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老刘头时,他正在坝上。
要“上网”了,再看看潮汐。老刘头跟我们打招呼,顺着堤坝走下来。这位曾经的渔家“老把头”,如今年龄已长,几乎不出海了,但“上网”这样的大事少不了他。
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有感情啊!望着碧波粼粼的海面,老刘头满脸眷恋。
我们行走在青岛即墨区田横镇的周戈庄,这里岛屿成群,山海相间,鳌山湾、巉山湾、横门湾、女岛湾四大海湾分布四周,村里有天然渔港,村民祖祖辈辈靠海吃饭。
这些年周戈庄声名鹊起,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此发起的地道的“上网”仪式,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每年都吸引不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上网”是当地渔民出海前的一种“仪式”,就是把渔网抬上船,然后扬帆起航,其间有许多程序,要求福迎吉祥等。
在村委会,好客的主人摆上“渔家宴”——一口大蒸锅,炖着加吉鱼和鸡,笼屉上摆满大虾、虾虎、香螺等。这是接待贵客的“大餐”,也是渔民热情好客的象征。村干部撸起袖子揭开锅盖,满满地裹着海鲜味儿的蒸汽扑面而来,满屋立时鲜亮无比。
海鲜味美,但出海不易。以前生产力落后,穷苦的渔民手摇小木船,迎着风浪,在浩瀚的大海里艰难而行。看天,观风,听涛,凭经验,靠侥幸去捕获。幸运时,网入水,鱼投网。背运时,鱼不见,狂风肆虐,船随风漂。一天两天,三日五日,风不停,船不归。岸上的亲人望眼欲穿,船上的人苦胆吐尽。
老刘头记得那年他跟村里的渔民摇着生产队里唯一一条帆船去龙口一带捕鱼。船离开时无风无浪,顺风顺水,大伙儿都挺高兴。那天他们用的是“手抓网”,开始收获不少,大伙儿一看来劲了,顺着鱼群穷追不舍。等又一网上来时,风已起,浪已大,船儿摇晃得像喝醉酒。几个渔民用尽气力也拖不上网,船却随着越刮越大的东北风漂向大海深处。出海最怕“洋流”,这种被渔民称作“老浪”的暗涌,十分危险。那天他们光兴奋,没顾得上观察海面,等险情临近时,才发现船帆没放下。夜晚海上一片漆黑,虽是四月天,但海风刮到身上刺骨凉。一连五天,淡水没了,干粮尽了,不能生火,那真是生死考验。
老刘头的叙述,让我们明白了当地渔民为什么那么看重“上网”,也知道了出海捕鱼的艰辛与凶险,更体会到眼前美味可口的海鲜来之不易。
赞叹、敬佩一齐送给老刘头。他不好意思地说,渔民能吃苦,也坚强。海上风大浪急,船摇人摆,险情四伏,躺在船上,饥肠辘辘,但大伙儿的眼睛,总是朝着家的方向望。当隐约看到田横岛时,大伙儿都说,当年五百壮士有那么大勇气,我们也不是孬种,一定要回去!
精神是支柱,是力量,是毅力。我们一片感慨。而老刘头却起身悄悄离去。我们回头看,老刘头正跟几个年龄相仿的渔民朝海边走去,那里停靠着几艘大木船,正随着海浪轻轻摇摆。那些大船,老刘头已经拨弄不了,又是导航仪、雷达,又是各种按钮,光看就眼花缭乱。但他每次都要上去里里外外看个遍。
渔民心里都很清楚,如今出海捕获,主要靠科学,靠技术。不过有些传统风俗仍然保持着。“上网”在这里有五百多年历史,每年“谷雨百鱼上岸”时节,只要出海,“上网”仪式就雷打不动。开始是独家独户,后来整个家族参与,再后来船户多方联合,现在呢,政府出面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年轻渔民积极参与,而且兴趣很浓。他们也一板一眼地“祈祷”,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期盼。
百闻不如一见。翌日一大早,我们来到周戈庄的海滩前,此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有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渔家人、民俗研究者和文艺工作者。几十艘整装待发的现代化渔船漂在岸边,船上彩旗飘飘,船头一律面朝大海,各种渔具摆在醒目的地方,只等“号令”一响,便扬帆出海。
临时搭建的大“舞台”上放着堆积成“山”的蒸面馍,一个就有三四斤重,面上装饰着各种好看又有寓意的图案:双狮戏绣球、龙凤呈祥、喜鹊报春;上千挂红鞭炮被挑上天空;迎风招展的条幅上写着渔民的“心愿”:多福多财多光彩,好年好景好收成。风调雨顺,满载而归。力合鱼满舱,心齐风浪平。
如今不止周戈庄,田横岛附近的渔村几乎家家有渔船,几乎都从事海产品养殖。日子好了精气神才能提上来,看那些穿着节日服装、盖不住笑模样的大汉,村里的渔民,哪个不喜气洋洋,意气风发?
老刘头满脸笑容,忙碌得很,连跟我们招呼的工夫都没有。
“上网啰!”主持人在喊,“上网啰!”台上一片呼应声。不远处,老刘头和身旁成百上千的渔民举着双手,激动地在挥舞,嘴巴里喊着的声音早被“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淹没。我们知道,那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喜悦之声。
《人民日报 》(2019年07月29日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