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群众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更加富裕,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出席省党代会的青岛代表认为,报告真正体现了高度重视民生、更加关注民生、大力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的执政为民理念,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意民愿。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连日来,出席省党代会的青岛代表关注民生、热议民生,围绕自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教育连着千万家,事关未来发展。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提升,加大教育投入,使更多的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的最根本的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命运和社会进步。”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刘青华代表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然而,目前家庭教育的发展与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不相适应,面临投入、培训、供给不足等多个问题。
刘青华建议,加快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义务。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将其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社会化工作格局。“还需完善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将家庭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在规划配置各类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时,兼顾家庭教育的特殊需求。”刘青华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势在必行。”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小涧西综合处置场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占美丽说,目前青岛市主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5000吨,大量垃圾意味着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对于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来说,就是需要社会各方一起努力,进一步强化公民环保意识,在工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在居民中倡导推广绿色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在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科主任刘学东代表认为,建立完善分工明确、分流有序、各司其职的分级诊疗制度,是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的突破口。刘学东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大医院专家在忙着看头疼脑热的“基层病”,而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因“无病可看”被闲置,这“一热一冷”凸显了医疗资源的尴尬。
“需要进一步解放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让医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科研,解决疑难杂症。”刘学东说,传统的诊疗观念影响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此外,城乡医疗资源分布差异和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等也阻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刘学东建议,应进一步宣传、推进和完善分级诊疗机制,解决好基层首诊问题。此外,建立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整合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的医联体,推进名医进社区等,也是实现分级诊疗、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