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
启迪、正和岛、亚马逊、创业黑马、前海方舟、华夏基石、亚布力、猪八戒网……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随便哪一个都是行业领域内的头部企业。
试想一下,假如所有这些企业围坐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的进行头脑风暴,现场将会充满着怎样的智慧和思想力。11月30日下午,这样一幕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演。青岛市平台建设合作与创意咨询机构聘任仪式暨“平台”负责人座谈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让我们来看看
这一场长达4小时的“思想盛宴”
都谈了什么?
↓↓↓
城市越开放,越需要建立平台;平台建的越多,城市的辐射力就越强,开放程度也就越高。
站在开放发展新风口、启动“追赶模式”的青岛如果因循守旧,就无法担负起一个个重大使命,无法缩小与“标兵”的差距,也不能拉开与“追兵”的距离。
青岛需要找到新的效率更高的“打法”。今年以来,青岛上上下下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城市“治理模式”令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首屈一指当属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从点性思维、线性思维,到平台思维,青岛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跃迁”。
基于这样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青岛仿佛一下子被“激活”了——
搭建重大会议和会展平台,扩大发展生态圈;引进大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拉长发展生态链;构建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形成生态发展大气候……今年以来,青岛的发展不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11月30日,青岛召开了一场以平台建设为主题、以平台负责人为主角的座谈会,为华为、商汤、科大讯飞、启迪、正和岛、亚马逊、创业黑马、前海方舟、华夏基石、亚布力、猪八戒等11家青岛市平台建设合作与创意咨询机构颁发聘书。这11位平台负责人则用一场长达4小时的“思想盛宴”作为回馈。
能谈得如此“投机”,自然是因为彼此都把平台思维奉为圭臬,志同道合,互相“懂得”。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要为企业、为城市打造高水平的平台,并推动平台与平台间的良性互动,最终让各方受益。
1 极具颠覆性的思维方式之变
有句话说得好:认知力,才是核心竞争力。小到企业与企业的差异,大到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说到底都是认知力的差异所造成的。在青岛的主政者看来,要在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力,就要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克服传统的点性思维、线性思维的局限,树立系统化、立体化的思维。
显然,平台思维正是这样一种“可担大任”的思维方式。平台思维是一种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平等沟通的思维范式,倡导开放、共享、共赢,目的是要让各类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耦合,推动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平台思维本质上是市场化思维,开放型、合作型思维,共享型、生态型思维。
眼下的青岛,太需要这样一种思维了。以会展为例。青岛算得上是一个“会展之都”,每年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数以百计,2018年青岛展览展示面积名列全国城市第7位。但开一个会、办一次展,往往搞完了就算完了,没有把会展的“后效应”发挥好,说到底就是没有把会展当成平台来经营。
会展绝对算得上是“流量之王”,海量的国内外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短时间内向同一个地方集聚,如果能深入挖掘,找到使其发生互动耦合的有效机制,必然实现价值倍增的创新创造。
又比如招商引资。在过去的实践中,招商主体往往“零敲碎打”,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设计,“装进篮子里都是菜”,不管搭不搭。后果是,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因为产业链不完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都不好找,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个别企业被迫“远走他乡”的现象,令人唏嘘。
2 精彩纷呈的平台化之旅
青岛是这么想的,自然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以来,青岛着力发挥会议、会展聚集新元素、发现新组合的作用,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平台。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创意青岛大会、央企青岛行、中国财富论坛、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展会和论坛,为企业交流合作、政府招商引资搭建了新平台。仅3次央企青岛行活动就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1102亿元,其中,60%以上项目已落地实施。
在平台思维的指引下,青岛双招双引发生“迭代升级”。青岛着力发挥大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能力和优势,把国内第一排的企业作为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头部资源和集成平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今年以来,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恒大、启迪控股、正和岛、创业黑马等龙头企业或平台接踵来青,落子布局。
青岛与启迪控股、商汤科技、正和岛、创业黑马等的合作,也都是把他们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推动相关产业、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要素在青岛聚合。从实际效果看,“平台法”显然给各方带来了最大化的共赢。
青岛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平台,一个企业投资兴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平台。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时强调,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个新平台不只是青岛的、山东的,也是中国的、是整个“一带一路”的,是要通过青岛这个新平台,形成中国“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青岛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平台和政策的便利优势,打造山东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客厅”,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企业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正在推进的有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以及上合组织国家五大客厅。11月28日,青岛中德国际客厅开门迎客,总投资额10.7亿欧元的10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国际客厅”的平台效应初步彰显。
