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珍稀野生动植物在青频"亮相"!青岛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华美乐章

2022-10-13 13:38 作者:李倍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0月13日讯(记者 李倍 通讯员 韩洪霞 王荣 华丽 张建峰)享誉全球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来了、从前没有记录的棕头鸥来了、填补空白的斑胸滨鹬来了……一段时间以来,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时会收到惊喜。一个又一个惊喜背后,不仅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远寓意,也让我们感受到青岛市在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的可喜成就。青岛,依山傍海,拥有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多种生态系统,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和生物基因。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在青岛频频“亮相”,并与我们相濡以沫、共生共荣,奏响一曲万物和合共生的和谐欢歌。

筑基: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岛始终从全局角度出发寻求治理路径,推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局面,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就能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近年来,青岛市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市环委会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传达学习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目前我市已形成落实《意见》的初步框架。同时,我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市生态环境、园林和林业、农业农村、海洋发展、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强化联动,组织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制定实施《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8—2030年)》,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优先领域与行动等主要内容,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方向与路径;制定实施《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青岛市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等,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管。

探底:摸清“家底”是基础

青岛市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通过调查系统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为区域或本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龚振宇介绍,2022年我市已启动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该项目作为省级确定的三个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项目之一,首次对该区域实施系统、全面、规范的调查,目前已基本完成夏季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并已确认白腹蓝鹟、绿背姬鹟为我省鸟类繁殖新纪录。此外在2017-2019年完成的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的基础上,2021年又启动对崂山湾、丁字湾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现正在推进中,通过调查将全面掌握所在区域的浮游生物、微生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等。2021年底开始对大沽河、胶莱河、墨水河等4条主要河流开展水生态调查评估,2022年启动对我市吉利河水库、白马河等重要河流及水源地的水生态调查评估工作,水生生物状况是本次调查内容之一,通过调查将掌握我市重要河流(湖库)内浮游生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大型水生植物等本底情况。

中华凤头燕鸥-胶州湾(薛琳-观鸟协会)

据了解,我市园林和林业局2021年启动了野生植物调查,计划2022年年底结束。这次调查对辖区内各类自然保护区、重点国有林区林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区进行认真摸排。截至目前,共计调查到近1100余种,通过调查将全面摸清市域内野生植物资源状况。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根据国家、省相关部署,2022年我市制定印发了《青岛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控工作方案》,建立起我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控工作机制,明确了农业、森林湿地草原、主要入境口岸等三个方面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普查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分工、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开展。通过普查将全面摸清我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为科学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提供基础支撑。、

斑脸海番鸭国内最大越冬种群-唐岛湾(观鸟协会-薛琳)

保护:构建保护网络各方共同参与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守护好绿水青山。青岛市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陆海一体、统筹协调,以胶州湾为中心,以鳌山湾、灵山湾为两翼,以崂山、大泽山、大珠山—铁橛山等重要生态保护片区和胶莱平原为基底,贯穿大沽河生态中轴,识别区域重要河流和动物迁徙廊道,构建“一湾两翼、三山一原、一轴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与此同时,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与品质。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已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结合“双碳”目标、“四水四定”要求开展相关专题研究,着力谋划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逐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通过持续推进森林、流域、海洋、矿山等方面的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

小赭弄蝶(青农大-张毅)

白条鱼(中国海洋大学-周仲元)

我市现有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地19个,总面积14.2万公顷;风景名胜区4个,总面积817.9平方公里。为守护好这些生物多样性“富矿”,青岛市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运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系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组织开展遥感监测人类活动疑似点位核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并督促整改。

青岛百合2(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山东大学郑培明)

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人都是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发挥各方优势,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公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目前,我市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主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等优势资源实施,与此同时,发挥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力量创办生物多样性科普专栏,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外力”借助“外脑”: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专家库,发挥其在调查、研究及决策等方面支撑作用;青岛市观鸟协会利用多年开展调查积累的资源,举办生物多样性展览、组织专家面向公众开展讲座、吸纳青少年学生参与调查;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开展生物多样性文明实践活动,救助野生动物,走进社区、学校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吸引青少年、居民参与到日常巡护管理中;市民纪群尚为挽救青岛百合,与父亲两代人接力历时58年破解了青岛百合种球繁殖的秘密并成功移植到盆中栽培,从开始的4棵研究扩繁到2100余棵,为挽救濒危物种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银莲花(保护级别:IUCN易危(VU)) (山东大学-陈经刚)

共生:惊喜在不断发生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催生孕育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一些新物种不断在青岛亮相:2022年1月3日,栈桥发现了之前从来没有记录到的棕头鸥;2022年5月5日胶州湾大沽河口拍摄到了斑胸滨鹬;中华凤头燕鸥属于极度濒危鸟种之一,由于种群数量稀少,难得一见,被鸟类学家称为“神话之鸟”, 2022年9月24日观测到120余只抵达胶州湾,为历年来观测数量之最,实现了百只神话鸟齐聚胶州湾的梦想;2021年10月大沽河引水工程下游河岸发现大面积生长占据优势的野大豆……一个又一个惊喜背后,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家、省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部署,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的新成效。

无柱兰(保护级别:国家二级、CITES附录II)(山东大学-冯脉宣)

得益于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的保护工作,我市生物多样性家底不断丰富:已调查到野生植物近110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3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440余种,其中鸟类40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7种、兽类17种,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8%;近海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约有2000种,其中包含全球特有种两种(青岛橡头虫和黄岛长吻柱头虫),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会持续有新物种被发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最靓丽的名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最华美的乐章。通过打出系列保护工作“组合拳”,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水光潋滟、群鸟蹁跹的景象也将成为常态;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协同力和活力,我们生活的家园将变得更多姿多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