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学成归来”!153名干部完成对接上海“第二棒”

2021-01-30 05:30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以实训为媒,用开放破局,在时代变革的当口,浦江起新潮,涌动胶州湾。

接续第一批51名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去年10月9日,第二批153名专业实训干部再次“南下”上海,以现代服务业为窗口,深刻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

112天后的1月29日,153名专业实训干部带着“青岛之问”的“上海答案”,奋力跑出了精彩的“第二棒”。

在这个城市发展越来越需要从宏观格局下去审视、去擘画的时代,城市的携手,特别是不同区域、基因相似的城市携手,总能成为开辟发展新局面的“快捷方式”。

赴上海专业实训,是青岛市委继“学深圳、赶深圳”之后的又一项重大部署。经过第一批的“拓荒”与第二批的“深耕”,用心向上海学习取经,目标越来越明,道路也越走越清。一批接一批、一棒接一棒,像是燎原的星火,他们敲开了上海最好的企业的“门”,打开了个人思想解放的“窗”;通过深学细悟,他们孜孜以求地在与榜样的对话中改变自己,并传导着城市不懈登攀的奋进力量。

01

肩负使命“学”

去年10月9日早晨八点,青岛驶向上海虹桥的G232次列车即将出发,站台广场上,身穿统一“校服”的一群“学生”,心怀“燃烧激情、建功青岛”的信念,合影之后踏上征程,这标志着第二批153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正式进入“上海时间”。

虽然这个场景已经过去百余天,但谈起那个镌刻于心的开端,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郝伟仍不释然。他说:“那会儿,每个人的行囊中虽是‘针头线脑’的生活必需品,但肩膀上却是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与锤炼‘三化一型’素质能力的责任与担当。”

颦鼓催征昂斗志,争先攀高立潮头。搞活一座城,最重要的是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当下,打造“三化三型”政府以及“三化一型”干部,正在成为这座“创业之城”“青青之岛”的城市自觉。两批204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突出“专业”二字,承载着市委对年轻干部提升专业素质,开展集中“造血”的深切期盼。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青岛学习的榜样。上世纪90年代,青岛就是在明确的“学上海”进程中,开启了城市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而今天,随着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青岛如何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聚焦现代服务业,再一次与上海携手,以上海为师,当是撬动全局的关键支点。

因为,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一座城市要拥有更大的产业辐射力、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和更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只有通过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才能实现。而拥有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现代服务业,恰是上海最鲜明的优势所在,这让一直以来困扰青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迎来全新的破题契机。

紧抓机遇的“热忱”,当是最迅速的实际行动!

自去年7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青岛市党政学习考察团,两次到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等成功举办。如何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02

融入场景“悟”

接纳第二批专业实训干部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复星集团、益海嘉里、普洛斯、杉杉集团、分众传媒等63家在上海、国内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优秀企业单位。市委拿出魄力、下大力气,专业实训干部也非常珍惜这样集中学习的机会。在上海,他们时刻以归零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状态,挂起职务充当职员,扑下身子主动讨教,坚持学思用相结合,利用一切机会学习鲜活的上海场景、上海经验。

如何学习借鉴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工作思路,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推进制度创新;如何借鉴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擦亮“青岛制造”的金字招牌;上海高度包容的营商环境,怎样让企业家感到舒服,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一流的城市必定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如何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这是发生在第二批专业实训队“三述”活动上的一个片段。

类似这样的“火花碰撞”,还出现在临时党支部大大小小的讨论会上,同时也作为研究课题,成为专业实训干部在实训、走访、调研中努力寻找的“答案”。比如,益海嘉里集团总经理牛余新,对专业实训干部手把手教、手把手带。不仅带着专业实训干部参加集团内部会议,体会什么是发问的“稳准狠”、算账的“精细实”、决策的“短平快”,还带领专业实训干部走进生产车间研究流水线,甚至让专业实训干部化身“主播”,通过“企业+直购”平台在进博会上体验“直播带货”,为的即是在丰富的场景中让专业实训干部沉浸式学习体验。

身临其境,体悟上海,感受上海。在这里,专业实训干部虚心做上海的“学生”,努力自我革新。通过掌握领域内前沿理论,拓展思维,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业实训干部内化于心、外塑于行,正在将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融入血液、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走“进”上海,是为了更好走“近”上海。面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强劲的实力和各类资源倾斜的“中转”机遇,专业实训干部,正试着通过现代服务业这个“窗口”,探寻青岛构建“大循环”“双循环”开放格局的“金钥匙”。

03

联系实际“创”

透过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专业实训干部明显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提速发力,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产业迭代升级引发的企业、行业、城市分化洗牌正在发生。而实训向深里做,往专业走,目的即是强化学习提升,克服“本领恐慌”,解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

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核心是聚焦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和商务服务五大领域,这是王清宪在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上为专业实训干部“圈”出的“考点”。这既是上海打造“五大中心”“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青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瞄准目标,百余天中,专业实训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利用本领所长,将思考的触角深入到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毛细血管”。如南有“上海自贸区”,北有“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南有“国际航运中心”,北有“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南有“工赋上海”,北有“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南有“国际文化大都市”,北有“国际时尚城”;南有“进博会”,北有“国际客厅”…….专业实训干部从内心深处播下了思想解放的火种,并不断在贴近实际中求“变”。

对此,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蔡全记感触颇深。他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处在爬坡过坎的青岛来讲,是一个重要‘窗口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错过一次机遇可能会落后一个时代,唯有勇于拥抱变革,选准‘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才能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赴上海专业实训,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关键一步,通过半年的努力,专业实训队在上海与青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双节点”城市的青岛,与枢纽型全球城市的频频互动,开放、包容、创新的上海特质,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青岛的城市品格;产业的协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与借力,也为城市在更大空间配置市场资源、寻求合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来自上海的开放之风,也将从青岛,吹向更广阔的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

作者|胡相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