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6日威海讯(记者 殷会丽)16日一大早荣成就下起了蒙蒙细雨,阴雨天气并没有减少第三届“品味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成员的采访热情。早饭过后,采访团成员就乘上西霞口休闲垂钓基地的渔船,跟随当地渔民体验了一把海上垂钓。
乘船航行在大海之上,渔民一边向记者们介绍垂钓基地的情况,一边把挂上鱼饵的鱼钩扔向大海。记者们围在船头等待着鱼儿上钩,不一会儿,一条长约一尺的大黑鱼就被钓了上来。渔民成功的钓上第一条黑鱼,引发了记者们的垂钓热情,纷纷开始垂钓。
半个多小时的垂钓体验,有不少记者钓上了鱼,在渔民的指导下,记者又将稍微小些的鱼儿放回大海。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使海钓业能持续发展,西霞口休闲垂钓基地还特意规定:每名钓客只可带走12斤所钓渔获物,单条重量低于100g以下的鱼必须放生。
记者了解到,西霞口休闲垂钓基地拥有长达30余公里的海岸线,1.5万亩的天然海域,1.2万立方水体工厂化育苗车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按照“投礁、放鱼、钓船、海岸、服务”五配套,西霞口集团已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2000平米的海钓俱乐部,投资修造了各种游钓船只40余艘,为钓友提供了多样化的垂钓选择,实现了基地垂钓功能的专业化。
“现在我们在原有海钓产业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面积达200亩的淡水垂钓园区,完善基地的垂钓功能与服务,满足不同钓友的垂钓需求。目前淡水垂钓区已完成整体规划,将打造成为配备餐饮、娱乐、运动竞技、观光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休闲体验园。”西霞口旅游公司负责人说。
靠海吃海,近海渔业想要长足发展,离不开对渔业资源的修复与保护。在海洋牧场区,西霞口休闲垂钓基地6.6万方石块礁和混凝土构件礁,为海洋生物创造了良好的产卵、繁殖、栖息场所,形成区域性生物链渔场。在优化海洋产业经济结构的同时,通过对浅海、深海等不同区域的投礁,也可满足钓友对垂钓区域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