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援坦医生朱健今日回家:援非3年 体重轻了24斤

2018-08-11 15:04 作者:张萍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朱健医生,欢迎回家。

青岛新闻网8月11日讯 (记者 张萍)今天上午,中国第24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朱健顺利飞抵青岛流亭机场,正式结束为期三年的医疗援助生活。同时,他也是本批援坦医疗队最后一名归国的医生。

坦桑外长马希加阁下向援坦医疗队朱健队长颁发感谢证书。

奉献:援助期延长一年 最后归国

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华、委科教合作处处长李兵、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党委书记杨九龙以及朱健的家人前往接机。

接机现场,张华向朱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她表示:“三年前,包括朱健在内的六位青岛医生前往坦桑尼亚进行医疗援助,朱健是最后一位归国的医生。他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和博爱的胸怀,展示了中国医疗人员、山东医疗人员、青岛医疗人员的良好形象和职业精神。援坦医生的医术、医德受到当地患者和援助医院的高度认可,也推动了坦桑尼亚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

朱健是青岛市立医院的眼科医生,市立医院集团党委书记杨九龙代表集团向朱健医生及其家属表达了感谢。“朱健医生在两年援助期已满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继续留在坦桑尼亚为当地人民继续服务,在离家万里的异国他乡坚守初心,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服务当地病患;造福当地民众,以实际行动为中坦友谊续写新的篇章。”

因为是第24批医疗队的队长,期间援助医疗点新增一个、撤销三个;同时,朱健还是队里的会计,负责医疗队的财务工作。跟其他医疗队队员相比,朱健有大量的交接工作需要负责,所以援助期延长一年。

接诊中。

收获:克服缺医少药 为非洲人民送去健康

朱健援助的医疗点位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是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因此病患非常多,而且多为疑难案例。“当地眼科疾病主要集中为白内障、肿瘤以及意外导致的眼睛外伤。”作为眼科医生,朱健用“缺医少药”形容当地的医疗状况。三年中,朱健和医疗队的同事们一起为当地病患提供义诊、手术等医疗保健服务。

诊室外候诊的当地居民。

除了工作的忙碌之外,朱健还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我挺喜欢逛当地的菜市场的”,但是,市场上蔬菜品类比较单一,常吃的仅有土豆、圆葱等。2015年援坦出发时,朱健体重为75KG,本次归国时只有62-63KG。三年间,朱健瘦了24斤!

但这都不是最难熬的,“医疗队同事们都回国了,只剩下我一个的时候确实感觉很复杂。”朱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心理上的孤单。“不过平时忙起来也顾不上想那么多了。”

据悉,1968年,山东省派出了第一支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青岛市立医院自1968年至今,已经有15个批次共26人参加援坦医疗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医疗队扎根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他们无私无畏,努力工作,奉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坦桑尼亚人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朱健的爱人等待接机,她也是市立医院的一名医生。

愧疚:走时儿子刚上高中 回来都是大学生了

远赴非洲医疗援助三年,朱健仅回国两三次,“接下来先多陪陪家人,父母年事已高,外出三年确实不孝。”

朱健还告诉记者,三年前自己刚去坦桑尼亚的时候,儿子刚刚上高中,今年回来,儿子已经考上大学了。据悉,朱健儿子今年高分考取了医学院,也追随父母的职业将来要做医生。

本次归国,朱健先由坦桑尼亚转机欧洲然后飞抵了北京。等不及父亲交接完相关事务再回青岛,朱健的儿子三天前独自一人由青岛飞去北京迎接父亲。虽然对家人心怀愧疚,但是看得出来,提起儿子,朱健一脸的欣慰和骄傲。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