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举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 。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陈志伟
30年前,“莱西会议”总结推广了莱西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解决了当时出现的“在农村要不要党支部领导”的问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0年后,曾诞生了农村基层党建“莱西经验”的莱西市,敢为天下先,再担改革重任,又站在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前沿。
6月14日,莱西市召开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标志着莱西市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城市,也是山东省首个正式启动城乡融合试验建设的城市。
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莱西市首次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实现全方位突破的迫切需要。”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表示,莱西已经具备了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重大试点落地的条件,正努力探出一条具有莱西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要依靠改革创新,要积极探索针对性、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路径。
水集街道沙旺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效果图。
6月4日,莱西市出台了《莱西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和《莱西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攻坚作战方案》。据了解,莱西聘请专家团队参与编制试验区实施方案,结合莱西实际,形成了“5+4”城乡融合试验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莱西市将探索出台一系列政策,初步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到2022年,初步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等项试验内容取得重大突破,城乡人口迁徙更加有序,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改革措施。
到2025年,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莱西模式和经验。
一张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打开,接下来,莱西市将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业+社区”“农业+小镇”等农业地产模式;放宽人口落户限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农民持续增收体制等,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基层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引领乡村振兴,需要持续固根基、强弱项、解难题,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30年前,“莱西会议”总结出农村基层党建的“莱西经验”,构建起农村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莱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组织区域共建,打破就农村抓农村、就党建抓党建、就村庄抓村庄的路径依赖,运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筹领导作用。
莱西市大力推进事务区域共商,在镇、新村全面建立区域化党建协调议事机制,以区域化党建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党的基层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日前,莱西市望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开始运行,成为青岛市首个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群众不出社区就可实现“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多件事”。据了解,莱西市将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75项镇街管理的“一次办好”公共服务事项下沉。
全面优化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莱西大力推进队伍区域共抓,突出政治标准,建立村“两委”成员市级联审常态化机制,严把村党组织书记入口关。莱西市构建起“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公开遴选30名村党组织书记、选派55名专业党建工作者到村任职,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庄无人可选的问题。
同时,莱西市针对村庄结构优化调整后新村党员数量较多、议事决策难以组织的问题,制定出台《莱西市新村党员议事代表制度》,在全国首创新村党员议事代表制度,进一步提高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质量,推进党内民主。
河头店镇龙泉湖社区。
土地活才有城乡融。
莱西市出台整建制土地规模流转意见,成立市、镇两级国有平台公司,为企业和农户赋能,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运营模式,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莱西马连庄甜瓜远近闻名。
“以前卖甜瓜都是单干,卖不上价,现在我们有了甜瓜产业园,还有公司来收购,不愁卖,价格还好。”马连庄镇仲格庄村瓜农张绍明告诉记者。
张绍明种植了10多亩甜瓜,与往年相比,今年他格外有底气。张绍明的底气来自于镇政府搭建的各类农业发展平台,通过建立产业示范园带动,统一对接市场,改变了以前受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比较大的难题。
服务好传统优势甜瓜产业同时,马连庄镇还成立了镇级农业发展公司,以公司为平台先后流转土地2万多亩,先后建设了阳光玫瑰葡萄青岛扶贫产业园、青岛甜瓜产业示范园等园区,并与大型农业公司合作,发展车厘子、金银花等特色高效农业,助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马连庄农业发展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庆博说:“通过资源整合,我们把流转土地其中的6000多亩来发展高效农业和引进农业项目公司,让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下一步我们将把所有的流转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农业规模化布局,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途径。”
据了解,2018年以来,马连庄镇流转土地2.3万亩,建设规模园区16个,引进金银花种植等项目13个,去年为40个村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1150余万元。店埠镇流转土地5万亩,打造胡萝卜规模种植核心区,依托有田农业公司提供“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带动全镇蔬菜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院上镇由镇党委领办镇级农民合作社,整合全镇的土地、农机、农资等资源,对村集体和农户的土地进行集中托管,实现全镇“一块地”。
顺联达农业合作社组织线上特色农产品推介会。
预计到2020年底,莱西市土地流转面积将达到70万亩,经营规模化率达到75%以上。
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2019年,莱西市引进了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莱西市形成了以大沽河生态农业发展带为轴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9个镇级特色农业园区为支撑的“一带一核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莱西市引进培育了1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将全市80%以上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90%以上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农业产业化项目批量落地,助推村庄、农民“双增收”。2020年,莱西市将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收入翻番;2022年,5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将超过10万元。
智慧农业小镇综合体整体效果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莱西市正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带动农民增收、乡村变美、产业升级。
产业链条是点燃产业爆点的引线,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龙型”产业体系,是莱西市发展现代农业、做深二产的关键。
目前,莱西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500多家,其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7家,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莱西发挥九联集团、万福集团、佳德花生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拉长做强果品、花生、蔬菜、奶牛、生猪、肉鸡六大产业链条。
莱西市按照“一核、一带、五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生产、贸易、物流、进出口、科研、质量检测、产品展示于一体的中国(青岛.莱西)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高新技术创新区、现代物流集散区、进出口贸易先导区、绿色发展引领区,打造“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农产品加工青岛“国际会客厅”。
休闲产业,是拉动农业接二连三的有效载体,借力连续两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在莱西市的成功举办,莱西市跨界配置农业与文旅、休闲、体育、物流等现代产业要素高位嫁接、渗透融合,促进农牧渔“内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农文体“横向”融合、产园产村“多向融合”。
乡村振兴,“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要让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流动起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抓手有两个: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是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融入城市,享受市民化权利;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让更多的人才由城入乡,带去新理念和新要素。
莱西正探索放活户籍通道,放宽人口落户限制。莱西正加快推进集中居住示范片区建设、旧村改造,引导农民向中心城区、镇驻地、中心村集聚,全面建立来去自由的户口迁移机制,加快农业人口转移,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快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
同时,莱西市鼓励城市人才入乡。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制定各类人才入乡的财政、金融等激励政策,为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吸引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社会团体和科研人员等人才入乡,把科技成果带到农村,转化到具体的农业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上。
莱西“乡村振兴”的实践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其中选编了27篇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莱西市《“一统领三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案例成功入选,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县级案例。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已经启动,莱西市突破发展的新一轮契机、新一轮挑战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