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国内> 正文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 2017-10-22 07:31:45 字号:A- A+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天让我们再次认识一下我国的深海蛟龙。

深海潜水器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2012年我国首台自主设计、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了7062米的世界最深下潜记录,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后,第五个拥有深海勘探能力的国家。五年过去了,这个深海“蛟龙”号又有了哪些新变化呢?

十年磨一剑“蛟龙号”世界首次完成超6000米深海仪器回收

2017年6月2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历时138天,蛟龙号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同时标志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中国大洋第38航次科考二三航段前方总指挥邬长斌:我们总共在这个区域下潜10次,其中7次超过了6000米,5次超过了6500米,目前这个记录在深海界是非常不错的。

蛟龙号在这次科考之旅中,首次对西北印度洋进行了海底勘探。第144次下潜成功地在马里亚纳海沟6300米深度,开展了搜寻工作,并回收第122次下潜布放的气密性保压序列采水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时隔一年在6000米深海底对科学仪器的定点搜寻与回收。

邬长斌:我们证明了蛟龙号在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回收打捞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蛟龙号自试验性应用以来,先后在七大海区开展了下潜作业,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为我国科学家在深海大型底栖生物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深入研究南海铁锰成矿作用等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也为后续开展采矿环境影响评价打下了基础。

蛟龙号潜水器的深海之旅,始于五年前海上试验的成功。2012年6月24日,这一天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7000米深海的“蛟龙”号潜水员与相隔几百公里外在太空“翱翔”的天宫一号宇航员,穿越漫漫天际,互致问候。6位中国人实现了中华民族“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夙愿。中国成为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让中国人站上了深海勘探的世界舞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人类利用海洋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1000米以下的深海实际上还是处女地,从科学研究来讲,假如能打开深海的一扇窗,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控制和开发,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向深海进军。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岂南:我们研制蛟龙号是能够进入深海的关键装备,对提高我国对深海战略资源的开发能力,提升我国治理海底治理的话语权。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就是“蛟龙号”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科研任务。中船重工702所徐岂南教授,担任总设计师,年逾古稀的徐岂南带领团队,开启了一条艰难漫长的研发之路,7000米水下深度耐压安全技术,成为了突破重点。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岂南:这么大的一个巨大的水压,相当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十五座左右的这么一个重量。

蛟龙号研发团队,在国外封锁技术,原材料等复杂条件下,通过与国内1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历时10年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攻克了7000米大深度耐压、密封、安全技术,可靠水声通信,深海复杂环境下精细作业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2009年蛟龙号总装试验完成。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2009年8月6日,向阳红09号考察船奔赴南中国海,正式开启了蛟龙号挑战深海极限的艰难征程。

2010年5月,经过了八大技术攻关改造的蛟龙号再赴南海,取得了3000米级海试的成功。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向马里亚纳海进发,执行7000米级载人深潜海试任务。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创造了最大深潜记录7062米。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蛟龙”号在技术上有四大优势,除了下潜深度深以外,还有三个。第一就是它的水声通信系统,研制了国际首例可传输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等信息的潜水器水声通信系统。第二是它精细的地形地貌测绘技术,拍摄图像最高分辨率可达到厘米级。第三就是可以自动驾驶,并且有出色的悬停地位技术,它可以实现海底精准定高,悬停定位。

五年来,在国家深海基地技术运行团队的保障下,蛟龙号在涵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实现了100%安全下潜,充分验证了蛟龙号的性能,在西南印度洋和西北印度洋热液区复杂地形下,蛟龙号在深海海底发现大面积黑烟囱,这些黑烟囱就是海底热泉,原理和火山喷泉类似,喷出来的热水就像黑烟囱一样,这些烟柱则是由喷发出的硫化物堆集而成。蛟龙号对其中一个11米高黑烟囱,在其顶部直径5厘米喷口内,对379.7℃的热液进行取样和连续温度测量。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国家深海基地中心潜航员唐嘉陵:这个对我们操作要求非常高的,而且一般在孔里面保持接近十分钟,让探针不动维持最高的高度。而且一旦失误就可能前五分钟十分钟白费了,全部重新来。

自2013年6月至今,蛟龙号共完成4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在6大海区,开展了101个蛟龙号潜次作业。历时517天,航行87225.5海里,参航人员高达1000人次以上,完成了262站位配套的常规调查海上调查,获得了高质量的珍贵地质与生物样品共计约3860件。

“蛟龙号”计划于2019年前完成大修和技术升级,随后进行业务化运行。“蛟龙号”完成升级改造之后,将沿“一带一路”及全球主要海区进行一次环球科考航次。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蛟龙号”的意义在哪里呢?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是有能力走向深海的,因此在开放深海的初级阶段中国人应该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国家重视深海战略,要研究深海战略,而且我们应该有自相信,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南海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应该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领跑者。

中国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蛟龙号之外,一个个世界领先水平的深水重器,正在接连入水。

2017年5月28日,“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成功通过了全流程水池试验。新的潜水器拥有一颗“中国心”,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超过了90%。在性能方面,深海勇士号比蛟龙号有大幅提升,锂电池替代了原来的银芯电池,电池可用次数从原来的50次增加到500次。设计寿命也从一年变成了现在的五年,但是成本却只有原来的一半。

“蛟龙号”完成超6000米深海回收 再次远甩外国

蛟龙号将中国人带到七千米深海,4500米载人潜水器基本上覆盖了中国主要海域和国际海域资源可开发的深度。而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有了中国深潜器的身影,深海11000米,这是中国人标记的未来。

半小时观察:创造更多翻江倒海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未来国家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科研人员不畏艰险,一次次打破技术瓶颈,创造了像蛟龙号这样的世界领先科技成果。我们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创造更多翻江倒海的奇迹。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