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青岛GDP四分之一是海洋经济

2018-05-10 14:12 来源:爱青岛
分享到:

对于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来说,海洋是这座城市最大的先天优势,也是引以为傲的资源禀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青岛也被寄予厚望,突出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等战略平台引领,打造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青岛市近年来在良好的海洋科研和产业基础之上,蓝色经济动能不断增强、潜力加快释放。2017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向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目标不断迈进。

>>>科研实力

国家级海洋创新平台落岛城

青岛邮轮母港。

2018年4月19日,我国“科学”号考察船完成了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系统多学科综合调查,回到了位于青岛的母港。在此次科考中,科研团队对麦哲伦海山链的典型海山进行了综合探测研究,填补了国际上在该海山区调查的空白。

4月21日,“向阳红18”科学考察船在位于青岛市鳌山湾的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港,其搭载31套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燕-4000级水下滑翔机和海燕-10000米级水下滑翔机等设备,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18个剖面的下潜观测,最大工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下潜深度的最新世界纪录。

5月3日,圆满完成2018年综合海试航次的“大洋一号”船返回青岛。本航次任务共计45天,总航程6208海里,“海龙”“潜龙”系列潜水器共完成12次下潜,获得大量试验数据和丰富调查资料。其中,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共完成4次下潜,下潜成功率百分之百,不仅创下了我国自主潜水器深海航程最远纪录,还开创了自主潜水器和船载地质取样装备同时作业的新模式。

像“科学”号等以青岛为母港的大国重器还有很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我国首个海洋科技实验室。它依托青岛市现有科考船、水下机器人、蛟龙号等重大科研设施,整合各类海洋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打造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并具备从近海至远海完整调查能力。而国家深海基地是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也是“蛟龙”号探测器的母港。近年来,随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深海基地等为代表的“国”字号重大海洋创新平台的落户,青岛不断地在海洋科研与创新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引领海洋创新走向深蓝。

作为海洋科技名城,青岛拥有涉海科研院所18家,海洋专业高校8家,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34家,高端研发平台和高端人才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海洋高端创新载体和人才集聚,为青岛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才智支撑。

未来,青岛在海洋科研领域还将有一系列的大动作:海洋国家实验室全球第三条大洋科考船“梦想号”将于2021年下水;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2600万亿次/秒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正式启用;来自5个国家的20多个团队正在开展“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使用高通量技术加紧从化合物中筛选发现新药物;“蛟龙”号将于2020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七龙探海”立体深海探测网络正在加快构建……

>>>功能布局

“一谷两区”引领蓝色经济

这是5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数据显示,2017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实现2909亿元,同比增长15.7%,占青岛市GDP比重达26.4%,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20.8%,比2016年提升1.5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比2016年提升0.4个百分点。

青岛海洋经济近年来的强劲增长,也为蓝色经济形成区域聚集打下基础。目前以“蓝色经济”为主导的青岛市“一谷两区”(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正在加快形成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增长动力,对青岛海洋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东部湾区,蓝谷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以海洋高端产业为支撑,将成为引领青岛海洋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7年蓝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年完成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2%,同比增长17.6%。全年签约重点项目达到41个,总投资额约750亿元。

西海岸新区的海洋经济也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全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近四成,总量稳居各区市首位。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共储备蓝色经济项目170个,77个项目列入市蓝色经济区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140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5%和69%。国家海洋基因库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工程实验室投入运行,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中心获批全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累计达到149家。

红岛经济区蓝色经济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建设“国字号”创新平台16个,中科院声学所青岛分所、长光青岛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创新园、青岛大学全科医学院培训基地等高校合作项目落户建设,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青岛分院、青岛钱学森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还形成了集国家百强药企、创新企业的医疗医药聚集区,下一步将建设国家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涉海产业

海工装备制造大块头频出

5月7日无人机航拍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

3月22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承建的世界最大矿砂船——新型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矿石天津号”在青岛命名交付。这是青岛市船舶海工产业交出的一份闪亮的成绩单。

事实上,青岛在深海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足以跻身世界前沿,“海洋石油201”、“深潜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这些科考“神器”的背后,都刻有青岛自主设计和研发制造的印迹。随着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中船重工702所、中船重工712所等一批国内顶级海洋装备研发机构等在青岛汇聚,青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研发创新体系将日趋完善,现已拥有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3个、省级企业创新平台1个、市级企业创新平台4个。

而在海水淡化领域,青岛坐拥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5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垄断的科技成果。

