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中国女留学生西班牙遭辱骂攻击报警无果 该如何维权?

2018-05-06 16:28 来源:中国侨网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事人脸书截图。(美国侨报网援引网络)

中国侨网5月6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据西班牙旅游新闻网(Tournews)5月1日报道,一名来自浙江嘉兴的女留学生在西班牙乘坐地铁时遭到种族歧视,甚至被西班牙少年攻击、拍录像。

这名女生名叫张丹彤(音译:Dantong Zhang),2017年10月到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留学。事发后,她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自己遭遇,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4月29日上午6点10分左右,她从马拉加Fuengirola火车站上车,一群15岁左右的西班牙学生也在车上。他们在车厢中大声唱歌、抽烟、模仿亚洲人说话、并对她进行辱骂。虽然张丹彤并没有理会他们,但突然有人从后排打了她的头。

一开始,张丹彤以为这不是故意的,但她第二次被打时发现有人正在录制视频。在她警告对方停止无效后,他们又重复了至少4次侮辱性动作。

她在脸书上表示,自己已经报警了,但警方表示他们也帮不了什么。因此希望有同车厢的、且认识那几个打人学生的目击者跟她联系。目前已经有的证据是,其中一人就读于马拉加一所私立英语学校。被她拍下照片的男生于当天6点26分在Arroyo de la Miel火车站下车。

其实有关于留学生人在他乡背欺负的案例,侨报网此前报道过很多,无论是这种当面的亦或是背地里在居住地周围涂鸦一些歧视言语、恐吓等行为都令华人十分困扰。

随着“走出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遭遇歧视的案例越来越多,遇袭或者遇难的案件频频发生。媒体梳理发现,去年一年,在美国加州、意大利罗马、新西兰奥克兰等地,都出现了中国留学生遇害或遇袭的案件。

那么,在外留学生如果受到侵害,应该如何维权?如何争取公正、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

美国知名华人律师邓洪表示:

一、留学生应慎重挑选居住地点。在美国,每个区治安环境也不一样,留学生一般对当地环境不熟悉,有时就会陷入危险。当地的家长在子女入学之前,一定会去学校考察,看安全情况如何,考察之后才会确定把自己送过去。

二、向学校、警方、市长施压。遇到这种情景,要发挥自己的政治力量。比如我们当时对警察局表示,如果不尽快破案,我们拿你们警察局没有办法,但我们可以给中国领事馆建议,建议以后对南加大和洛杉矶进行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家长不要把孩子送到洛杉矶上学。

向领事馆求助是海外学子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求助方式,但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借助舆论的力量。

今年2月11日,中国游客在伦敦机场免税店遭遇种族歧视,在VIP贵宾券的获取上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令当事人十分愤怒,并遭到后者曝光。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表示,我理解这是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事情。发生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次涉及到中国和英国,下次可能涉及其他国家。“对于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随后,涉事免税店通过微博、微信各媒体平台向中国民众表达了万分歉意。

中国外交领事保护中心王鹤鸣认为,海外留学生人身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类,一是当地社会治安引发的问题;二是不少留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三是留学生年龄日趋年轻化,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也容易导致自身安全问题。

此外,据搜狐报道,当意外发生后,情绪化地指责外国法律制度,显然是于事无补的,只有理性地理解和运用所在国法律,才能在与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较量中占得先机。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用所在国法律思维来维权。比如,在中国,人们追求司法“绝对”的公正,司法机关与犯罪嫌疑人讨价还价是不被认可的。然而,在西方法律框架内,司法机关为了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公诉方与犯罪嫌疑人达成控辩协议非常普遍。从受害者的角度,当然不希望犯罪嫌疑人减轻刑罚,但是,如何反制犯罪嫌疑人以控辩协议“脱罪”,显然牵涉到更复杂的法律技术。

因此,当华人在海外陷入因安全导致的困境,请求大使馆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不仅可行,而且有可能极大地扭转局面,让司法裁决有利于被害者。

话说回来,俗话讲“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难免遇到类似事件,防患胜于未然才是上道,遇事还是要多忍让,但如果触及到底线,就必须反抗到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