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90亿元的29所学校和幼儿园
将新增学位3万余个,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
已有近17000人享受到“零跑腿”带来的便利
李沧民生项目多点开花见成效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李沧区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述职报告会12月21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李沧区今年民生项目多点开花见成效,总投资90亿元的29所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学位3万余个;开发就业岗位3.3万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新增养老服务组织6个、床位1041张;垃圾分类惠及居民5万余户,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零跑腿”实际办件率已达65%,已有近17000人享受到“零跑腿”带来的便利。
为保证在李沧的孩子“有学上”,李沧区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建设数量、品质、规模均走在全市前列。今年又建成启用了青岛哲范小学等4所学校和九水东路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新增中小学学位4320个,幼儿园学位1800个。总投资90亿元的29所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学位3万余个,更好地满足学生入学和入园需求。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青岛二中李沧附属学校,办学范围从小学扩大到高中,明年秋季将正式招生。同时,李沧区今年有7人入选第三期齐鲁名校长、第四期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达14名。
就业创业形势稳中有进。连续8年将扶持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对大龄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诊断、精准施策、精准跟进、精准安置服务,搭建“跟进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累计举办招聘会100余场,开发就业岗位3.3万余个;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就业政策奖补资金2.33亿元,惠及群众1.9万人次,安置困难群体就业3971人,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02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59万元,政策性扶持创业人员4173人,同比增长232%,比全市高出75个百分点。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完成全年指标的319.5%;新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万人,同比下降21.8%。深入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先后为6位高层次人才办理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为5人办理“山东惠才卡”,推荐1人申报“千人计划专家”。
李沧全年投入各类养老惠民福利资金6300余万元。新增养老服务组织6个、床位1041张,目前共有37家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数4830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床位达56张。对全区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需求评估,为193户有需求的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卫生间水盆、马桶加装扶手及握杆,浴室加装安全浴凳或助浴椅,蹲坑加装坐便器等。投资68万元,为养老机构消防设施实施智能化改造。为200余个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累计提供11.88万小时服务。对1804名失能失智及困难老人自理能力及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
结合市民出行需求,李沧建设打通宜川路、广水路等11条道路,新增道路里程3.38公里,整治提升市政道路及背街小巷15条,路网密度达4.38公里/平方公里;完成7.3公里的排水管网改(扩)建;新增泊位3000余个,有效缓解了市民出行停车问题。对楼山河、大村河、板桥坊河等6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排查整治李村河、金水河污染点源200余处,打造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建设十梅庵公园、老虎山公园等4座山头公园,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0处、绿地100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44.3%,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铺设智能垃圾回收箱75台,发放垃圾容器1.2万余个,惠及居民5万余户,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
在为民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方面,在251项行政许可事项及61个关联事项已100%打通“零跑腿”路径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宣传,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延伸分布自助打证机、小分队联合办公、推行承诺制等方式,逐步改革群众反映堵点问题,目前“零跑腿”实际办件率已达65%,即每100个人中有63名群众无需至大厅便可完成审批事项,目前已有近17000人享受到“零跑腿”带来的便利。已有1.4万余户市场主体通过“全网络、无纸化、零见面”方式申请注册登记,占网上登记总量的68.88%。在全区组建14支、490余人的便民服务小分队,对无法现场办理的群众主动提供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帮办代办服务已开展联合服务466次,为2540个单位提供服务;为2352家企业提供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免费代办服务,“四到”工作开展以来已累积为63个建设项目解决难题。
(记者 周伟 通讯员 于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