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既“亲”又“清”!新版政商关系排行榜出炉 青岛1年上升18位

2021-01-04 05:40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政商关系不仅关涉营商环境,而且反映党风、政风和社风。健康的政商关系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在中国,哪些城市的政商关系更健康?近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20》,给出了答案。

为了对292座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评估,课题组从“亲”“清”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亲”,即是亲近指数,其中包含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企业的税费负担三个一级指标。“清”,则是清白指数,具体包含政府廉洁度、政府透明度两个一级指标。

全国292座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商关系得到全面、系统的评估,2020中国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济南、东莞、珠海、青岛、无锡、厦门。

青岛位列第8位,较上年前进18个位次,进步明显。

2020年注定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状态。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显示了强大的动力和韧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和营商环境的改善。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政商联手,是复工复产得以快速实现的关键。因为健康的政商关系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居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产权保护和契约实施。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对各地政商关系的评估,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

青岛排名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什么?与头部城市相比,还有哪些不足?

01

需要怎样的政商关系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一国的发展离不开商,官商交往必不可少。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企业家精神的竞争,重新梳理和重建政商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和重要。

政商关系,是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或管理体制的关系、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的关系。正常的、良好的政商关系,既有利于政治权力在其边界范围内正确使用,又有利于企业按经济规律健康经营,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正常的、畸形的政商关系,犹如政治雾霾,会使双方受到污损。

什么样的政商关系才是健康的?如何建立健康的官商关系?纵观古今中外,在处理政商关系时总是容易陷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怪圈,如果政商之间走得太近会勾肩搭背,如果走得太远会相忘于江湖。权力就像一把火,企业家离远了得不到温暖,离得太近又会被烧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当然,要做到既“亲”又“清”,相当不容易。人情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亲”根深蒂固,亚洲经济多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这种人情关系,政商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了亚洲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但过密的政商关系则过犹不及,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欧美国家也没有完全做到“亲”和“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官’‘商’交往要有道”,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也不能搞成西方国家大财团和政界之间的那种关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

“亲”“清”二字的精辟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政商关系本质特征精准而生动地诠释,体现了政商之间既相处“亲密”又不失“分寸”的最佳状态和内在关系。

“亲”,既强调政府依法尽责为企业发展服务,真心实意支持经济发展,领导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又倡导企业积极建言献策、释放经济活力,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回报社会。

“清”,既强调领导干部在同企业家打交道时要清白纯洁、把好分寸,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又要求企业家洁身自好、诚信经营,坚守道德底线、守住法律红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

中国政商关系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疾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02

人大版榜单含金量几何?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到2020年,每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题都是改善营商环境。可以说,改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新一任中央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抓手之一。

国内外各类非官方机构纷纷参与了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国内也有一些第三方机构或民间机构对各地营商环境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活动构成了一个日益活跃的“观念市场”。然而,已有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指标覆盖面太窄,覆盖城市范围有限,主观指标较多,缺乏可比性,数据不公开,无法进行对比和深度研究,中立性缺失等。

与已有评价体系相比,人大国发院政企关系中心持续发布的城市政商健康指数排行榜是第一份从“亲”和“清”两个方面对新型政商关系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报告,是国内第一份专门关于政商关系的城市排行榜,在数据来源上,综合使用了官方数据、网络数据和企业调查数据,与全国工商联基于4万名企业主的营商环境调研结果高度吻合。

为了对292座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评估,人大国发院课题组从“亲”、“清”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

“亲近”指标占比60%,其中,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占比10%,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占比40%,企业的税费负担占比10%,领导座谈和调研次数是正向指标,次数越多说明当地政府对企业越关心,政商关系也越健康。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包括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市场中介、电子政务效率四个方面。

在“清白”指标占比40%,其中,政府廉洁度占比10%,政府透明度占比30%。政府透明度又包括两个指标,分别是信息发布指数(15%)和财政透明度(15%)根据上述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指标体系,课题组计算了中国各个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并且进行年度排名。在全国各城市中,深圳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前十名城市为: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济南、东莞、珠海、青岛、无锡、厦门。除了直辖市北京,前10名的城市几乎都处于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在前20名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同样也是沿海城市,只有西安、成都和武汉是中西部城市。

按省份归属,广东省表现最为亮眼,其所属城市有5个(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和中山),大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特别是,“双子星”深圳和广州的指数分值,高于除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东莞和珠海的排名也在前十名之内。其次为江苏省(无锡、南京和苏州)和山东省(济南、青岛、威海),分别有3个城市进入前20名。值得注意的是,青岛首次进入前20名,名次较之上年前进18名,前20名城市中提升幅度最大。紧随其后的是前进9名的济南,提升幅度排名第2。

近年来,山东掀起新动能改革,推进制定并出台《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流程,减税降费”改革,推行“先照后证、一窗办理、一次办好”等改革,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青岛和济南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地位提升,是山东改革红利释放的具体表现。

03

新型政商关系的“青岛实践”

短短一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青岛何以能在一年内提升18个位次?

首先是认知上的变化。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多次强调,“谁不敢支持民营经济,就是对自己做到‘亲’‘清’政商关系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的党性没有信心。”

2019年以来,青岛着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把为民营企业家站台作为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全面推行顶格协调服务企业制度,政企联手整合资源,成全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创业。2019年,青岛市领导对接企业2678次,34个部门和区市主要领导对接项目4326次。

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是对投资者最大的感召。青岛尊重企业家市场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设立市领导与商协会会长、部分骨干企业负责人交流平台,持续举办“民营经济创意会”活动,先后召开专题座谈会,顶格倾听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海信集团智慧城市建设、青啤集团倍增计划、伟东集团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等方案,并给予“一对一”精准扶持。

青岛坚持“在政务服务上,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的原则,逐条对标深圳出台的21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政,聚焦93项对标学习举措制定相应措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全链条“掌上办、零材料、智能审”的城市,企业开办由7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一部手机即可办完企业开办所有业务。

深度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实施国家和省改革102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市级政务服务事项93%实现网上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推动解决了一批政府违约失信问题;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青岛“民告官”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从2018年时的32%提升至100%,且持续保持稳定……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青岛以开阔的视野、求贤若渴的心态感召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各类创业主体特别是年轻人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

青岛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在青岛的主政者看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的基本构成单位。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交换发挥决定性作用,是由企业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既是供给主体、需求主体,又是价格形成主体,还是交换主体。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青岛围绕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待市场主体的真诚与厚道。

青岛的真诚与厚道也赢得企业家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走近青岛,携手青岛,互相成全。目前青岛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4.4万户,增长15.9%。全年,新增5家民营企业首发上市,新评选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增长50%,民间投资增长12.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5%,新吸纳就业37万人,增长23.9%……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最有活力的主体。

刚刚公布的《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健全政企协商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营商环境立法,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建立涉企承诺政策主动兑现机制,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日益完善、健康的新型政商关系正在为青岛赢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合伙人,政商相向而行,必将汇聚成城市前行更澎湃的动力。

作者|沈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