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青岛的“浦东”在哪里?

2019-09-03 10:53 作者:孙欣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观象山 |人工智能时代,青岛的“浦东”在哪里?

黄浦江畔,马云与马斯克的“双马”对话,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赚足了眼球。虽几天过去,一个乐观、一个悲观,二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观点仍为人津津乐道。

黄海之滨,人们对这次大会的关注却远不止于此。大会期间,上海高调宣言,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上海高地。这让很多人联想到青岛在不到一个月前提出的,把青岛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两座城市不约而同的高度青睐,足见人工智能对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意义。量级不同、战略定位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但若从黄浦江畔回望黄海之滨,上海对青岛仍具启发意义。要发展好人工智能,青岛或许应该先回答好以下问题。

01 青岛为何没诞生自己的“依图”“深兰”

上海的依图科技,与商汤、旷视齐名的人工智能独角兽。早前发布了自研的全球首款云端视觉AI芯片,近日又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入围科技部最新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将承建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AI开放创新平台。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在上海人工智能圈,有亚马逊等国际巨头,也有阿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大佬,但仍不能不提像依图科技、深兰科技一样的本土新锐。后者也是一家人工智能独角兽,聚焦AI技术赋能、自动驾驶商业场景落地。对一座城市来说,引入现成大项目固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本土新兴企业也是为产业造血的重要力量,极有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内成长为下一个BAT。

反观青岛,像一直让这座城市抱憾的互联网行业一样,人工智能也还尚未诞生真正的硬核独角兽。不完全统计显示:

青岛目前约有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不到百家,结构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以AI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为主的应用层企业最多,以AI芯片、计算机语言、算法架构等研发为主的基础层企业,以及以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算法研发为主的技术层企业较少。但3大类中,后两类含金量更高。青岛不止数量少,而且层次低。即使研发和初创领域,也鲜见起点较高的企业。

比如,基础层中的芯片。虽然人工智能芯片与传统芯片有所差异,但传统芯片厂家仍是行业内的主要玩家,新入局者则有谷歌等企业。而现在的青岛,不得不承认,不论是研发设计还是生产制造,都还几乎没有硬核成果。值得说道的,除海尔、海信相关家电芯片之外,就是深耕电力载波通信芯片的东软载波和鼎信通讯。

再比如,在技术层,青岛虽然也有一些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中小企业,但它们在行业中远不是像依图科技一样、拥有领先核心技术的头部企业。

这样的缺失,与青岛产业发展特点和环境不无关系。比如,青岛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上游长久以来的“缺芯少面”;再如,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仍有众多尚未破题的方面。要知道,人工智能产业中很多领域都与软件相关,产业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相关人才或企业是否来青创业、落户。

曾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就表示,要想从北上广等地招聘优质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薪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交流的圈子。”近几年,青岛软件行业虽然快速发展。但若从同类城市总量排名来看,2018年青岛软件行业收入只居副省级城市第7位,总量约为深圳的1/3。一直以来的纯软件大企业缺失、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都还在攻坚突破中。

这样的状况,决定了青岛可能比很多其他城市更需要走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从目前青岛应用类企业看,主要有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以及智能硬件等领域,且在多个领域由于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海尔、海信所在的智能家居、中车四方所所在的智能交通等领域。

人工智能其他领域的发展,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不过,关心青岛的人也大可不必因此就觉得悲观,毕竟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

02  青岛要拿什么向AI企业发出“试水”邀请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代表上海,向人工智能企业发出了邀请,欢迎它们将最新成果拿到上海“试水”。

人工智能,最终目的在为人服务,落地应用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这毫无疑问已是共识。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也曾发出类似邀请,在8月初与商汤科技座谈交流时,他表示,“城市应用场景能开放的都要开放,大力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田间地头……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遍布各行各业。但对青岛来说,无数场景中,或许还是制造业最具特色和意义。

青岛制造是这座城市最广为人知的一张名片。从产业结构看,青岛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俨然就是一个制造业场景的天然“试验场”。其中,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海工、机械装备等行业更是在全市制造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这样良好的产业基础能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延伸创造更多空间。

不仅如此,青岛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探路,更是决定了青岛制造将与人工智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岛是制造大市、制造业名城,但近年来却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压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264.8亿元,增长仅2.1%。若直观从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看,也能明显感受到新动能的不足。新出炉的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上,青岛仍然只有海尔、海信两家过千亿企业,且两家企业营收总和尚不及深圳排名第2的正威国际。

对这样的青岛制造来说,人工智能不仅意味着这个产业本身,更意味着制造业在智能化时代下的新机会。换句话说,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结合自身优势,青岛提出要在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2-3个世界级、智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而这些想法和目标,在外部看来,则必然代表着更多的人工智能落地商用机会。

03  青岛的“浦东”在哪里

“双马”对话中,马云和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态度虽不尽相同,但表达出的一点却十分一致——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才刚刚开始。

△8月29日,埃隆·马斯克(右)和马云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进行对话。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就在他们对话的这片土地上,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地上海浦东,正在见证着一个又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诞生。

张江人工智能岛,浦东人工智能企业的集聚地,被称为中国最“聪明”的地标。IBM、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阿里巴巴等20多家企业是这里的“岛民”。在这里,无人机在岛上空实时监控,捕捉画面上传云端;无人清扫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定时巡逻;只要点开园区服务APP,无人驾驶短驳车召之即来;环岛的“智慧河”里,无人监测船和智能水下巡航机器人,可对水质即时检测和反馈……

而未来,浦东还将见证更多。今年5月,这里正式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人工智能相关制度、政策、机制等创新上先行先试,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积极探索。这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创新空间。

国家级先导区或许难以复制,但青岛却有必要回答,如何给人工智能这个有时看起来过于新兴的行业,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创新空间,以及更加贴心、为企业服务的营商环境。

从若干产业发展的过去看,青岛算不上一座“大胆”的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青岛目前尚没有可用于无人驾驶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而有本地相关企业需要测试时,都要跑去外地。

此外,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所需要的数据开放、资金以及人才支持等,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刚刚起步的这座城市来说,提出这些问题不免有些过于苛责的意味。青岛也已明确提出,将出台专门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未来,值得期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