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战“疫”大考中的“青岛答卷”

2020-04-09 07:44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分享到:
庚子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其势汹汹。如何迎难而上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成为对地方党委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作为改革开放的“后起之秀”,山东省青岛市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坚持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顶层布局,全民战“疫”,用硬招实招,以周密举措,书写着不一样的“青岛答卷”。
服务大局:为下好全国一盘棋贡献最大力量

经过50天夜以继日的战斗,青岛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9楼确诊患者清零。

青岛平度“好司机”代松涛三进三出湖北,送去72吨食物。

青岛澳柯玛向湖北捐助价值200万生物医疗设备。

根据李克强总理指示,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连夜生产医学护目镜和隔离面罩驰援武汉(摄影 孙林)
勇士逆行时,风雨锁寒江。英雄归来日,落樱染轻裳。4月5日,青岛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8名医务人员结束隔离观察,返回家乡。
从1月25日青岛第一位医生秦文奔赴武汉,青岛市累计派出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共306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这些肩负家国使命的白衣天使们在湖北前线共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82人,其中重症危重症453人。他们用高超的医术、精细的护理、高效的管理,交出了一份“学霸级”的完美答卷。
“你们这种自觉与自我超越,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最精彩的诠释,最扎实的践行!从你们作出驰援湖北决定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已经在深深影响着整个青岛。”在机场迎接白衣“战士”凯旋仪式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动容地说道,青岛是一个有着文明传承的城市,正在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人文精神、文明素养是建设大都市的灵魂。每一位市民的博大与善良,都是城市文明的价值底蕴,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
把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动员起来、把一切能够筹集的资源集中起来。除了千里逆行的白衣勇士,还有疾驰捐赠的一车车物资、陆续汇出的一笔笔善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迅速动员、火速驰援,成为湖北战“疫”强有力的援军,演绎着山东特色“搬家式”的硬核援助。
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6日,青岛市累计发往湖北等地医用隔离眼罩8万只、防护面罩10.53万只;支持国药集团收储调拨医用隔离眼罩5.5万只、防护面罩41万只;通过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累计向湖北捐赠款物11404万元,其中捐赠资金10977万元。
同时,支援保障北京口罩110万只,支持江西、青海、新疆采购熔喷布17.6吨,援助贵州安顺、甘肃陇南、湖北宜昌、山东菏泽等地口罩85万只、消杀用品20吨……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青岛力量。
守土尽责:在应急大考中践行城市治理之道 

青龙高速检查站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旗下宣誓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网格员登门测量体温。
截至4月7日24时,青岛市累计确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3例,其中治愈出院60例,死亡1例,现有2例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境外输入病例14例,现有13例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纳入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共290人……每日变化的疫情数据,都在牵动着千万颗心。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1月23日,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次以视频会议的形式部署工作,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枕戈待旦。青岛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的统一部署,把疫情防控当作当前工作中的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
同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拼的是时效,拼的是应急体制机制,拼的更是城市治理能力。
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冲锋在前。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公路等各类“关口”严防严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牢牢守住村庄、社区这道防线,数以万计的社会“网格员”穿梭奔走在街头巷尾、入户摸排;几十万志愿者主动请缨,如同一个个恪尽职守的“免疫细胞”,测温、登记、消毒,彻底“排雷”。
随着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严防境外输入成为当前防控重中之重,而机场恰恰是第一道重要关口。承担着首都机场分流入境点的重任,青岛市卫生医疗、海关、边检、机场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全力开展入境人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机场内转运、发热病人送医及重点人群集中隔离等工作,在共同战疫中深化国际友谊。“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全体队员做出的郑重承诺。
守一道门,护一座城,太多栉风沐雨的身影无法罗列。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用担当和使命、无畏和行动,在疫情防控的大潮中逆风前行。
逆境寻机:全球“云签”,拿下3900亿大单

青岛平度31个重点项目“一网签”,总投资逾267亿。

青岛莱西网上集中签约12个大项目,总投资超210亿。
危困从来都是创新者的机会。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的经济活动大都放缓了脚步。地处北方的青岛却“异军突起”,吸引投资风头之劲令人惊叹。通过“屏对屏”的网签,来自全球的资本和项目纷至沓来。
1月24日至3月底,青岛陆续网签的各类项目近300个,总投资超过3900亿元,全球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叫响“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
这不仅是突然爆发,更是去年以来青岛“投资热”的强力延续。青岛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比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七年新高。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岛,两次发来贺信,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对青岛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给青岛巨大的激励和鞭策。
肩负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之重任”,承担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任,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国家战略叠加赋能,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青岛瞄准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深圳,在“学深圳、赶深圳”的全新征途上,不断刷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随着“国际客厅”的打造,青岛爆发出了强大的吸引力。会展是最直观的指标。2019年,青岛举办大型会展超过300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国际性盛会,在这座城市的记事簿上,几乎每天都被标注上了会展的日程。很多全球重量级别的“大咖”成为青岛“国际客厅”的座上客。
一年间,以深圳为师,与深圳赛跑,青岛毅然走出“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小天地,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正式开启了面向全新未来的壮阔航程。
实招频出:“夺回”时间,重生“烟火”

疫情期间,青岛国信蓝谷综合体项目在雪中开工。

“百日万店消费季”启动,消费者排队扫码进入超市购物(摄影 孙林)
四月的青岛,繁花似锦。早在2月10日,青岛就吹响了企业复工的号角,铆足干劲,要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在沉寂了一个多月后,青岛市2000余个在建工程项目已先后重启,建设工地陆续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连日来,十几万名建筑工人戴着口罩在钢筋水泥间挥汗如雨。
遭遇疫情寒冬,政企同心方能拨云见日。青岛频出“实招”,从稳岗就业、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房租减免等各领域全方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则《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连夜出台,拉开了青岛政企协力、共渡难关的大幕。这些被称为“惠企18+N”的利好政策加速构建,线上线下双路推动,将暖意吹向企业,吹向群众。
据测算,自今年2月起,仅企业社会保险费一项,就将为青岛各类参保单位减免约74亿元。
返工人员不足、防疫物资跟不上、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资金压力大……当复工复产面临困境,急需政府靠前服务、解企业之难时,青岛再现“硬核”操作——从机关选派1000名党员干部,组成服务企业工作队下沉一线,联系服务万户企业。市级领导同志担任队长,把“四上企业”全部纳入联系服务范围,工作队阵容之强大、覆盖企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不做花架子,而是要让每个企业“有人联系、问题有处反映、困难马上解决”。
为企业和企业家站台,纪委监委部门也站了出来,青岛市部署开展“为企业护航——纪委监委在行动”,深入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清除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官油子”“钉子户”“绊脚石”“顶门杠”,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为让街巷重生“烟火气”,青岛市又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惠民,启动“百日万店消费季”活动,围绕购物、餐饮、文化、旅游等10大板块,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举措,“365万张惠民券”也已开始发放,人气恢复指日可待。
疫情终会成为过往,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当下的青岛,正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改革,推动企业和产业跨代赶超、快速倍增,把市场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变为这座城市的自觉行动。
放眼未来,青岛站在中国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继续抒写大国大城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