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大运盛会落幕,青春永不散场!看“青岛力量”闪耀成都大运会

2023-08-10 06:34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大运盛会落幕,青春永不散场

8月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落下帷幕,朋友互道珍重,但青春永不散场。

8月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落下帷幕,这是闭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过去12天的时间,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名大学生运动员在成都放飞青春、激扬梦想。赛场内,他们追求卓越、努力突破,唱响了拼搏与奋斗的青春之歌;赛场外,他们相聚相知、增进理解,书写了团结和友谊的生动篇章。

作为中国体育版图中的传统重镇,“青岛力量”在成都大运会上依然绽放光芒。

成都成就梦想

成都大运会是中国内地城市第3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前两次的举办城市分别是2001年的北京和2011年的深圳,作为东道主,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均有着令人印象时刻的出色表现。

本届比赛也不例外。中国代表团派出了来自25个省份百余所高校的411名运动员出战,他们平均年龄22.9岁,参加了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最终以103枚金牌和178枚奖牌的战绩完赛,取得了金牌数和奖牌数的“双第一”。

不仅在数量上傲视群雄,这些奖牌的含金量也十足。张雨霏、覃海洋、邹敬园、张家齐、韩旭、钱天一等诸多名将参赛,为大运会平添了不少“星味”,游泳、体操、篮球等比赛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而这些明星运动员的表现也足够精彩,无论场上成绩还是场下举止,他们都在“闪闪发光”,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大运会不仅是明星运动员的秀场,同样是普通大学生运动员梦圆之地。女子10000米跑冠军获得者夏雨雨说:“成都大运会是我第三次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前两次都没能取得奖牌,这次我对自己的表现相对满意,而且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相当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4岁的莱西小伙王世坤在搭档队友拿下射箭男子复合弓团体冠军后,也表达了相同的心情:“很庆幸当初学习射箭,如今能为中国射箭队在大运会上摘得金牌,终于圆梦了。”

友谊长存心间

胜负只是一时的竞争,沟通交流才是永恒的主题。在大运会赛场,友谊是人们共同的话语,笑容比金牌更加闪亮。

“一下飞机,我就被成都的热情感染到了。”来自青岛大学的王雅莉老师此次受邀担任乒乓球项目裁判员,尽管之前也有过多次执裁大型赛事的经历,但成都大运会之行仍让她印象深刻。“尤其是年轻的志愿者们让人如沐春风。每一张笑脸都热情洋溢,每一次服务都贴心周到,真是一次朝气蓬勃的青春盛会。”王雅莉说,大运会不仅体现出了一流的办赛水平,搭建的交流平台也给了国内外同行一个增进友谊、互相学习的机会。“10几天里,大家一起工作生活,闲暇时结伴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体育确实是我们通往世界的一个窗口。”

在大运会看到更大世界的,还有来自中南大学的游泳选手彭惠迪。19岁的她是一名先天性听力障碍人士,她能登上大运会的赛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女子400米混合泳预赛彭惠迪游出了5分15秒49,距离晋级决赛差了近20秒,但彭惠迪超越自我的坚韧与勇气让她收获了无数掌声和赞许。“我从来没想过能够和世界冠军一起生活、训练、比赛,这次大运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梦想成真的一刻,彭惠迪热泪盈眶。

“比赛中我尽了最大努力,看到了自己与其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我会坚持努力训练,期待下次发挥得更加出色。”首次参加大运会,22岁的巴基斯坦姑娘拉赫曼成绩平平,在跳远和三级跳远两个项目中均止步资格赛,但这些并不妨碍她收获了一整夏的好心情。“我很荣幸来到成都,成都大运会之行,充满惊喜与欢乐。”在拉赫曼看来,中国运动员热情友好,愿意分享经验,总是为她提供暖心的帮助,“我希望多和他们交流,大家共同成长。”

“青岛力量”闪光

大运会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作为中国体育版图中的传统重镇,青岛从来不会缺席这样的重要场合。

把时针回拨到2005年土耳其的伊兹密尔,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百米决赛中,来自青岛的胡凯以10秒30夺得冠军,“眼镜侠”一夜之间名满天下。18年之后,胡凯已经是清华大学体育部的副教授。他的故事为体教结合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也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高校体育的价值。借助大运会的平台,体育人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成都大运会上,“青岛力量”依然强劲。华东理工大学的乒乓球运动员刘丁硕和王晓彤参加乒乓球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等全部7个项目的争夺,最终,两人将男团、女团和混双三枚金牌收入囊中,满载而归;跆拳道赛场同样有青岛“双星”闪耀,西南大学的张凯“称雄”男子80公斤以下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参赛的刘军宏则将女子62公斤以下级冠军轻松拿下;柔道全国冠军尹永杰和赛艇名将刘晓鑫以山东体育学院在校生的身份出战,均在各自项目中夺得金牌……

成绩固然可喜,但对于他们来说,有机会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新一代年轻人风采更加重要。正如刘军宏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运动员比赛的机会很多,但参加大运会可能一生只有这一次,所以每一次出场,我都特别珍惜。”她同时坦言,自己在成都最大的收获不是金牌而是“感觉”,“比赛气氛特别轻松,每一名对手都像是朋友,这是我感觉最没有压力的一次世界大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