竟在教育上,老师是专业的。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并且一直在一线的小学班主任陈老师说。
事例1 家长买来算术书要幼儿园教
“幼儿园大班了,还不学点拼音和算术? ”“老师不敢教,家委会组织买教材总可以吧? ”徐先生的女儿今年5岁,在一所私立幼儿园上大班。一开学,家长们便在微信群里质疑学校的课程安排。家长们的意见大都是要幼儿园和小学早点衔接。家委会还统一买了《口算天天练》等书,要求幼儿园修改课程。徐先生说,幼儿园挺为难,说教育局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但面对交了费用的家长,幼儿园也在寻求解决途径。
事例2 轻度污染天家长不让孩子做操
“什么时候取消室外活动,什么时候停课,教育局对雾霾天的学校体育活动有明确要求,但家长们有各种想法,有家长一大早打电话,说天气预报轻度污染,应该取消体育课,我们说这个得全校统一安排,可家长拿出很多国家关于PM2.5指标的规定,特别专业地给我们讲解,就是要求别让孩子出去活动。 ”一位学校负责文体教学的副校长告诉记者,为了安抚较真的家长,他们只能把当天这个班的体育课放在体育馆里进行。
分析众口难调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随着对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家长对学校的“干预度”也在提高。有的家长通过以家委会为渠道向学校提出建议,有的家长通过家长群提出建议和意见,而校方和老师则要花很多精力来处理和应对这些建议,争取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但众口难调,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有的家长会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要全班学生甚至全校学生都照着他的标准来,这不现实。”陈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一线做小学班主任,因为学校所属的片区有很多科研单位的家属楼,家长学历较高,对学校工作参与得也多,这让学校压力不小。 “说好听点是参与,不好听就是插手。比如课间休息时间长短等家长都通过各种渠道来打听、要求改进,每个学期一开学,应付各种不专业、没有操作性的家长意见就够我忙的了。 ”
回忆起自己上学时候的情景,如今已经是一家教育机构老总的辛女士挺感慨:“那时候哪有家长敢管学校的事,现在的家长遇到不顺心的事,第一反应是找老师,要求改进,让自己家孩子可以过得舒服点。 ”她举了个例子,教室里有空调,就为了夏天开不开空调,空调口怎么设置的问题,好几个家长找过她。有人说不想让孩子坐在空调下面,有人说孩子不能吹空调。 “其实教室里空调口是朝上的,不会吹到任何人,家长还是不放心,要放学后到教室里体验一下。班里二十多个孩子,我们只能照顾大多数。到学校来除了接受教育,学习集体生活也是重要的一课。 ”
专家家长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刘黎红是青岛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同时也是一名小学生的妈妈,她认为,只要家长能理性地提建议,就应该鼓励。 “毕竟家长天天和孩子交流,他们能看到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能把孩子的感受反馈给老师。当然这个前提是家长必须是理性的,不然他反映的不一定是孩子的感受,而是加进自己的情绪,这给学校带来的不只是压力,还有很多麻烦。 ”
刘黎红说,家长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因为和学校理念不同,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就会有偏差,比方说学校认为军训是锻炼意志,家长如果认为是学校故意让吃苦,那就会有矛盾。家长可以多通过家委会等正常渠道进行,学校也应该多和家长沟通,把学校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邀请他们一起做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