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我与青岛共成长】民俗守望者鲁汉:为生活建座博物馆

2018-11-08 21:52 作者:于泓 徐斌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于泓 摄影 徐斌)

在青岛市北区有一座特别的博物馆,藏身于民居之间,专门收集一些传统民俗里的老物件,胶东剪纸、各类年画、手工刺绣,那些已经沉淀在历史中的手工老物件在这里重新焕发光彩。

鲁汉:“现在可以说是在贴钱运行,但我认为一座城市需要有这么一个地方来留住我们的文化、存放我们的记忆。”

鲁汉原名都卫东,是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的会长。1995年,他以鲁汉的名义办起了青岛第一家专营民间工艺品的小店——鲁汉民间工艺小屋。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以鲁汉之名开始保护、传承民俗传统之路。2014年,鲁汉联合青岛市手工艺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文联联袂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办事处、青岛市市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海泊桥社区居委会、汉学堂倾力打造出了青岛市首座《手工记忆博物馆》。

民居里的博物馆惊艳了老外

青岛手工记忆博物馆位于市北区康宁路,在一众民居中,博物馆的招牌尤为显眼。别看博物馆不大,但藏品可谓丰富,皮影、剪纸、刺绣、泥塑、木雕、染织、竹编、年画、布艺、木偶、生活用品及民间美术研究方面的书籍等十几个类别的藏品应有尽有。

“有时候越是身边的这些东西,越能带给你震撼。”鲁汉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从年轻时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民俗、民艺文化的研究,最先接触、最能打动他的就是剪纸。

“这门手艺在当时的人看来可能不值钱,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它就是活生生脱胎于我们的生活的艺术。”鲁汉告诉记者,在众多的藏品中,他的胶东剪纸收藏类型完整、数量丰富,从明清到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从纸斗到窗越,从绣样到新剪纸,胶东剪纸几百年间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特征尽显于方寸之间。

尽管今天,胶东剪纸习俗难以再见了,不过在这一间小小的手工博物馆里,生活的艺术被完美的保存下来,鲁汉说,很多老人的剪纸手艺儿女没传承下来,多年以后,能在博物馆里再次看到自己父母的作品,包含亲情记忆的艺术,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传承。

不同于庙堂之上的礼乐,源于生活的手工艺术品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气神,鲁汉说自打手工记忆博物馆正式运营之后,没少接受外国游客、学者的参观,他听到最多的一个单词就是“Amazing”。

除了参观的功能,手工记忆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样担负着学术交流的使命。2016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学生来到手工记忆博物馆参观交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中国6所高校举办“创新精神与城市发展”考察项目,这次来青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共同研讨青岛里院文化。

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亮相北美

“我希望我们的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鲁汉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2017年4月1日,由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美国TBI国际教育集团共同组织的2017年春季“文化寻力中国行”青岛站活动来到《手工记忆博物馆》。来自美国加州的多所公立学校的师生们进行了剪纸、年画、皮影等中国优秀传统手工的观摩和体验活动。《手工记忆博物馆》的艺术家先后于7月、9月两次赴美国。其中第二次赴美,鲁汉馆长和皮影传承人崔鹏,走进美国6个城市的12所大学、中学、小学以及2个博物馆,为20000多名美国学生和观众展示青岛手艺的东方魅力。

在文化交流活动中,鲁汉一行来到了美国东南部的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市,并于当地最大的博物馆——DISCOVERY PLACE(探索博物馆)举办民俗展。令鲁汉感到意外的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在美国,特别是在美国孩子心中备受追捧,仅拓印年画这一项目,就有200多位小朋友报名体验。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鲁汉会长代表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向探索博物馆捐赠了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立锤门神》《连年有余窗旁》,青岛的民俗文化在大洋彼岸依旧璀璨夺目。

“这是民俗文化发展最好的时代”

2017年,鲁汉馆长被评为“青岛拔尖人才”,以文化领域人才入选“青岛拔尖人才”的案例并不多见,对于鲁汉来说,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能够感觉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但提升,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迎来了一个爆发期。”鲁汉告诉记者,以他30多年的亲身经历来看,现在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人们的认知环境,都在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而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他把传统文化的回归的重心放到了青少年一代。

以手工记忆博物馆和鲁汉创办的“汉学堂”为依托,先后在全市十几所高校、中小学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设立手工艺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旨在与校方联袂打造手工艺特色学校,增强学生们的手工实践能力。

全年进校园授课200余次,进社区300余次。“汉学堂”连续4年成功实施街道、市北区公益创投项目,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向少年儿童教授传统手工技艺,特别是新市民子女与困难家庭子女,培养了一大批小巧手,多次在省、市、区级的比赛中获奖。在《手工记忆博物馆》的支持下,青岛芙蓉山小学精心打造了“皮影戏的创作与表演”课程,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

目前,博物馆面向市民采取免费预约开放的模式,运营支出全部自筹,尽管需要自掏腰包贴补,但鲁汉认为这是值得的,就像他的艺名一样——为鲁为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