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言】当人生出现意外,我们要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2022-04-04 06:34 作者:李倍 徐斌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栏目简介】

对话专家学者,聆听青岛声音。今年伊始,青岛新闻网推出视频访谈栏目《青言》,聚焦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网友们答疑解惑。本期,青岛新闻网邀请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外聘心理咨询师、青岛科技大学MSW合作导师刘婷,就清明节期间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这一话题,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倍 视频 徐斌

又到一年清明时,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祭祖、扫墓,当面对年幼的孩子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让很多家长犯了难。这其中,部分家长会选择避而不谈或是含糊带过,殊不知这样其实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一种伤害。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对此,中国海洋大学外聘心理咨询师、青岛科技大学MSW合作导师刘婷也有相同的观点:“对于儿童来说,如何面对和死亡有关的恐惧或焦虑以及如何处理丧失与悲伤情绪,将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产生影响,若不适当处理早期哀伤症状,可能会在将来某一个年龄阶段出现问题。”

而关于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刘婷也给出了专业见解,她表示,成年人首先要准备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和儿童谈论死亡,因为儿童在理解一件事时,表达这件事的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才会真正影响儿童。当儿童理解到死亡是一个现实,但他们依然安全时,讨论就成功了一半,“有时候,陪伴孩子们体验丧失和悲伤,也是一种财富。”

当孩子问“死亡是什么?”作为父母的你是怎么回答的?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要用尽全部的方法保护他们纯真的心,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不让他们感到害怕。

但有些问题,他们总会面对到,比如死亡。

清明节期间,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祭祖、扫墓,当看到父母悲伤落泪时,孩子总会疑惑地问,死亡是什么?而作为父母的你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很多家庭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对孩子‘撒谎’,这种家长认为的保护,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刘婷说:“我工作中接触的一些重度抑郁症来访很多都存在未被表达的、和死亡有关的议题,比如他们在幼年时家庭中就有长期陪伴的亲人离世,但始终没有成年人和他们谈论过亲人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死亡?死亡是什么?”

说到这里,刘婷举了个例子:“一些与死亡有关的心理疾病来访,他们并不会一下子记起来生活中某个重要亲人离世和自己今天的心理疾病有关,通常他们更容易描述自己有恐惧感、重复发生噩梦,以及和爱人、子女、父母之间纠缠的关系。但说着说着他们会告诉我在五六岁时家里一直陪伴自己成长的某个亲人去世了,他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显得无动于衷,甚至有点冷漠。追问下来才知道那时候他的父母忙于处理老人的丧事,把他托付给了其他亲属代为照料。之后家里人也从来没有想起来要和年幼的他聊一聊奶奶去世,他的父亲一直深陷悲伤很长时间借酒消愁,而母亲则忙于工作和抚养他也顾不上和他细谈。后来,他总是会在梦里重现奶奶去世后的家庭场景,他总是看到黑漆漆的一个房间,恐怖和不安是这个梦里的主色调。”

这样的心理创伤也对来访者的性格发展产生了影响:“他从中学到的应对丧失和悲伤的不良习惯就是回避和喝酒,最终他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选择了心理治疗。”

刘婷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如何面对和死亡有关的恐惧或焦虑以及如何处理丧失与悲伤情绪,将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产生影响,若不适当处理早期哀伤症状,可能会在将来某一个年龄阶段出现问题。

“他可能会感到迷惑、焦虑,这种焦虑的具体体现可能是害怕,紧接着这种害怕会蔓延为一种不安,然后失眠和噩梦会接踵而至,更严重的情况下,儿童会产生身心问题,比如低烧、肠胃疾病和其他身体反应。长此以往,随着年龄的发展,儿童轻则会形成广泛性焦虑,重则如果孩子本身还经历了死亡场景,那么患创伤应激障碍的可能性会显著增高。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得不要用一生去修复这个创伤,生命力、生活质量和创造力都会受到重创。”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既然死亡的话题不宜回避,那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开口和孩子谈论“死亡”?

对此,刘婷认为,成年人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和儿童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根据社会参照的观点,儿童在理解一件事时,语言固然重要,但表达这件事的人,他(她)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才会真正影响到儿童,“当他们理解到死亡是一个现实,但他们依然安全时,讨论就成功了一半。”

说到这里,刘婷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数据:一般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3-5岁的儿童对死亡的必然性并没有概念,他们理解死亡为一种可变化的、暂时的状态;5-9岁的孩子对死亡的不可逆性有了认知;9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能够逐渐对死亡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意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我觉得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成年人可以先问问自己: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只占全部表达的20%-30%,我们真实的情绪情感和身体语言会传递我们对死亡真实的感受。谈及丧失对我们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成年人是否平静坦然的接受这个现实,能够承担丧失带来的哀伤并继续生活是最重要的。”刘婷说。

“接下来是一些和死亡有关的预先教育,我们要关注孩子所处的年龄,如果是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等待孩子自己来提出这个话题,比如当他看到一片叶子落下,秋冬换季有一些昆虫和植物死亡与枯萎时,他们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去哪儿了?这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向分离过渡的阶段,比较难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要尽可能的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述:比如秋天来了叶子会枯萎、死亡;当他们此时询问爸爸妈妈会不会死亡时,这时要正面回答,会的!”刘婷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此时父母还可以补充回答,比如爸爸妈妈会陪伴他们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可以暂时忽略。

“而对于3-5岁的孩子,我们可以借助孩子饲养的宠物来做死亡教育,比如小仓鼠,他们本身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这一方式在欧美很多幼儿园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全面推广了。孩子们逐渐通过我们坦诚的表达知道死亡并不是短暂的,是不可逆的了。这时候还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帮助理解死亡概念。比如电影《寻梦环游记》、系列绘本《害怕可以说出来》,这个过程中要陪伴孩子去感受悲伤、难过、愤怒等等复杂的情绪。”刘婷说:“至于超过5岁的儿童,他们已经逐渐发展出能更复杂的理解死亡的能力了,我们不仅要正面和坦诚的与他们谈论死亡,而且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支持他们表达与丧失有关的情感,比如我们通常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追思和哀悼死亡的小宠物或是亲人,为他们写纪念手册、写信,为他们立墓碑或是种下一棵植物;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会更进一步的通过这种连贯性的死亡教育理解到死亡是一个会发生但没有可怕到不能面对的现实。”

“在成年人所传递给孩子的经验,会让孩子明白:我们会悲伤、流泪、难过,但生活不会因此停滞不前。死亡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但一切不会因此坠落。生命不仅可以以实体的方式存在,我们内心的纪念、艺术作品和传世佳作中都潜藏着死亡背后永恒的生命力。”刘婷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面对突然死亡时,因为丧失而暂时失去了照护和养育孩子的能力时,还是应该尽可能多的协调其他亲人或专业力量介入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其实陪伴孩子们体验丧失和悲伤,也是一种财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