2017年,海洋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13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17.6%,多项成果引人注目:国内起重量最大(3600吨)、起升高度(110米)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由海西重机完成交付;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由武船集团交付挪威萨尔玛公司;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BalClor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可证书,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获此证书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厂商……

以全球海洋发展高地为目标,青岛提出大力发展船舶及相关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等产业,打造国家重要的海洋设备生产基地和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到2021年,巩固提升船舶及相关装备制造1个百亿级行业,新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1个百亿级行业。届时,青岛的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1%。

随着“产学研”链条的持续完善,岛城涉海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稳步推进;国家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累计引进医疗医药产业类项目110余个;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在青启用,国际海洋基因组联盟成立,通过搭建基因资源收集和研究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展海洋生命基础科学和应用性研究;全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产值达53.1亿元;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首批“海水稻”最高亩产达620.95公斤。

>>>港口转型

海铁联运打通亚欧新通道

5月7日,在“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龙门塔吊往“青岛号”中亚国际班列上装载货物。

今年4月份,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上,青岛港全自动码头再捧桂冠,荣获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赢得了全球同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不仅建成投产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成功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的“青岛模式”。目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保持了两项世界纪录,一项是平均作业效率达30自然箱/小时以上,这在全球同类码头中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另一项是船舶准班率一直保持100%。

港口是青岛的先天优势资源之一,整合优化港口资源、加快港区功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也成为发展水上运输业的重要抓手。为此,青岛市明确了青岛港各个港口的定位,推进青岛港老港区生产性物流业转移,建成国际邮轮母港核心区;加快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打造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推进黄岛港区转型,董家口港区大力发展物流和临港产业,建成“以物流交易为主导的第四代国际深水大港”。

作为世界第七大港和山东省港口的龙头企业,截至2017年底,青岛港的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1亿吨和1830万标准箱,目前与18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离青岛港不远处的胶州,目前已建成了多式联运的“立体新丝路”,特别是海铁联运的模式,实现了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与青岛前湾港的无缝对接,达到“外港内陆、一体化运营”的目的,胶州及其周边企业可直接在铁路中心站实现装箱、通关,通过集港绿色通道直达青岛港,极大简化通关手续,让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快速通关。

根据计划,青岛市将继续以“一带一路”为机遇,推动青岛港挖掘港口贸易和供应链需求,发展成为运输全程化、服务多元化、业务增值化、运营一体化的第三方港口综合物流供应商;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推进海铁联运业务,着力发展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国际过境班列运输,努力打通以青岛为起点的亚欧经济新通道,进一步加强港口对中西部地区市场腹地资源的调控能力。

>>>海洋服务

今年将迎10万吨级大邮轮

数据显示,传统的海洋旅游业也为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据统计,2017年青岛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546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8.8%,位居各行业之首,已逐渐发展形成涵盖休闲度假、文化、康养、研学等9大业态的“全域”旅游格局。去年初,青岛被列入邮轮旅游重点支持城市。

2015年5月29日,青岛国际邮轮港的开业运营,标志着青岛港老港区完成了生产性物流业转移,从传统货运码头变身为以服务性物流为主的邮轮港口。开港至今,相继开通了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线,已接待邮轮、国际客班轮1100多航次、旅客近40万人次;邮轮靠泊数量年均增长65%,邮轮旅客数量年均增长84%,增幅领跑全国沿海新建邮轮港口。

随着邮轮旅游旺季的到来,今年歌诗达“幸运号”、丽星“处女星号”、渤海邮轮“中华泰山”号、钻石“辉煌号”等多艘邮轮将在青岛运营航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全球最大邮轮运营商——嘉年华集团旗下的歌诗达“幸运号”将赴青岛运营邮轮航线,这将是青岛邮轮母港首次迎来10万吨级以上的邮轮运营。11月份,亚洲邮轮业的先驱云顶邮轮集团旗下丽星“处女星号”将首次以青岛为母港开辟邮轮航线,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邮轮体验。

此外,青岛国际邮轮港今年还将迎来风星“星之传奇号”、荷美“福伦丹号”、“威仕特丹号”等等。

邮轮被称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其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拥有较高的产业乘数效应,能以超过1:10的高比例拉动母港经济的发展。而邮轮旅游贯穿邮轮产业的中游和下游,其80%的产值占比,在整个邮轮产业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蓄积着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未来1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邮轮旅游市场,国际邮轮经济将进入中国时代。

