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奋战五年、重回前十!青岛高新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

2022-07-02 06:49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作为青岛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开放高地,青岛高新区有热度,整座城市就充满活力;高新区有厚度,整座城市就充满张力。

7月1日下午,以“实体立区创新引领金融赋能”为主题的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耿涛出席活动并致辞。

大会举行了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授牌仪式。其中,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安仓等获“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负责人获“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等企业获“颠覆性技术明星企业”,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等企业获“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获“研发投入十强企业”,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等载体获“优秀孵化载体”。

会上,青岛高新区发布了《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将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发展科技信贷等举措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环境,着力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区”“创投风投密集区”“科技信贷示范区”“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以及科技创新再贷款、高新贷银企签约仪式,将加快以一流金融环境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型”作为未来的四个发展导向之一,就是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转化功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这次大会是一次动员会、誓师会,坚决扛起青岛科技创新“主引擎”“主阵地”重任,致力于让“火炬”燃得更亮,让“引擎”动力更足,锚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青岛高新区加速奔跑。

01

典型引路,凝聚“比学赶超”劲头

回眸过去百年的全球城市化进程,创新始终是左右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赋能产业转型、推动城市向前发展。近年来,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

作为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大会为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授牌,表彰一批明星企业、杰出人才、孵化载体等,释放出强烈信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C位”和“主角”,在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中,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获2021年度颠覆性技术明星企业奖授牌。在去年底举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中,这3家高新区企业从全国12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优胜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全市占比达33%。

据了解,融智生物先后取得全国首张微生物质谱仪配套试剂医疗器械注册证(二类)、山东省首张“飞行时间质谱仪”医疗器械注册证(二类)。磐维科技 (青岛)有限公司磨利“工业牙齿”,通过自主研发,颠覆传统热压烧结工艺,新一代金属基多孔超硬磨具应运而生,让国产超硬磨具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业成为可能。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将核心技术攻关与真实场景需求牢牢结合,打造出世界唯一全机型、国内唯一多矿种、全场景适配的智慧矿山操作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青岛高新区,“颠覆性”始终伴随着“创新”的引领和强有力的支撑。透过这次会议,也可以为青岛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素描画像——

青岛易邦高等级病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BSL-3)获科技部批复,为全省首家由企业承建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我省同类实验室中规模最大、实验种类最多的实验室。康复大学参与建设的“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实现全市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零突破。海尔生物、智腾微电子、市光电院等单位产品为中国空间科研和空间探索、神舟系列、北斗系列发射等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表彰是为了择善而从,表彰是为了树立典范。在现场,每一授牌后,都会收获热烈掌声。足以见得,这次大会也通过典型引路,凝聚“比学赶超”劲头。

企业家们表示,将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深耕主业做专做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更高层面、更新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

各类人才表示,将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脚踏实地搞创新、办企业,不断增强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与青岛高新区,与青岛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02

探索打造科技金融的“青岛样板”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国家高新区的使命和担当,也是青岛高新区助力青岛实现城市发展新愿景的担当所在。青岛高新区始终将创新摆在核心地位,以赋能全市创新创业为目标,在加快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火炬”和“引擎”。

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中,青岛把产业与城市的关系置于一个全新的、更高的维度予以强调。

根据市委关于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关部署要求,青岛高新区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这个核心产业,目前高新区医疗医药产业集聚了全市1/3的市场主体,贡献了全市1/4的营业收入,还将依托康复大学,突出康养特色,坚持招大育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谷”。

在6月20日举办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青岛高新区分别与阿斯利康签署阿斯利康区域总部项目合作备忘录、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与埃地沃兹签署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三期项目协议。

创业艰难百战多。对于不少创业者来说,最难熬也最遗憾的事情,也许就是手握高科技,同时也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但往往会因为缺钱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强力支撑,有了金融的源头活水,科技企业就能解除资金的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发展主业。所以,今年的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大会特别提出金融赋能。

会上,青岛高新区重磅发布《青岛高新区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4年末,通过打造“四区”,创建科技金融“青岛样板”——

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区”,2024年末核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600家;

打造“创投风投密集区”,到2024年末创投风投机构超过100家,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打造“科技信贷示范区”,到2024年末推动区内银行存贷款总额超过600亿元,区内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超过60亿元;

打造“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到2024年末上市公司超过8家,上市后备企业超过50家。

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用资本力量激活科技创新。早在2011年高新区在青岛市率先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截至目前,累计出资3.1亿元,参股子基金15支,基金实缴规模22亿元。累计对外投资80余家企业,其中上市及拟上市企业有25家。会上还特别提到在企业上市政策支持方面,分阶段给予1000万元补助资金。

03

打造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

青岛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其中,胶州湾北部主园区自2008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始终紧扣“高”和“新”的发展定位,抢抓机遇、踔厉奋发,昔日的盐田荒滩已精彩蝶变为“北岸明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批全国首批、全省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

作为大会中的重要一项,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科技成果及产业发展场景展示中心正式启动。展示中心是高新区“一区多园”科技内核展览展示的重要板块,以建设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为目标,突出“产业强能、创新赋能、开放聚能、生态引能”,是科技创新的载体、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高端智慧连接的桥梁,是以服务企业为主,面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展示、人才交流、技术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展示全市创新创业的亮点、产业研发能力的制高点、产业集群的硬实力。

而立之年再出发、再超越!大会也为各园区上了弦——要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锚定“奋战五年、重回前十”目标,将分布在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等湾区的科创资源“串珠成链、联合融通”,构建各园区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牢牢把握“高”“新”发展定位,坚持产业强区,在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上拼尽全力,扎实发展实体经济、做大主导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踔厉奋发,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用资本力量激活科技创新,助力新发展格局,为青岛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青岛高新区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当家,明天还要靠创新发家。只有下好创新“先手棋”,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化,青岛的“火炬”才能燃得更亮,“引擎”才能动力更足。

作者|周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