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围绕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目标,搭平台、强载体、塑品牌,推动文化“两创”生动实践持续“上新”
创新体验场景,让文化传承“热”起来
文化润心
11月22日上午,崂山非遗展示中心启用仪式暨崂山祈福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在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举行。作为崂山非遗文化的集成展示窗口,崂山非遗展示中心集文化展示、文创展陈、互动体验、品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让市民游客在畅游崂山的同时,也能沉浸式感受崂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11月22日,崂山非遗展示中心启用,一批优秀文创产品现场展出。
近年来,崂山区锚定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目标,通过优化组织实施设计、产品供给设计,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精选出一批具有崂山文化特质的标志性符号,加速构建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品牌体系。
表达方式越来越“鲜活”
崂山文脉源远流长,丰厚的自然景观叠加多彩的历史遗产,承载着此地文化的洋洋大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高水平建设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被着重点题。使命在肩的崂山区,该如何讲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崂山故事”?首先,绝非将其“干巴巴”刊于书本上,而应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其“活”起来、用起来。
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创新推出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活动,每年吸引20余万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细品文物、触摸历史、感悟文化。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的“解读历史的光”珐琅器物展,让大家跟随掐丝珐琅万字锦地棒槌瓶的故事脉络,沉浸式感悟中国匠艺的传承与发扬;个杯堂杯子博物馆的“墨香古韵”古砚展,让人们深入了解到古代砚台的制作技艺和历史故事……今年5月启动的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活动,通过一场场“寻宝”之旅,让市民游客在崂山感受到传统和现代、过去和未来的交融。
在崂山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鲜活”。以崂山风景区为例,“香玉”和“绛雪”本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其中,“香玉”是上清宫白牡丹的化身,“绛雪”是三清殿院中山茶花的化身。跃出书本,市民游客到太清游览,时常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或以快闪、巡游的形式穿梭于景区,或化身NPC引导游客参与特色活动。今年中秋节前夕,“香玉”和“绛雪”的主题妆造正式亮相;9月至11月,崂山风景区每周末邀请旅拍工作室在太清非遗文化展示中心提供“香玉”“绛雪”妆造体验服务,邀请游客留下独家的崂山记忆。
同时,崂山区还结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两大优势产业,打造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的新场景。比如,崂山文化展示中心项目系统整理崂山文化的脉络、体系,利用VR、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对崂山文化的特色底蕴展开集成式演绎,打造“文化+新科技”“文创+新体验”特色文旅项目。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万户千家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真实,才能增强其感染力、影响力、传播力。
崂山区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以村居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文化传承“热”起来。
“我们已经培养了15名编织技艺授课老师,既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企业职工,还有社区里的退休居民、全职妈妈。”在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石岭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党委副书记仇哲艳飞针走线间,吸引了一众“粉丝”。除编织技艺外,居民们还可以在这里学习皮影、泥塑、剪纸等十余项“非遗”手工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次开课都会有很多居民报名,现在已有近百名居民通过这项活动学习到‘非遗’手工技艺。”仇哲艳说。
不单是石岭路社区,在崂山区各街道、社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两创”生动实践正持续“上新”。
在中韩街道,日前,牟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活动以珐琅画为文化传承载体,让居民们学习珐琅画的基本技巧,深刻体会“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
“我们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各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居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党委副书记周淑清说。曲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活动不断,太极拳、八段锦、旗袍秀轮流上演,崂山剪纸、团扇制作等依次登场,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树立了移风易俗新风尚。
北宅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一堂堂文化“两创”课程,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村风民风。不久前,一场文化“两创”活动在华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在指导老师引领下,居民们认识并学习螺钿这一非遗传承技艺。现场,居民们将螺片粘贴在胸针模型上,一枚枚精美的螺钿胸针色彩斑斓、造型各异,蕴含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
“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600余场,惠及群众24.6万人次,活动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效果显著。”据崂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崂山区共选取了16个村居为试点,为群众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德治善治、百姓日用伦常,推动“文化里的崂山”加速浸润万户千家。
优化组织实施、产品供给设计
传承发展,亦需规划先行。为更好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崂山区聚力编制《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总体规划》和《崂山风景区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总体策划及行动方案》,深入挖掘崂山文化,提炼崂山文脉六大代表性特质和主题形象,提出崂山文旅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力争打造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齐鲁样板”。强化片区发展硬件支撑,打造崂山文化展示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已基本完工。建强文化性载体,出版《名家笔下的崂山(一)(二)》,将100余位著名作家创作的127篇崂山题材散文小说收集入册,从名人名家视角呈现崂山人文历史。
同时,优化产品供给设计,构建片区发展品牌体系。一方面,深挖山海资源,加快打造崂山文创品牌。今年,崂山区举办了“山情海韵”第二届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具有崂山文化底蕴、承载崂山故事、满足旅游市场、贴近游客需求的旅游文创精品,以加快旅游品质提升,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升“魅力山海文化崂山”的城市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深挖非遗文化,打造崂山非遗品牌。崂山区举办首届非遗民俗节,通过丰富的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非遗的独特魅力。据统计,目前,崂山区已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3项、区级非遗项目64项。其中,螳螂拳传承人王勇、沙子口金钩海米加工技艺传承人曲知悟、崂山道教武术传承人匡如湖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青岛晓阳春崂山茶文化体验中心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基地。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崂山区将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文化产业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探索崂山路径、贡献青岛智慧、打造齐鲁样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