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3日讯(记者 崔文静 通讯员 张砚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商品流通和消费品市场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供给充裕,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消费结构升级提速,新模式、新业态脱颖而出,商品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提高,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一、70年商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历程
纵观全市商品市场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978年):低水平徘徊期
1949—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格局。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强化,在完成资本主义改造和消灭私有制之后,个体商业也基本上不存在了,集贸市场大都取消,形成结构单纯、组织经营形式单一、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商品市场发展缓慢。据统计,建国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青岛市共有商业网点8千多个,从业人员3.2万人,而到1978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7千多个和3万多人,呈止步不前之势;而从全市城乡集贸市场数量来看,1950年391处,1978年减少至284处。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探索培育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为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有力地促进了青岛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全市商品市场逐步打破城乡封锁,注重发展集市贸易和个体经营,放开小商品价格,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价格双轨制,初步开拓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制。这期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主导消费品市场。198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1亿元,比1979年翻了一番,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2%和0.7%;从1979年到1984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4.4%。
第三阶段(从1984年到1992年):调控理顺期
为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以城市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精神,青岛市紧紧围绕“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商品流通、提高经济效益、方便人民生活”的方针,对调整购销政策、进一步理顺商品价格、搞活企业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商品市场得到较快发展。1988年又根据市场形势,对24种敏感商品实行了储备制度,增强了市场调控能力。八十年代开始,“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家电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截止1992年底,从城市住户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来看,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72.5台、83.0台、81.0台,分别比1984年增加42.5台、81台、73台,与居住有关的家用电器类开始占据全市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199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8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3倍,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6%和0.8%;从1985年到1992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6.4%。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全方位壮大期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市场经济发展扫清思想障碍,随着利群商厦、佳世客、家乐福等一批规模较大、流通面广、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相继开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便利流通环节的新型社会消费品市场流通格局逐步形成。这时期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点是: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下降,个体经济比重上升;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7.4亿元,同比增长13.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增幅1.3个、4.7个百分点,总量规模比1993年翻了两番,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7%和1.2%。从1993年到2002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6.7%。
第五阶段(从2002年到2010年):高速发展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青岛消费品市场建设面临新机遇和挑战。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等关系民生的调控政策,消费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商品价格不再是决定市场的关键,商品品质、服务因素对商品市场影响力增大。“家用汽车、电脑、手机”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步显现。新世纪之初,家用汽车进入消费领域,全市城市住户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由2003年的0.3辆提高到2010年的20.3辆,城市住户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电脑量也由2002年的40.8台增长到2010年的86.0台。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第13个零售额过1000亿元的城市。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61.1亿元,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3倍,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4%和1.2%;从2003年到2010年,全市社零总额年均增长率实现了17.2%的高速增长。
第六阶段(从2010年到2019年):繁荣稳定期
“十二五”以来,在各项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等政策引领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迅速扩大,先后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4842.5亿元,比2010年增加2881.33亿元,增长146.9%。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支撑下,网络销售新业态如星火燎原迅猛发展,消费升级促使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广受消费者青睐,聚拢人气又带动消费,成熟度越来越高,成为推动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传统零售业受到新业态、新模式的冲击,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实施调整转型,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在保持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11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基础上,仍实现年均增长10.2%,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0%,高于全市GDP增幅2.6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由2011年的34.8%提升到2018年的40.3%。
1978年--2018年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二、70年消费品市场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建国70年来,全市消费品市场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彻底消除了建国初期市场混乱不堪、商品匮乏的情形;计划经济条件下,流通渠道单一,供应短缺、运行僵滞的市场景象不复存在;紧跟供给侧改革步伐,全市消费品市场迈向一个崭新的市场格局,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商品生产与消费,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为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新动能,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日新月异,消费增长动力提高
7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青岛市消费品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42.5亿元,比1949年增长3457.9倍,比1978年增长483.3倍,1949年至1978年前30年间,年均增长7.1%,1979年至2018年间,年平均增长16.7%。
1.商业网点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张
