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2日讯 12日上午,“当好排头兵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近年来,青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机制、优流程、保基本、强基层,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截至2023年底,青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80个,床位69611张;卫生人员总数124019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10.11人、执业(助理)医师4.16人、注册护士4.58人;年门诊服务量1.02亿人次、住院服务量204.59万人次;孕产妇死亡率4.84/10万,婴儿死亡率1.50‰;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1.78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今年达到38.46%,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青岛卫生系统有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
近年来,青岛大力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行动,开展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市现有2个综合、4个专科、1个中医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批建设山东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速平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胸外、创伤骨科三大院士团队和学(专)科优势,加快建设胸痛、卒中、创伤、癌症、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六大中心”,打造10个“北大名医工作室”。
学科建设方面,青岛持续打造10个攀峰学科、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组建31个重大疾病专科联盟,设立6个市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全市国家级重点专(学)科23个,国家名中医工作室7个、中医药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专(学)科118个,建成肺病、康复、心血管和治未病4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
人才引育方面,青岛卫生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26万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33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泰山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82人,青岛拔尖人才等市级优秀人才334人。
青大附院4700余个专家号源下沉到社区
近年来,青岛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让更多患者能够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市南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疗集团,推出“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分期分批将青大附院4700余个专家号源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不需要到大医院排队,在社区就能预约名医专家号、开具检验检查单并直接结算,基层诊疗人次较同期增长52.61%。
莱西市系统整合县域医疗资源组建医疗集团,从青岛市市立医院引入82名常驻专家和43名特聘专家开展医疗服务,县域公立医院门诊量、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三四级手术增长40%以上,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下降13.95%。
青岛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20条措施,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推出专家团队预约挂号、志愿陪诊、夜间门诊、诊间和床旁结算等服务。93%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服务,患者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检查检验等工作,相关费用纳入住院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续办理、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在门诊值守,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慢病长期处方等服务。
与此同时,青岛致力于优化服务模式,建成“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583家医疗机构实现207项检查检验项目互认,今年1到9月累计完成互认99万项次、节约患者就医费用4800余万元。“出生一件事”服务将新生儿证件办理申报材料由19份缩减为4份。“就医付费一件事”将缴费时间由线下30分钟缩减至线上1分钟。青岛依托“健康青岛”平台打造“就医电子地图”,汇聚数据45亿条,提供150项覆盖就医全流程的智慧便民服务,通过搭建5G+智慧急救平台,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120平均受理派车时间缩短12秒、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2分钟。
青岛还积极优化就医环境。市级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线上平台,实时获取医院周边停车状况,中心城区医院周边新增共享停车位2500余个。青大附院市南院区、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实现地铁直达医院门口,方便患者就医出行。
在推广中医药服务方面,青岛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组建市级中医专家基层巡诊团,所有政府办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均设置中医科室,建成5个智慧共享中药房,在乡村医生中开展中医技术骨干“全+专”培训,为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青岛还升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联合体育部门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全民推广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青岛市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导读》5万册,“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上门服务惠及群众5.73万人次。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诊疗量占比过六成
青岛制定《青岛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青岛基层机构不断提档升级。2021年至2023年,市、区(市)两级累计投入24.8亿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6个,辐射所有偏远镇街。青岛已建成社区医院47个,区(市)覆盖率达到100%,改造提升769家薄弱村卫生室,为547家中心村卫生室选配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分析仪等设备。
青岛还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效,通过开展“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从城市医院选派1019名医护人员进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期一年的常态化坐诊和帮扶带教工作。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牵头医院打造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54个。青岛还积极推动人才提能扩量,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新招聘73名大学生乡医进编,招聘人数居全省第一。选拔培养15名“齐鲁基层名医”、150名“岛城基层名医”。不仅如此,青岛积极推动服务数字赋能,推广应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放射、超声、心电、会诊等覆盖所有镇街卫生院,并向中心村卫生室延伸。青岛还开发建设基层医生智能助理信息系统,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和智能语音外呼功能提升基层服务效能。今年1到8月,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1.21%,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
此外,青岛还出台了《青岛市托育服务保育费补助和生均经费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对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500元、三孩60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贴(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今年全市新增托位4634个,总数达到4218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07个。青岛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75%,服务“三高一慢”患者26.8万人。青岛继续开展适龄女生国产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截至9月底已接种16230人,实现区市、学校全覆盖。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17.41万人,新婚女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致病基因免费筛查6万人。青岛还加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72家。
副市长宋明杰出席发布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