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召开2021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青岛新闻网2月3日讯(记者 刘倩倩)今天,青岛市召开2021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和“十四五”重点任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卞成作工作报告,各区市工信主管部门作交流发言,市工信局分管领导、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成为全市“稳增长”重要动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工信系统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坚持防控、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抢时间、抓保障,全面完成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物资调拨任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成为全市“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传统产业活力进一步迸发。面对稳中求进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把稳存量作为稳工业的根基,印发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5%,汽车工业增加值逆势增长19.4%。新兴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把项目作为拓增量的关键,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双招双引”,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一汽解放二期等重大项目落地,惠科半导体项目启动试生产,歌尔集成式智能传感器项目开工。工业互联网之都进一步崛起。发布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方案等9个政策文件,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沪深青三市生态共建,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胶东五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工信部支持山东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企业服务生态进一步优化。聚焦企业关切,建立常态化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开展“援企助销”系列活动,累计设立总规模150多亿元的26支产业基金,新增“小升规”企业超600户。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行动,推动胶东经济圈工信一体化发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案例入选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十大创新案例。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提高到30%以上
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信系统建体系稳增长、抓技改促转型、推创新增活力、聚资源优配置、搭平台建生态,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先后获批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半岛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动能转换持续推进。坚持“制造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提高到30%以上。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汽大众、美锦氢能、惠科、一汽解放二期、东华软件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或投产,汽车产业突破千亿大关,“7+N”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加速向国家级迈进,“品牌之都工匠之城”开创城市品牌宣传新模式。“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面起势。成功举办6届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山东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等创新平台“国家队”和一批头部企业竞相来青布局。
统筹推进“工业总量超车、传统产业赋能、新兴产业集聚”三大重点任务
进入新发展阶段,青岛制造业来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跨越赶超的新起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时期将成为青岛制造业换道超车的关键窗口期。据悉,全市工信系统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线,统筹推进“工业总量超车、传统产业赋能、新兴产业集聚”三大重点任务,在关键技术、重点领域、产业生态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推动制造业争先进位。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市,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迭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扭转制造业在GDP占比连年下滑的不利局面,重塑青岛制造新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重大机遇,构建创新驱动、安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着力引进一批制造业大项目,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梯次培育千亿、百亿、十亿级的大企业梯队。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当好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试验场。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4+1”生态,全面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四大能力。
深入推进“项目落地年” 2021年青岛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市工信系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稳增长、促投资、抢风口、抓服务”,奋力完成目标任务。会议对2021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
强化工业运行保障,加快制造业争先进位。直面工业经济运行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和稳增长压力,落实“六稳”“六保”部署,落实调度通报机制,分区市、分产业、分月度做好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发挥大企业服务专班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确保完成“稳增长”任务,更好支撑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深入推进“项目落地年”,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项目落地年”部署,建立起干部重点项目包干制度,扎实做好项目储备、招引、落地、开工、建设等工作,强化全程督导落实,在招商、服务、调度等阶段抓好“引进一批、开工一批、纳统一批”“三个一批”,形成“全系统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支持海尔打造“工赋齐鲁”平台,培育特色鲜明的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我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工业企业巨大的改造需求,继续集中力量定向引进各类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和头部企业。聚焦工业互联网,培育、发掘一批工业互联网改造典型案例。
聚焦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围绕推动传统产业产品升级、设备升级、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升级,着力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加快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绿色制造体系、传统支柱产业振兴。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强规划引导、编制产业图谱、突出链主引领、突破关键领域,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着力点,加快集聚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强筋壮骨”,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重点突出、路径明晰、高端集聚、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扎实推进工信领域改革创新,打造“4+1”发展生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再造决策、落实、督导各项流程,实现政策精准制定、推广、执行,强化创意思维、互联网思维、开放思维、专业思维、市场化思维,解放思想、改进打法,以改革解难题,向创新要效益,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打造“三化一型”的干部队伍。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坚持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抓党建带全局、抓斗志争一流、抓班子强队伍、抓作风促落实、抓纪律扬正气,加强工信队伍建设,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支撑。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部署,抓好民爆安全生产监管、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指导,加强企业疫情防控指导,做好留工稳产服务保障。扎实组织好重点防控物资生产调度和储备工作,为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物资保障。
会议强调,全市工信系统干部职工要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用真功、出实招、见实效,早谋划、早启动、早落实,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