改革开放前,国家对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商业、饮食业规模有所改观。1983年全市商业、餐饮服务业个数5.4万个,从业人员15.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为19.7亿元。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到上世纪末已形成相当规模。2000年全市批发零售业从业网点已达12.5万个,从业人员35.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28.3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市商贸流通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行业规模逐步扩大,经营领域不断延伸。截止2018年底,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共73万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4842.5亿元,比1978年增长484.3倍。
2.经营主体变革巨大,呈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前,青岛市商业和餐饮业与全国、全省一样,经济成分单一,经营主体主要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纷纷进入商贸流通领域,并逐步成为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201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中,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达1715个、占83.1%,从业人员6.9万人、占55.7%,实现销售额7634.3亿元、占47.8%,实现零售额760.0亿元、占49.9%。各种股份公司竞相发展,所占比重大幅提升,国有和集体企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201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国有集体批零贸易法人企业仅有16家、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总数的0.8%,实现零售额2.9亿元、占0.2%。
3.新商业模式升级加快,配套业态方兴未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货店、连锁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等传统商业形式不再是重中之重,一些高品质、重服务,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行业、多业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成为人们社交活动及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从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各个方面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满足感,成为青岛市的对外名片。2017年,全市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2家,营业面积73.4万平方米,吸纳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营业额61.6亿元,同比增长35.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4.8个百分点。全年总客流量达到13096万人次,成为全市消费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4.大众消费引领市场,网络销售增势迅猛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商贸流通、大宗商品、产品交易等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业态”下的交易流通更加高效,东西南北物流畅通,使得网上交易更加方便快捷。2018年,青岛市开展网上销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法人企业达到135家,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631.4亿元,比2014年有网络销售统计增长5.8倍,实现了快速发展。
5.支付方式发生巨变,使消费更加便利
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手段的进步,在购物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消费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用现金、信用卡、手机扫二维码支付,现如今,又进入扫脸支付时代,消费支付方式的巨变,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市场发展所带来的百姓生活的变迁。
6.商品交易市场门类齐全、协调发展
近年来,青岛市加快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积聚效应,培育出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好的商品交易市场,形成了以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协调发展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2018年,青岛市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5家,其中综合市场11家,专业市场44家,共实现成交额1250.8亿元。
(二)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贡献逐渐加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向多层次、多样化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稳固且扩大。全市消费品市场健步稳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
1.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品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档次明显提高,消费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为50817元,是1978年的151倍,年均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20元,是1978年的142.6倍,年均增长13.6%。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类值统计显示,2018年,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为205.2亿元、168.3亿元和38.8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4倍、0.9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11.3%、8.1%和12.8%;与居民居住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83.3亿元,比2010年增长5.4倍,年均增长26.0%;与居民出行相关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为367.6亿元和178.6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0.7倍和1.1倍,年均分别增长7.0%和9.4%。
2.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发展,成效显著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消费环境大幅改善,城乡消费市场趋旺的同时,城乡之间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增幅也不断缩小。呈现出城乡市场共同增长、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2018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026.9亿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815.6亿元,分别比1949年翻了12番和10.9番,年均增速分别为12.8%和11.5%。
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住宿餐饮市场活跃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住宿餐饮业结构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之商务、社交等活动增加,住宿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的亮点。“过年过节”等假日经济更是激发了居民外出住宿就餐的热情,加上全市旅游业、会展业等服务消费的增长,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较快发展。2018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21.5亿元,是1985年的365.6倍,年均增长19.6%。
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种类不丰富,市场发育不健全,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主要靠投资和生产,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投资、消费、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十年来,全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6.1%,2018年提升到40.3%,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改变了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的局面。
建国70年来,青岛市商品市场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还发生了质的飞跃,总量和运行质量均跃上了新台阶,达到空前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新业态继续快速增长,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内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消费仍将是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