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录取率提升了,大健康产业布局加快了,创业就业人数增多了……
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最温暖的告白
△去年6月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在青举行。 (资料照片)
时间的年轮镌刻下这座城市走过的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青岛向着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奋力奔跑,民生领域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变化,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普惠性幼儿园增多了,普高录取率提升了,建设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了,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2019年,一份份亮眼的民生成绩单惠及千家万户,民生事业的改善成为这座城市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印记。
让每个孩子“上好学”,名校要办“集团军”
2019年12月,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启动招生。在此之前,李沧牵手青岛二中共建世园学校,设九年一贯制教学部和高中部。名校“扎堆”落户李沧,这让附近居民倍感兴奋:“城区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南高北低’的局面终于有望破解了!”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教育是民生之基,幼有所育、学有优教,这是每个家庭最殷切的期盼。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青岛的教育必须全面走在全省前列,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对标深圳、杭州等地,把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幼儿园教育搞上去。”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坚持问题导向,青岛针对“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等“山头”发起攻势。
为了让每个孩子“上好学”,青岛奋力答好“教育公平卷”。2019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所,完成142所小区配套园整治,增加学位1.2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6.3%;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6所,增加学位4.81万个;推出中考录取由“分数线”变“分数带”、名校办分校、发展综合高中等改革举措,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64%,比上年提高12%,青岛二中、五十八中等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拉开大幕,高中教育实现了“可选择”。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出彩”,青岛奋力答好“教育质量卷”。出台《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攻坚方案》,同时把“十个一”项目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百花齐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夏季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达线1.91万人;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我市4个集体、19名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20名校长、39名教师入选新一批齐鲁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人选,人数位列全省之首。
在“教育民生卷”上,一项项“暖心工程”不断增加学生和家庭的获得感:全面实施小学课后免费托管服务,惠及21.7万学生,基本做到“需托尽托”;新建1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食堂覆盖率达到94%,让每个孩子吃上营养餐、热乎饭。
一项项举措的出炉,如阳光、雨露滋润沃土,让孩子们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健壮成长。
在建大型医院12家,大健康产业为市民谋划健康未来
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2019年6月10日至12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在青岛召开,这是中国大健康领域最高级别的盛会。2019年,青岛紧紧抓住“博鳌后效应”,“学深圳、赶深圳”,以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攻山头、稳阵地”两线发力抓落实,用市场化、法治化理念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创新,大健康产业的蓝图喜人,市民人均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2019年10月27日,青岛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机构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合作共建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该院将建设成为科研、教学和医疗‘三位一体’辐射北方地区的医疗中心。”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说。
除了“清大附院”,韩国延世大学医疗院青岛医院、新世纪妇儿医院等一批高端医疗机构落户青岛,日本东京医科大学、京都医科大学、藤田医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医疗院、柳韩洋行等在内多所大学、研究院和企业与我市达成合作意向。全市大型医院建设项目达到12家,全部建成后,我市三级医院将达到35家,力争到2022年,建成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既要攀高峰,也要强基层。为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强化重点疾病一体化管理,我市已建成41个卒中、胸痛等专病中心和11个癌症规范化示范病房,初步形成心脑血管急症30分钟救治圈。建成59个市级以上示范标准村卫生室,选派302名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帮扶基层,12名三级医院骨干医师挂职平度、莱西薄弱镇卫生院副院长,夯实基层服务网底。
围绕“让市民少得病、少跑腿、少住院、少花钱”,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和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三市全面推开国家级试点,推行区(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整合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努力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为推进我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55个国医馆和40个精品国医馆,已引进包括10名国医大师在内的88位省级以上知名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到4个。
医养健康产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推动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共同发展,需要坚持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在更大空间整合发展要素,努力打造“双招双引”平台。市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设立18个重点项目专班、49个招商小分队,开展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招商,115个项目纳入健康产业项目库。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期间25个国内外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其中17个产业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369亿元。
“来了就是青岛人”,就业创业新政策新举措“刷屏”
就业一头连着家庭生计,一头连着经济大势。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稳就业”是“六稳”工作之首,2019年青岛的就业形势可以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来概括,就业创业数据显得尤为“亮眼”——
201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1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50.33%,同比增长了5.4%;政策性扶持创业4.07万人,同比增长111.3%。
青岛出真招实招稳定和扩大就业。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实施意见》,提出22条稳定和扩大就业新政,打出青岛就业创业政策“组合拳”;将住房补贴对象首次扩大到本科生,按照本科毕业生5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1200元/月的标准予以补贴;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发放一次性安家费……去年以来,青岛几乎每个月都有就业创业新政策和服务新举措“刷屏”,政策的覆盖面、扶持力度都走在全国前列。更重要的是,各项政策均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同城同待遇,外来人员可与本市市民同等享受政策,“来了就是青岛人”。
我市的创业数据逆势上扬,政策扶持创业人数翻了一番。“政策性扶持创业通俗来说就是享受了创业扶持政策的人,这一群体数量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享受政策、知晓政策的创业者增多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人社部门对诸多创业补贴政策进行完善,进一步提标扩面、降门槛,让更多创业者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细化完善实施细则,简化经办程序,推进政策落地落实。
一次性创业补贴取消现场核实,宽容创业失败;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降低了社会保险缴费门槛;延长创业孵化扶持期限,对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享受3年奖补政策期满后,根据孵化绩效,再给予最长3年、每年最高150万元补贴……门槛降了,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多了,申请补贴的数量自然也多了起来。
针对“补贴种类繁多、条件不一,群众难掌握”的痛点,市人社部门推出了青岛市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真正实现了“一本在手,补贴我有”。为了让好政策落到实处,青岛还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以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9项政策为试点,对符合条件的采取入企入户、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主动推送至服务对象。
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改革,2019年5月,青岛市率先在山东省建成并正式启用“就业智慧大厅”,打造了网上平台、手机应用、自助终端、实体大厅“四位一体”的窗口服务新平台。以“智慧就业”为抓手,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都说人往高处走。对人才就业来说,广阔的舞台是“高处”、优厚的待遇是“高处”、完善的政策是“高处”、良好的服务也是“高处”。围绕“稳就业、促创业、兜底线、防风险”的工作主线,青岛把稳方向、加足马力,稳住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城市发展的列车不断向前,民生改善没有“终点”。站在2020年的新起点上,青岛正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激情迈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壮丽篇章,为市民生活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赵波 刘佳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