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名字都不能报 照片马赛克打成这样 他是干嘛的?

2019-06-20 12:38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抓捕现场。

青岛新闻网6月20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冯晨原)同毒贩尔虞我诈、斗智斗勇,工作中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比《破冰行动》还要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今天,青岛新闻网记者带您走进即墨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听听即墨禁毒大队副大队长老尤这名一线禁毒警察的故事。

证据少、取证难“由人到案”不简单

从事禁毒工作前,老尤干了十年刑警,参与侦办了不少重特大刑事案件,法律素养、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大家有目共睹,当时是即墨刑警中的主力干将。但一干禁毒工作,这位信心满满的“老”刑警还是有点“懵”。

“不要说老百姓不知道,不少公安干警也不清楚禁毒和刑侦的区别。一开始,我用刑警的那套来干禁毒,结果事倍功半。”老尤告诉记者,刑侦注重“由案找人”,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大家是对静态案件展开动态侦查,侦查工作错了可以纠正、可以调整、可以从头再来;而禁毒讲究“由人到案”,毒品案件没有报警人,民警要先确定侦查对象再从他们身上一点点挖掘犯罪行为,这是一个动态对动态的侦查过程,没到最后抓捕的那一刻,案件就一直处在持续发展、不断变化之中,侦办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证据是涉毒案件的关键。我们为什么总在毒贩交易的时候实施抓捕,就是为了‘人赃俱获’。有时我们百分百确定这人就是毒贩,但没有证据、证据不充分,我们也没法抓他。”从一条线索到一条证据,中间隔着千山万水。而每侦办一起案件,老尤和战友们都要把毒品交易的资金、地点以及毒贩之间的微信、短信等内容整理汇总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这场黑与白的较量中,毒贩的反侦察能力也不断提高,警方掌握的证据往往是孤立的、碎片式的。老尤告诉记者,近年来“埋地雷”式的毒品交易越发普遍,毒贩不与买家见面,将毒品秘密藏到指定地点,借助微信红包、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交易;有的毒贩还会借助网络社交软件,用事先约定好的暗号进行联系,给警方调查取证制造困难。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猎人,这些花招在老尤面前通通无效,他和战友们先后成功侦办“2015-33”“2017-35”等多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他所在的即墨区在“百城禁毒会战”战果排名中位居全省152个县级市和青岛市各区市之首。因为工作突出,老尤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捣毁制毒窝点。

昼夜不眠制毒窝点一锅端

2016年8月,一条情报显示,即墨蓝村镇高某某有制贩毒品嫌疑,警方随即对其展开侦查。老尤发现,高某某长期处于无业状态,但出手阔绰、开销巨大,这一反常现象初步证实了情报的真实性。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警方逐渐掌握了高某某周边的关系网络、大致锁定了团伙成员,但他们一直没有进行毒品交易,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因为没有新的线索,我们试着从这个团伙的每名成员身上找突破口,发现其中一人有吸毒前科,我们就以派出所的名义对其进行治安传唤,借助技术手段了解到该团伙加工制造新型毒品甲卡西酮并向外省贩卖,案件到此才算有了突破。”老尤告诉记者,这一团伙基本上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为了掌握主动,老尤提出“猫鼠同步”的策略,民警们与毒贩们同一作息。但侦查结束后还要及时分析研判,有时还要处理其他案子,大家经常是白加黑、没日没夜的忙活。

接下来几个月的跟踪侦查,民警们掌握了这一团伙的制毒工厂、藏毒窝点和成员住所。那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老尤和战友们在废弃建筑里全天候监视制毒工厂,那里没电没暖、也不能生火,壶里带的热水半天就凉透了,晚上他们穿着两层棉大衣,几乎每个蹲点民警的脚上都有冻疮。

期间,他们还长途奔袭300余公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将两名来青向高某某购买毒品的山西籍毒贩抓获,当场缴获毒品1公斤。证据链条逐渐成型,最后的抓捕终于来临。

“行动分了若干组,老尤是那个最大窝点抓捕任务的总指挥。前前后后一个周的时间,我们吃住都在单位,他领着我们反复推敲抓捕方案,带着我们踩点踩了N遍,怕我们压力大时不时的还穿插个笑话,有时也讲讲他之前的办案经历。其实大家看的出来,老尤的压力比我们都大,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最后那几天他的头发都立起来了”。参与抓捕任务的王警官回忆到,在行动缴获的全部27公斤毒品中,老尤组缴获的就有20公斤。

