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冷库,可拉温到-60℃甚至更低,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超低温冷库。”7月26日上午,由青岛鲁海丰集团承建的冷链物流基地15万吨冷库启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举行。来自市、区相关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冷库建设企业、承建单位等300多人参加了启用仪式。
将建成300万吨冷库群
据了解,青岛市自主捕捞远洋渔船满载金枪鱼等高端海产品于7月25日成功回运,抵达青岛市鲁海丰渔业码头口岸。由于生食金枪鱼等高端食材都是需要超低温存储的,根据规定,国内生食标准对冷冻保存温度的要求是不能高于-50℃。而本次启用的三座低温冷库,库容共计15万吨,其中包含一座5万吨的超低温冷库,可拉温到-60℃甚至更低,“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超低温冷库。”鲁海丰集团董事长刘春会介绍说,未来,冷链物流基地将建成300万吨冷库群,打造世界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
据悉,董家口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占地12.26平方公里,项目建设总投资330亿元,是青岛市重点项目、青岛市海洋渔业一号工程。该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是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倾力打造的百亿级重点项目,通过建设国际远洋渔业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渔都”、“世界深蓝渔港”,必将极大提升青岛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全国的国际化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青岛鲁海丰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具有较强的远洋渔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负责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水产品年交易量可达300-600万吨,带动形成千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项目对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冷库的启用,标志着冷链物流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将是该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鲁海丰将以一流的标准、最快的速度推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的全面建设。
打造世界级冷链物流平台
当天,记者走进一座新启用的冷库,里面温度约-25℃,因为太冷只好穿上棉大衣后去参观。记者看到,约20辆集装箱冷藏车与冷库无缝对接,工作人员忙着把运输过来的海鲜用铲车运到库里冷藏。“这里温度还属于高的,如果在-60℃超低温库里,是不能长时间逗留的,工作人员的服装都是特制,连工作铲车也是耐高寒特制的。”鲁海丰集团相关负责人于培新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次启用的每个单体冷库有5层,总高约42米,面积3万多平方米,能满足5万吨的冷藏需求,三座就是15万吨。
鲁海丰集团副总经理薛久东介绍说,他们按照高标准打造全产业链,比如企业有自主远洋捕捞船到远洋作业,运输船负责补给和冷藏运输捕捞上的海鲜。海鲜送回母港后,冷藏集装箱车则把货物来到冷库储存,然后再进行分类,可以加工的和深加工的,继续加工成海产品,有的出口到国外市场,有的则上了国内餐桌。需要精加工的,比如海洋生物制药等,就做进一步升级处理,“我们项目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远洋捕捞和近海渔业相结合,实现全产业冷链物流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进行产业延伸,包括休闲渔业和旅游观光,并带动周围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的冷链物流平台。”
另据介绍,青岛市首艘自主捕捞远洋渔船的成功回运是鲁海丰一个创举。今后,鲁海丰集团将努力打造辐射全世界的远洋渔业冷链物流网络,不仅助力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全市海洋攻势,而且也为海洋强省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休渔期能吃到世界各地海鲜
对此,董家口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区冷链物流项目开发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封洪海表示,该项目是山东省“海上粮仓”重点项目,“这个项目建成后,世界各地的高端海产品比如金枪鱼、北极贝、南极虾、帝王蟹等都到咱们这里进行交易,这些高端的海产品都将变成市民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即使在咱们的休渔期,我们也能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鲜产品,极大的丰富岛城居民的饮食。”
封洪海说,另一方面,为保证食品安全,项目采用全程冷链物流的方式。以金枪鱼为例,普通的渔获冷藏温度-25℃就可以,而金枪鱼却要-60℃,为的就是保证其质量,捕捞金枪鱼的渔船就有超低温冷藏设备,然后运输到码头的超低温冷库中进行加工储存,在上餐桌前,都要保持在-60℃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金枪鱼的生鲜安全。这个项目建成后从规模、交易量、库容等方面综合来看,都将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渔业基地。
截至目前,董家口经济区内集聚亿元以上项目70余个,投资总额超过1600亿元,其中投资过百亿元项目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项目13个。下一步,董家口经济区将在一流海洋港口建设、双招双引、“海上粮仓”建设、集疏运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加快建设“国际深水港、循环经济区、绿色新港城”。
记者 崔璞、韩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