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8月8日讯(记者 崔文静 实习记者 邓智尹)8月7日,本网报道了一对青岛父子三伏天徒步300公里前往连云港的故事。今天,记者再次联系了这对父子。父子俩8日凌晨4点半就出发了,9点左右已经出省,到达连云港赣榆区。目前已走了约230公里,预计再走70公里,到明天中午他们的青岛连云港徒步目标就要达成了。
“妈妈从青岛开车过去接我们。”电话那头,儿子徐炜哲略带疲惫的声音中透着激动。这是14岁的他跟爸爸第一次远行。这次徒步中吃了不少苦,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昨晚,他们就欣赏到了从未见过的明亮星星。
怎么这么亮?这星星该不会是假的吧
7日晚间,父子俩在一条乡间小道上漫步了许久。远离市区,没有灯光的干扰,漫天的星星亮得不真实。
“怎么可以这么亮!”父亲徐清军有些不敢相信,徐炜哲更是惊讶,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星星,一颗颗通透明亮。
星空下,父子俩聊起了天。人类在原生态的条件下好还是现在这样好?军事被一个人控制以后会怎样……聊着聊着,40多公里的行程不知不觉结束了。
喝了塑料味的水
回到宾馆得备水,这次徐炜哲格外用心。7日一早,他忘记把没喝完的水倒掉,有了股塑料味。找不到地方买水,小伙子不得不喝了“塑料水”。
水,是父子俩徒步中的宝贝。烈日下行走,若是缺了水很容易中暑。父子俩各背着个越野用的水袋,每个能盛2000毫升。每天出发前,他们把没喝完的水倒掉,换上新鲜的水。若是不换,就只能喝有味道的水了。
徐清军和儿子一般每天会补给两次,补一次大概3.5升。有时候水快没了,仍旧见不到超市,舍不得喝,只在渴得忍不了时抿一小口。
8月7日,父子俩走了40.71公里,5万多步,再次占领朋友圈封面。
父子俩的“青连行”多沿着海边走,但也要经过些崎岖小路。7日,徐炜哲跟父亲走过了条泥泞小道。
途中,父子也会产生小摩擦,但很快就过去了。两人必须相互打气,共同解决困难。徐清军说,徒步结束后,他会把行程中的美好片段记下来,引导孩子加深对坚持、竞争、突破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