青岛海洋经济团体联盟主席王均耀认为,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得益于政策、区位、环境、基础设施等优势,邮轮产业无疑已经发展成为青岛具有特色、具有潜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2017年,海洋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13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17.6%,多项成果引人注目:国内起重量最大(3600吨)、起升高度(110米)最高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由海西重机完成交付;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由武船集团交付挪威萨尔玛公司;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BalClor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可证书,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获此证书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厂商……

以全球海洋发展高地为目标,青岛提出大力发展船舶及相关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等产业,打造国家重要的海洋设备生产基地和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到2021年,巩固提升船舶及相关装备制造1个百亿级行业,新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1个百亿级行业。届时,青岛的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1%。

随着“产学研”链条的持续完善,岛城涉海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稳步推进;国家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累计引进医疗医药产业类项目110余个;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在青启用,国际海洋基因组联盟成立,通过搭建基因资源收集和研究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展海洋生命基础科学和应用性研究;全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产值达53.1亿元;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首批“海水稻”最高亩产达620.95公斤。

>>>港口转型

海铁联运打通亚欧新通道

今年4月份,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上,青岛港全自动码头再捧桂冠,荣获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赢得了全球同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不仅建成投产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成功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的“青岛模式”。目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保持了两项世界纪录,一项是平均作业效率达30自然箱/小时以上,这在全球同类码头中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另一项是船舶准班率一直保持100%。

港口是青岛的先天优势资源之一,整合优化港口资源、加快港区功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也成为发展水上运输业的重要抓手。为此,青岛市明确了青岛港各个港口的定位,推进青岛港老港区生产性物流业转移,建成国际邮轮母港核心区;加快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打造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推进黄岛港区转型,董家口港区大力发展物流和临港产业,建成“以物流交易为主导的第四代国际深水大港”。

作为世界第七大港和山东省港口的龙头企业,截至2017年底,青岛港的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1亿吨和1830万标准箱,目前与18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离青岛港不远处的胶州,目前已建成了多式联运的“立体新丝路”,特别是海铁联运的模式,实现了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与青岛前湾港的无缝对接,达到“外港内陆、一体化运营”的目的,胶州及其周边企业可直接在铁路中心站实现装箱、通关,通过集港绿色通道直达青岛港,极大简化通关手续,让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快速通关。

根据计划,青岛市将继续以“一带一路”为机遇,推动青岛港挖掘港口贸易和供应链需求,发展成为运输全程化、服务多元化、业务增值化、运营一体化的第三方港口综合物流供应商;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推进海铁联运业务,着力发展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国际过境班列运输,努力打通以青岛为起点的亚欧经济新通道,进一步加强港口对中西部地区市场腹地资源的调控能力。

>>>海洋服务

今年将迎10万吨级大邮轮

数据显示,传统的海洋旅游业也为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据统计,2017年青岛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546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8.8%,位居各行业之首,已逐渐发展形成涵盖休闲度假、文化、康养、研学等9大业态的“全域”旅游格局。去年初,青岛被列入邮轮旅游重点支持城市。

2015年5月29日,青岛国际邮轮港的开业运营,标志着青岛港老港区完成了生产性物流业转移,从传统货运码头变身为以服务性物流为主的邮轮港口。开港至今,相继开通了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线,已接待邮轮、国际客班轮1100多航次、旅客近40万人次;邮轮靠泊数量年均增长65%,邮轮旅客数量年均增长84%,增幅领跑全国沿海新建邮轮港口。

随着邮轮旅游旺季的到来,今年歌诗达“幸运号”、丽星“处女星号”、渤海邮轮“中华泰山”号、钻石“辉煌号”等多艘邮轮将在青岛运营航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全球最大邮轮运营商——嘉年华集团旗下的歌诗达“幸运号”将赴青岛运营邮轮航线,这将是青岛邮轮母港首次迎来10万吨级以上的邮轮运营。11月份,亚洲邮轮业的先驱云顶邮轮集团旗下丽星“处女星号”将首次以青岛为母港开辟邮轮航线,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邮轮体验。

此外,青岛国际邮轮港今年还将迎来风星“星之传奇号”、荷美“福伦丹号”、“威仕特丹号”等等。

邮轮被称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其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拥有较高的产业乘数效应,能以超过1:10的高比例拉动母港经济的发展。而邮轮旅游贯穿邮轮产业的中游和下游,其80%的产值占比,在整个邮轮产业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蓄积着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未来1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邮轮旅游市场,国际邮轮经济将进入中国时代。

青岛海洋经济团体联盟主席王均耀认为,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得益于政策、区位、环境、基础设施等优势,邮轮产业无疑已经发展成为青岛具有特色、具有潜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