打造平台,企业家是主力。青岛鼓励企业家提出打造平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集群的好创意,政府来论证企业家的创意,成全企业家的创新。
今年以来,青岛把发展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去建设,像自然生态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形成政治生态、政务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良性互促发展的大气候,为企业打造有利于投资兴业的高水平平台。
青岛通过头部企业、企业社交平台、基金、会展等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要素能力明显增强,推动青岛形成了蓬勃的发展态势。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投资总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市新开工项目同比增加763个,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8%,显示出投资者对青岛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3 美妙的“化学反应”
现在有个说法是:一流的公司做平台,二流的公司做品牌,三流的公司玩模式。这个不是没有道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阿里也好,腾讯也好,华为也罢,无一不是平台型公司。
“对于企业来讲,平台是非常关键的,平台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BG副总裁喻东说,华为提出要做一个数字平台,这个平台能够综合应用现在的各种技术,让平台上的企业很方便使用到新的技术。“也就是说,即使企业不懂5G,不懂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培养出开发者和工程师,让他们在巨人肩膀上做开发,这就是平台的价值。”
华为的思维方式与青岛不谋而合,双方很快擦出“火花”。华为来青岛投资,在落户项目的同时,青岛还特别委托华为对全市19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向他们开放共享云平台,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华为采购链,为青岛信息技术产业赋能。
科大讯飞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最知名的平台公司之一。围绕核心技术,科大讯飞已经建立了三级生态体系,第三方开发团队达到108万家,合作伙伴超过160万,形成产业带动大概四千亿左右。
“什么是平台?我认为就是各种资源要素汇聚碰撞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青岛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说。
正是由于志同道合,刘庆峰毅然把科大讯飞的命运与青岛系在一起。“我们在青岛设立山东总部,并且是面向日韩的总部,在青岛搭建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和科大讯飞智能家居的业务中心,同时设立AI加速中心,形成产业生态。”刘庆峰说。
商汤科技现在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赋能平台之一,通过自己建设深度学习的超算基础设施,实现工业化的算法生产。“在青岛,我们的计划是投资一个平台,支持三大应用,主要为是城市、产业和人赋能。”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徐冰说。
作为市值高达900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亚马逊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平台思维。如今,亚马逊正在青岛进行“平台运作”。2017年3月,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该中心立足青岛、辐射东北亚,通过对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的聚集,搭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生态平台。短短两年时间,这一平台已经孵化集聚了500家公司。这只是开始。
在平台思维的引领下,青岛正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
4 是务虚会 是研讨会
资源和资源之间的互动形成平台,平台和平台之间的互动形成生态。11家头部企业,就是11个平台。这些平台一旦与青岛互动、耦合,势必碰撞出惊人的能量。
青岛聘请11家企业为“青岛市平台建设合作与创意咨询机构”的初衷,就是强化平台思维,更好发挥各自的平台作用,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配置资源,给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平台,让资源要素在青岛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
为了召开这场以平台负责人为主角的跨地域、“跨圈”聚会,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动议,经数月反复酝酿,并由“参谋助手”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全程周密策划、精心组织,终得精彩呈现。
会议形式、会场布置颇具看点:硕大的圆形会议桌,11位平台企业负责人与青岛主要领导围坐在一起,没有主次之分。而青岛各大委办局、各区市一把手的座次则为条形桌,分列圆桌两侧。
“我希望大家能够放松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内部的思想碰撞,一次务虚会,是一个学习交流的课堂,是放下包袱开动思想机器的地方,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我’是这么想的。”主持人王清宪边听边记,不时插话,或是点评,或是回应,或是探讨,彻底把与会嘉宾的话匣子给打开了。
会议原本限定每位平台负责人发言时间为5分钟,这样算下来,发言总时间应该在1小时以内。可在这样良好的氛围里,大家想说的太多,谈青岛的深刻变化,干部队伍的冲天干劲,整座城市的精气神;谈当前的发展形势,机遇挑战;谈青岛的未来,与青岛的合作和下步的打算……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整场座谈会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
不少与会平台负责人坦言:“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政府主导的会也没少参加,但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礼遇,感觉如此放松,能畅所欲言,被认真倾听的,还真是第一次。”
当然,对于与会的青岛各级领导干部们,这也是一堂生动的培训课,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课后”,他们纷纷主动与平台负责人们交换了名片,加上了微信。
“我们希望把这种‘平台’会的模式固定下来,每年定期邀请大家到青岛来,讨论产业发展热点,展望产业发展趋势,以更开
(文章来源于青报观象山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