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观察】两岁的院士港,如何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2018-08-18 07:06 作者:孙志文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文/闻道  图/志文 力伟

“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句名言。

道理很简单,技术一旦产生,其价值评估、技术转化、专利许可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高水准的专业人士接续完成。说到底,技术转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如何让技术走出实验室,产生社会效益?先来看一份“成绩单”——

截至2018年7月,已签约引进院士108名,其中外籍院士占比75%,形成了院士构成“三三制”格局。已有16个院士项目投入运营,已有8个项目产出25种产品,实现产值近50亿元。

仅仅两岁的青岛院士港,如此的成绩足以傲人。在这里,一位位院士、一个个团队、一个个项目,让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创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汇聚成了创新型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

帕克院士

直击痛点!政府搭桥“连通”企业家科学家

“和青岛接触的前9个月,我一直说‘NO、NO、NO’。”去年11月初,当帕克院士的项目正式落地院士港后,面对数十家媒体的记者,这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韩国工程翰林院四院院士敞开了心扉。

拒绝的最大原因,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

不过,院士港的诚意和未来的合作前景彻底打动了他。“NO”很快变成了“YES”。

帕克院士没有从商经验,需要为他找到中方合作伙伴。院士港工作人员多方打听,终于在深圳找到一家管理规范、业务对口的上市公司——同益股份,由帕克控股,共同组建了公司。没有生产场地,院士港先后召开17次专题调度会,终于找到一处让他满意的场地,又出资160多万元,将厂房进行了装修改造。

……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研究成果落地开花,在青岛我实现了梦想。”帕克院士说。

据介绍,帕克院士的原位成纤纳米新材料项目,填补了国际该领域材料的空白,计划8年内达到年产50万吨,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

帕克的例子,是院士港招才引凤的一个缩影。而在其背后是理念、平台、机制的创新,解决了企业家、科学家的“痛点”。

尽人皆知,科技成果从研究走向产业需大量资金,个人或单个科研团队往往无法承受。为破解这一难题,财政并不宽裕的李沧区制定了《青岛国际院士港资助服务暂行办法》,根据院士项目的进度和产出情况,给每位全职院士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最高1200万元的生活补助,院士实验楼和人才公寓一应俱全。

正如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所说:“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创新力实现了‘三合一’:科学家不再只是身处实验室做科研、发论文,企业家遇到技术难题也不再求索无门,两者通过政府居间牵线搭桥,实现了无缝对接、精诚合作。”

“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模式之前从未见过,其独特的创意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次来一定好好看一看。”16日,前来参加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的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卢克·塔尔维说。

院士越来越多,项目的“雪球”越滚越大。预计到2018年底,青岛国际院士港将实现30个以上院士项目落地运营,主营业务收入破百亿、税收过十亿。

17日,参加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的院士参观院士港。

成事在人!“妈妈式”服务+铁的纪律 不办事就办人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我已经连续加班一周多,虽然累,但觉得自己干得事特别有意义,值!”16日,在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签到现场,李沧区一位负责接待工作的机关干部说。

最近这两天,院士港团队流行这样一句话:你见过凌晨2点的青岛吗?起因是,为了完成工程进度放弃了休息时间,凌晨两点的工地上还是灯火通明。

院士港能走到今天,招才引智的“狼性”队伍居功至伟。有人为了引进一位院士,跟着对方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辗转数天、行程几千公里;有人为邀请海外院士来青考察,跑到英国,马不停蹄拜访了四个院士……

“光有点子没有路子不行,光有路子没有法子也不行,有了法子没有傻子也不行。”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口中的“傻子”,便是青岛国际院士港这支咬定目标、狠抓落实的队伍。“不换思想就换人、不办事就办人”已经成为院士港团队的工作共识。

院士来了,如何留得下、住得好、待得久?在实践中,院士港人探索出了“妈妈式+互联网”服务的“法宝”。

青岛国际院士港办公室项目负责人表示,李沧区成立了院士港服务管理公司参与园区运营服务,构建“全身心、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从设备保修、保洁服务到礼宾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一应俱全,使院士团队在此没有后顾之忧,可大展拳脚。

“在项目落地方面,每个院士项目分别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有职能优势的区级牵头部门负责人和联络人及院士港综管办工作人员,组建‘四对一’的联络小组,全权负责院士的联络、来访接待,重大活动筹备,院士项目签订协议、开工建设、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等工作。”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宁说。

西拉姆院士研发的防雾霾口罩

虹吸效应!“院士拉院士”局面形成

随着越来越多院士安家院士港,院士港的人才虹吸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院士拉院士”的可喜局面。

比如,首批签约院士、激光权威周寿桓,很快拉来另一位国内权威王立军。随后国内激光界七八个院士中的5个前来加盟,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激光界权威也向院士港抛出橄榄枝。

“青岛国际院士港已经签约了多位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内外院士,不同学科的院士团队聚在一起很容易摩擦出创新的灵感火花。”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说,比如有的院士研究纳米技术,有助于把药物做得更加容易吸收,促进体内分布;我们可以设计多肽药物,使纳米药物技术更加成熟。

两年多来,青岛国际院士港累计签约引进海内外院士达到108名,其中外籍院士81名,落地项目包括纳米新材料、小核酸靶向治疗肿瘤、海水淡化等,有的院士甚至带领4个团队“齐头并进”。

“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西拉姆院士带来了最新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打造出防雾霾、隔尾气、隔沙尘、防潮防雨、透气好、透光好、价格亲民的呼吸健康产品;

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已经种到了迪拜,计划在全球改造1亿亩盐碱地;

侯立安院士团队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水环境、空气环境改善提供社会化服务,全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

倪维斗院士项目以青岛风生海水淡化研究院等板块为基础,通过成套装备销售、核心装备销售和非并网风网互补电力余缺供济等多种盈利模式,可迅速在3至5年内实现20至50亿元的产值和销售收入……

“越往后越快。108个院士,将带来成百上千的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将有望形成千亿、万亿级的产业链。将来,我们希望‘院士企业’遍布李沧区,把旧动能‘换出去’。”王希静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