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蛟龙”号计划2020年执行环球航次 南海成必经之地

2018-05-09 07:52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资料图:“蛟龙”号1:1模型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展出。(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蛟龙”号2020年环球航次“必经南海”

【环球时报记者 李若菡】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8日在青岛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虽然具体航次线路尚未最终敲定,但南海这一对中国深海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将成为任务必经之地。

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潜水器预计将于2020年6月开始为期一年的环球航次,将在世界主要海区执行下潜任务,沿途将停靠“一带一路”的主要国家。此次环球航次跨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具体航程尚未最终敲定,丁忠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蛟龙”号环球航次的主要任务包括深海矿区的勘察和深海环境的保护研究,也将包括深海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此次涉及南海的航次计划,除了预计的海底资源试采项目外,也将积极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等国家科技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据悉,2019年3月左右,“蛟龙”号新母船将交付,届时或将同时搭载“蛟龙”号、“海龙”号和“潜龙”号开展协同作业。

丁忠军解释说,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缆控(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号自治(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深海装备体系将助力中国深海探测,以更高效的方式提供更直观、更高质量的数据。丁忠军提到,目前“蛟龙”号在南海的任务计划是进行深海资源试采、勘探和开发工作。近年来,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积极开展海洋探测技术交流和推广活动,推动了区域间深海潜水器技术的交流,也为各国深海探测的技术更新提供了良好互动环境。

中国南海研究院专家陈相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蛟龙”号在南海已执行了多次科研任务,而科学研究也成为我国主张领土权益的重要方式。环球航次也将彰显中国有能力为南海地区的国家提供深海探测服务,从而促进南海地区的科学研究和共同开发。陈相秒提到,目前南海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渔业方面,而矿产资源,比如铜、锰结核等都有待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在目前南海局势区域趋缓的情况下,各国应该抓住时机推动在该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研究。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的全球航次预计沿途停靠“一带一路”的主要国家,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深海研究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丁忠军透露,此次环球航次将使“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享中国在深海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加速他们对深海科学的认识,并将推动各国在载人深潜技术领域的合作和技术交流。

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网站报道,“蛟龙”号自2012年试验性应用以来,先后在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七大海区开展158次成功下潜,充分验证了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而根据相关规划,下一步我国还将继续构建“七龙探海”立体深海探测网络,即在原有“三龙探海”的基础上,增加深海钻探的“深龙”号、深海开发的“鲲龙”号、海洋数据云计算的“云龙”号以及作为立体深海科考支撑平台的“龙宫”,持续、充分地研究、开发海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