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为
生活中有许多高山,把挑战极限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就能更积极地去攀登。
2019年底电影《攀登者》的上映,感动了无数人,而真实的珠峰攀登过程,远比电影惊心动魄。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缺氧、大风、极寒以及复杂的攀登地形,对每一位登山者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青岛人戴大为完成了对人类极限的挑战,成功登顶世界屋脊,他将名字“刻”在了珠穆朗玛峰山尖的千年冰川上,也在不断地挑战生活中的“高峰”。
快看
戴大为
2013年5月17日中午12:29,我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16号的凌晨,大概十二点左右,到17号早晨的三四点钟,我们等候了三四个小时才收到指令可以出发。
从17号出发,到走上中国梯,经过一个横切,一直到冲顶,这段时间是最辛苦的、最艰苦、最危险,也是最漫长的。大部分的意外、滑坠和死亡都出现在这个过程中。
登顶的时候天气还算可以,虽然风很大,但是站在云之上看到天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为攀登珠峰,戴大为和队友组成的“菜鸟队”做了三年准备。三年来,他们每天坚持体能训练,系统学习攀爬技能,了解冰岩混合线路,熟练掌握主锁、绳结、登山靴等器械的运用。为适应高海拔环境,戴大为还先后攀登了海拔5000—7000海拔的多座雪山,他说,每一次攀登其实都是一次直面生死的考验,安全回家永远是第一位。
在他攀登的经历里,令他比较难忘的是2010年去登启孜峰的时候。“像我这种生活在零海拔海边的人去到高海拔地方,心里还是有点恐惧的。”他说。
每次到高海拔地区的前几天,戴大为会出现头疼欲裂、胸闷、呼吸困难的状况。启孜峰的高度是6000海拔,到了五千冲击营地的时候,戴大为已经有一些高原反应了,在那种状况下,他还是坚持了两天。
“后来我就提前下撤了。那次给我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第一就是适应性的训练很重要,第二就是在登山的道路上,要学会顺服,学会说不,说停下。”戴大为说。
登山,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每年5月,是珠峰宝贵的登顶窗口期。戴大为在珠峰大本营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之间又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拉练,目的是不断提升适应高原反应的能力。他总结说,这是一个需要“高海拔适应、体能训练和心理建构”的过程。
“我觉得心理准备很重要,毕竟要在高海拔的地方很枯燥,很孤单的去生活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人的意志是很大的磨练,对团队也是很大的考验。”戴大为说,在登珠峰之前,因为追求极限挑战和人生梦想,他心里面还是有点小小的骄傲。
但是,戴大为说:“当我真正登顶到最高峰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不是我自己上来的,是由团队协作,是因为有那么多前辈在前面搭建的经验人梯,我才能攀登到这里。”所以登顶珠峰以后,他内观自己,变得更加的沉稳和谦卑。
英国登山者乔治•马洛里被问到为什么要登峰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里。”面对这个问题,每位登山者心里也许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戴大为看来,攀登不是为了征服,平安下撤才算成功。他进而将自己的登山经历延伸为一种生活的哲学,认为,“生活中有许多高山,把挑战极限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就能更积极地去攀登。”之后的日子里,每天运动、分享阅读、节制的生活成为戴大为的习惯,也影响着他身边越来越多想要“挑战不可能”的伙伴。
登顶珠峰后,戴大为有了更规律、更有节奏的训练和更有节制的生活状态,他给自己定了指标,一年要跑八个半程马拉松、两个全程马拉松。同时他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挑战,每天读一段书,他说:“打开哪怕看一页,这也是我今天的一个功课。”这个功课从13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6~7年的时间。
戴大为告诉我们,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爱的力量,当这些东西印在你的脑海中,面对困难,面对极限的时候,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驱使自己向前。戴大为攀登的不仅仅是一座山峰,而是有了勇于攀登的极限精神,懂得了“挑战与顺服”带来的人生意义。
记者/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