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抢占蓝天机遇 推动一座新城快速崛起

2018-07-19 14:02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如今,在胶州湾北岸湾底149平方公里的广阔腹地,围绕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正致力于成为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

盘点世界及国内成功的航空大都市,其成功的关键都指向一点——化“流量”为“留量”,把众多的航空关联产业吸引来留在当地发展,把巨大的客流留在当地消费,把难得的发展机遇留在当地孕育。有这样一组数据:民航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系数在1:8左右。青岛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总投资900多亿元,未来的产出将超过7000亿元。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包括胶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和平度临空经济示范区北区。临空经济区正抢抓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重大机遇,放大峰会效应,着力在产业和消费上进行布局,力争把“流量经济”变为“留量经济”,凸显山东省唯一的集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优势于一体的功能区“新动力源”引擎效应,驱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奏响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强音。

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链,抢占“蓝天机遇”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已经高效地汇聚起世界各地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与全球市场连通。

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联盟首届理事长,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布下了先手棋。立足高起点规划,不断拉高标杆、接轨国际,邀请国际航空大都市学说创始人卡萨达作为规划设计顾问,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档次和水平。遵循临空经济区“圈层+廊带”的科学发展规律,瞄准国际航空产业前沿,结合胶州产业特质,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保障、航空物流、公务机三大航空产业,航空航天研发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四大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金融服务、临空国际商贸、临空国际医疗、临空会展商务四大临空服务业,构建“3+4+4”新型临空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链。

前不久,临空经济区集中签约首都航空青岛基地、厦门航空青岛基地等总投资740亿元的20个大项目,还储备了美国太平洋飞机维修、UPS、韩国SK、中航科技等90个“蓝、高、新”航空产业项目。其中,37个项目签订框架协议,10个项目进入合同梳理阶段。空港综合保税区、临空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17亿元。物流业大鳄普洛斯也在日前成为首批入驻临空经济区空港综合保税区的企业之一,总投资10亿元的办公用房、物流生产用房、卡口及查验设施等已经开始建设,建成后将开展综保区的运营服务。

“我们对项目是非常‘挑剔’的,要想入驻,不仅要符合我们的布局,还要在‘科技感’和‘含金量’上下足功夫。”胶州市临空办主任孙祖斌告诉记者,化“流量经济”为“留量经济”,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首先在产业上做足“留量”,把依托航空业发展的高端产业引进来、留下来,不只注重产业数量,更要提升产业质量。

与此同时,作为接受示范区产业功能辐射,拓展示范区发展空间的平度临空经济示范区北区,总投资60亿元的华为科技物流小镇一期500亩已开建,今年以来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咨询洽谈,其中火箭、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7个总投资306亿元的大项目已签约或即将签约。

引领开放发展,构筑东部沿海地区新优势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提升开放门户功能,发挥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的服务带动作用,为半岛地区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提供平台,促进区域联动互动发展,构筑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临空经济区建设综合保税区,推动临空指向性强的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发展,开展保税维修、航空融资租赁试点。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利率市场化。放松医疗、旅游、文化产业等服务领域外资准入和外汇管制,搭建信息与资本流动平台、人才与技术交互平台。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实行海关、商检、边检联动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区港联动”“区区联动”,构建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对外开放通道。

在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临空经济区将建立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即正面清单,在企业注册登记、融资、跨境交易、投资者保护、履约、结算等方面,加强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提高贸易仲裁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全面推行客商投资代办制,方便企业办理通关申报、税务、外汇、金融、货代等业务。设立营商服务专职机构,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建立沟通互动机制。引进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律、会计、贸易、通关、支付等优质服务。

在创新开放体制机制方面,临空经济区将加大民航业开放力度,加快航油、航材、航信等服务保障领域的市场开放,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鼓励中外航空公司经营往返青岛的国际客货运航线。深化通用航空综合改革试点,完善青岛空域动态灵活使用策略和方法,建立完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国际游客过境72小时免签等政策优势,提高机场国际航班中转效率。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促进航空物流和加工贸易发展。

辐射空港经济圈,推动一座新城快速崛起

化“流量经济”为“留量经济”,胶州还在空港经济圈的布局规划上做足文章,尽可能地将乘客、航空产业从业人员、依托机场发展的高端商务人才留在空港经济圈中消费,将相关从业人员留在空港经济圈中生活和发展,建设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

为了像磁石一样把八方人员吸引住、留下来,临空经济区拉开了“一核两翼、两心双轴、五片两港”的发展框架。“一核”即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两翼”即东翼李哥庄空港新市镇、西翼陆港产业区,“两心”即综合服务和生活服务中心,“双轴”即站前大道城市发展轴、机场南快速路交通轴,“五片”即国际机场片区、保税物流片区、临空服务片区、通航机场片区、商务配套片区,“两港”即国际机场和通航机场。

在机场南部的商务配套片区,既有地铁站又有高速路,具备发展商业的独特优势,目前规划建设了占地约5100亩的中国北方消费中心,涵盖免税购物、休闲体验、星级酒店、商贸会展等丰富业态,着力打造一站式购物和体验式消费场所,构筑全方位的休闲购物空间。

在机场正南15公里半径区域,立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日韩门户机场的定位,建设了宝龙大沽河历史文化街区、日韩风情商业街、宝佳健康城等集休闲购物、旅游度假、医疗养生于一体的服务专区,配套房车公园、艺术酒店、艺术家村落、大沽河博物馆。

在东西发展轴与南北发展轴交叉区域规划了东部中央商务区,向北承接临空经济区功能辐射,向东连接大沽河旅游度假区,向西、向南带动胶州新老城区发展,将建设以商务服务、金融小镇、高端社区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并将在建筑风格上融入青岛的文化特质,打造与青岛滨海核心区比肩的地标区域。

而规划中的新机场将实现“零换乘”“一体化”,使机场、铁路、城轨、公路等运输方式紧密衔接,打造全通型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使胶州具备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至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交通优势,也将吸引更多的人生活在胶州,留在胶州。(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刘伟 王惠)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