抓捕归来。

有一丝希望也要付出百倍努力

2018年6月,青岛警方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向韩国、日本警方分别移交毒贩李某某和清赖某某。这是我国禁毒国际合作的重大成果,而韩国籍毒贩李某某的落网,与老尤和战友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去年年初,有情报显示,数名朝鲜族吸毒人员与韩国籍吸毒人员有关联。前期侦查发现,外籍人员不但吸毒,还向韩国、日本贩卖毒品,他的毒品来自一名河南毒贩——杨某”。老尤告诉记者,案件侦查曾一度中断,突然一天警方得到情报,杨某要同外籍毒贩进行交易。

“情报显示,毒贩将在KFC内交易,就在我们蹲点守候的时候,外籍毒贩从KFC旁的大型商场走了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后离开了。”参与抓捕的于警官回忆到,老尤判断交易已经结束,一面派人跟踪外籍毒贩,一面组织警力在商场内搜索卖家杨某。

“我们在商场里找了好几圈,但就是没发现杨某。大家都不抱希望了,但老尤坚持让我们再搜一遍。就在大家再次开始搜索的时候,他那边传来消息‘发现杨某、速来增员’,靠着老尤的那份坚持和执着,最终逮住了杨某,外籍毒贩也被同时抓获。”参与抓捕的李警官说。

老尤告诉记者,干禁毒就是要满怀信心、永不言弃,只有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才能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而在审讯中,老尤的强大政策攻势,让杨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但交代了出租物内仍存有1300余克毒品,还交代了其上线的情报。

“杨某没见过上线,交易靠手机联系,我们只知道他在广东陆丰的三甲地区,再就是掌握杨某上线的手机号。但赶到陆丰后,我们掌握的手机号也停机了。”案件进入了僵局,但老尤还是选择坚持,在陆丰一呆就是四十多天。

“我们几个北方大汉在三甲地区很扎眼,身高、长相、口音与当地人格格不入。当地毒贩警惕性很高,我们只能开车隐蔽侦查,白天还不能下车、怕打草惊蛇,只有在晚上才能下车侦查。当时工作困难很大,老尤一直给大家打气鼓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将杨某的上线抓获”参与行动的吕警官回忆到。

而杨某上线的被捕,也标志着一条从广东向青岛以及日韩输出毒品的通道被成功切断。

讨论案情。

最后怕的一次抓捕 最难忘的一次出差

“那是我第一次执行任务开枪,毒贩那种鱼死网破、穷凶极恶是你想象不到的。现在想想,也后怕、也庆幸,辛亏毒贩没伤到周围群众,要不然我们会愧疚一辈子。”说起那次抓捕,老尤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2014年的一天,一前一后两辆警车,将毒贩的车辆逼停并封锁在路边。正当老尤和战友们下车准备抓捕时,“砰”的一声——毒贩的汽车突然倒车、猛的撞向后方警车,“嗡”一脚油门的同时就是“哐当”一声——毒贩撞开前方警车的一角。一切发生在短短几秒内,眼看毒贩就要逃脱,老尤果断开枪示警。但大家都没注意,毒贩刚刚的一番操作已经压伤了老尤的脚。

“当时哪顾得上疼啊,再往前两个路口就是农贸市场,要是毒贩冲过去伤到群众,后果不堪设想。那次任务后大家也反思,从那以后的抓捕任务我们都避开人员密集场所。”老尤说。

而最难忘的那次出差,还要从2018年抓获外籍毒贩的案子说起。为了抓到杨某的上线,专案组在陆丰一住就是四十多天,中间虽然有人来有人回,但老尤一直盯在那。

抓捕现场。

“那段时间真是领教了南北方的饮食差异,知道了啥叫水土不服。”老尤告诉记者,当时专案组里有个规矩,只要有人从青岛去陆丰,就捎上两包馒头和几袋葱伴侣。“大葱蘸酱配馒头,别提有多香了。”

但与想家相比,饮食都不算问题。记者了解到,当时尤警官的爱人怀着二胎,还要照顾上学的老大。期间,她还曾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开车被人追尾,大家都劝尤警官回家看看,但为了任务他却选择留下。

“当时确实想回去看看,但我熟悉陆丰的情况,也不是说离了我不行,但留在那我心里踏实。媳妇挺支持我工作的,一开始和媳妇说就去半个月,半个月到了她时不时问我啥时候回家,有次直接和我说‘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说到这,老尤的眼睛湿润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钢铁汉子也有柔情一面,老尤不是不想家,为了案件的办理、为了大家的士气,他忍者、憋着,不把那份情感表现出来。实在受不了了,他就一个人走到海边,放开嗓子喊几声,在沙滩上写写画画。

老尤告诉记者,干禁毒工作这些年,既有破获大案、抓住毒贩的激动与兴奋,也有线索中断、陷入困境的焦躁与忐忑,更有见证毒品残害群众、破坏家庭的痛心与惋惜,只要毒品存在一天,他就会义无反顾的战斗下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