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从全年级最后到名列前茅 阅读改变语文教学 一个人人都会写小说的小学班级
马文君老师在上课中
北京是座公认的阅读之城。
这里孕育着数不胜数的阅读爱好者。今年4月20日至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一场阅读马拉松在北京举行——共有3万名市民参与,阅读总时长12491.25小时,共阅读图书53926册,参与者最长阅读时间12小时。
这里更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阅读故事。到年底,我们将共推出12期专版,解读我们身边的这座阅读之城,品味我们身边的阅读故事……
写小说、写文言文、写书评、写话剧……6年的小学生活,30多名小学生共创作12本小说、共计55万字。刚刚毕业的海淀民族小学6(5)班学生,不仅令全校感到惊叹,也让北京整个基础教育界叹为观止。怎么办到的?语文课堂有什么过人之处?如何培养一班小学生的创作?将这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马文君的答案是:阅读。
一年级开始手把手教孩子们阅读
“我一直以来都是带高年级的,可是六年前,接了群一年级刚入学的小豆包们。刚一接触,脑袋都快要炸了……”回忆起这个场景的马文君,已经是紫荆杯班主任,她和学生们用阅读带动教改的尝试,早已闻名整个海淀区,甚至是北京的语文教育圈。
小豆包们总是爱叽叽喳喳地叫嚷、坐也坐不住,还很任性,一个个唯我独尊,怎么才能变懂事?很是苦恼的小豆包新班主任马文君最后决定,培养学生们的读书习惯,“如果孩子们真能把书读进去了,心就能静下来,也能从书中受到教育”。
2012年8月28日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马文君问学生们:“谁看过故事书?”33个孩子中,只有5个孩子举起了手。于是,放学时马文君请所有孩子的家长第二天让孩子带一些绘本到学校,她将在学校辅导孩子们阅读绘本。
就这样,马文君和学生们开始了六年在校看书的旅程。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这一班的孩子们逐渐学会读书,甚至开始独立阅读。
在校六年阅读时间2300多小时
二年级时,马文君开始逐渐引导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学生们看过《西游记》动画片后,她便开始让大家共读拼音版名著《西游记》,进行一次次的阅读交流和思考碰撞;三年级时,马文君开始教孩子们怎么选好书,告诉他们什么才是好书、什么样的内容才有意义和价值,并多次在图书跳蚤市场举办“好书我推荐”活动,学生们还尝试写好书推荐。
四年级时,让学生们重读名著,从二年级读名著的热闹转为用思维导图带学生们仔细剖析人物关系图、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细节;五年级时,学生已经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对曾经书中相遇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开始看古文、读文言文,甚至尝试自己创作;六年级时,全班已经进行三种文体的写作,写文言文日志、写文言文小说、写现代小说和剧本……
马文君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学生们每天校内都保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读书时间:中午从12点10分吃完饭到1点多;每周都会有一节语文课全部用于学生阅读。六年下来,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高达2300多小时。
“读”出来的语文好成绩
这样的“冒险”,也体现在了语文成绩上。看书的时间长了,做练习的时间就少了。第一次年级测试时,马文君带的班级考了年级倒数第一,和其他班级的分数差距很大。
马文君回忆,突然有一天,校长马万成找到了她,对她说:“听说你在引导孩子们阅读?”她点了点头。校长接着说:“培养阅读习惯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这样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就会变少。听说你们班的成绩最近不太好。不过,没事!小马,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放弃。我们支持你!”
校长的这番鼓励,让马文君再次坚定走阅读教改的决心,带领5班学生继续加大阅读。由于大量的阅读,孩子们认字量在不断加大,语文实战能力稳步提高,成绩慢慢地追赶上了其他班级。
看书是吸纳 写作是输出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班的写作能力在高年级时期逐渐突显:四年级下学期,全班学生利用两个月时间写出了3本小说、12万字;五年级时共创作9本小说、42万字;六年级开始尝试文言文小说、文言文日记、剧本创作……
《逐梦记》《生物缘——美丽的地球》《科技物语》《婷斌小事》《醉梦千成》……这些书目,都是学生们在小学六年时光里的亲笔创作,有小组创作,也有个人创作。和别的班不一样,这个班常年会有一个微信群叫“小说组”,群里的内容全是“第四章已经OK”“第五章是不是写乡下的生活”“今晚小说写什么”“要不你写20章,要求和前面章节衔接上”……
阅读和写作,是什么样的关系?马文君认为,看书是吸纳,写作是输出。“孩子们阅读两个月后,我就尝试着激发他们写句子。但当时能写出的句子很有限,常常只有一两句。而正是这一两句,让他们现在可以写出灵动的文章”。
“阅读是语文老师唯一能带给学生的礼物”
六年级开始,又进行新的创作尝试,进行文言文创作,用文言文写日志、写游记、写小说。
“戊戌二月,吾从师遨游齐鲁。久闻天下第一泉之名而欣然前往。行至趵突,见泉水澈如明镜,其色如青,游鱼水藻宛然可见。其间更有气泡浮上,如玑如珠,连绵不绝。恰逢微雨,涟漪泛起,交相辉映,甚为有趣。泉中锦鲤数条,往来游戏,怡然自得,心乐之。昔唐之赵孟頫诗曰:‘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这是山东游学后,学生们用两天时间写下的研学日记。
文言日记14466字、文言小说31982字、剧本创作52251字……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马文君又为这个毕业班的学生作品重新进行统计——因为每年学生都有新的创作,每个学生也在更新自己的作品。
为何会萌生从一年级就在课堂上让学生们专注于阅读的想法?马文君说,其实这也源于她曾经教过的一个五年级学生,“因为意外,学生腿受伤在家静养。临近期末考试,这孩子竟然考了年级第一,我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这个孩子有一个特点:他十分酷爱读书,并且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我想,这个成绩也许不仅是孩子用功的成果,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读书、会读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