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六年数据显示,重症药疹近三成祸起别嘌醇,专家提醒痛风药别唱醇会引发“超敏反应”致死
6年接诊126例重症药疹患者,其中31入的过敏药物均为“别嘌醇”。8月15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公布的这份最新统计数据,再次为痛风用药敲响了警钟。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周小勇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别嘌醇是临床上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结石最常用的一种药。尽管外包装盒的说明书上明确提示了该药的毒副作用,还写了“严重可导致死亡”,但很多入并没当回事。他提醒,这种药可能会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严重皮肤超敏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求“神医”治肾病 惨变“红皮人”
7月底中央电视台12频道,《急诊24小时》栏目,关注和报道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救治的一位重症药疹患者。引瀑重症药疹的罪魁祸首正是别嘌醇。
60岁的周先生是湖北潜江人,5月初,他的头面部和躯干四肢突然出现大面积的靶形红斑和斑丘疹,当地医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快,皮疹进一步加重,在当地人民医院治疗后,面部肿胀得厉害,医生紧急将他转诊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皮肤科杨静副主任医师清楚地记得,周先生5月9日转诊到科室时,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密布着大量指甲盖大小的红色斑疹。经多位皮肤病专家会诊,周先生被确诊为重症多形性红斑,是药物过敏导致的重症药疹,随时都会危及生命。
杨静仔细追问得知,周先生患有肾功能不全,在武汉同济医院规范治疗一年半,病情一直很稳定。他偶然听邻居提起,在自己老家湖南有个医生治疗肾病很神,他当即驱车前往,开回一种叫别嘌醇的药。吃药二三天后,身上就开始起红点点。打电话给医生,说是身体正在排毒,让他继续吃。
人院后,医生连下三次病危。由于周先生同时还服用了多种不明成分的药物,为了找到元凶,经过相关检查,致敏药“锁定”为别嘌醇。万幸的是,经过半个多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周先生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两周后,周先生康复出院。
老伯自服痛风药 全身像被开水烫
来自河南信阳农村的余老伯却没有这么幸运。
今年3月3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紧急收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患者,全身的皮肤基本全部掉光,裸露
出鲜红色的嫩肉,好像被开水烫过一般,这个患者就是余老伯。医生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这是药物过敏导致的重症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常是九死一生。
最近半年,78岁的余老伯脚时常肿痛,自认为是痛风,跑到药店买治疗痛风的药服用。3月中旬,余老伯的“痛风”再次发作,他到药店买了一瓶6块多钱的别嘌醇。几天后,他全身出现大片状红斑和糜烂,皮肤轻轻一碰,就大块大块往下掉,体无完肤。当地医院治疗了几天无效后,便跨省将他转至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抢救。遗憾的是,老伯最终因严重的继发感染离世。
皮肤病周小勇心痛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发热、皮疹及内脏受累三联征的急性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除了导致全身皮肤发红、大疱、糜烂外,还会合并有高热、败血症以及肝、肾、血液等脏器系统的损伤,死亡率极高。
尿酸偏高没必要服用别嘌醇
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的临床数据显示,药物过敏引发的重症药疹患者目前已占皮肤病重症患者的40%以上。周小勇向记者透露,临床有四类药最易导致重症药疹,其中一类就是别嘌醇。
近日,医院皮肤科对2012年6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接诊的重症药疹进行了归类统计和病情分析。数据显示:6年来接诊重症药疹患者126人,其中31人是别嘌醇引发,差不多三成。
“门诊中有些人一看到血尿酸水平高,担心发展为痛风,赶紧跑去买别嘌醇来降尿酸,这是非常危险的。”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教授黄安斌说,别嘌醇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非常便宜。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容易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
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而嘌呤主要存在于高蛋白食物之中。当尿酸在体内不断蓄积,机体来不及代谢时,痛风就随之而来。现代人偏爱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多了就会引起尿酸增高。别嘌醇片的作用机理就是抑制尿酸产生。研究发现,在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中,“生成增加”仅占10%,“排泄障碍”占90%。要降尿酸,关键还是要促尿酸排泄。黄安斌表示,尿酸超标50%以内,完全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改变生活方式来降尿酸。如果通过饮食和生活干预,尿酸仍降不下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促尿酸排泄的药,切不可自己随意买药吃。
用别嘌醇前最好做个基因检测
“重症药疹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也就是说,服用同一种药物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周小勇建议,在服用别嘌醇前可到医院做易感基因检测,评估服用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风险程度。提前发现药物过敏的可能,减少重症药疹的发生。
武汉同济医院临床药师张杨博士曾做过一项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研究。她说,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的患者,使用别嘌醇后过敏的风险为正常人的80-97倍,而汉族人HLA-B*5801携带率为8.8%-10.9%。也就是说,一成左右的汉族人要特别远离别嘌醇。
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个体化实验室药师林奕凯介绍,目前“别嘌醇药物基因检测”已在多个学术组织进行推荐。美国风湿药物学会痛风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国汉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前应做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中华医学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专家共识也建议,在使用别嘌醇前进行基因检测。
林奕凯告诉记者,他们实验室从2015年5月起开始进行别嘌醇基因检测,截至目前共检测了1000多例患者,约12%的受检者检测出携带HLA-B*5801。对于这类病人,临床医师是绝对不会让他使用别嘌醇的。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林能兴副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碰到三五例重症药疹的病患,为此花费二三十万的病患不在少数。
周小勇指出,常用药除了别嘌醇外,还有三类药物也有引起严重药物超敏反应的风险:抗生素如磺胺类、青霉素类、沙星类等;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钠等;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拉莫三嗪、苯妥英钠等。他提醒,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多种药物合用等不合理用药,也是引发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市民在用药前一定要详细告知过敏史,同时仔细研读药物说明书。
吃药后皮肤痒
身上起疹要警惕
每一个入在服用任何一种药物时,其实都面临着过敏的风险。林奖凯说,药物过敏有潜伏期,一般在4天到28天,超敏的入可能用药几个小时就会出现。有些药物致敏潜伏期很长,服药1-2个月后才出现皮疹。他提醒,吃药后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发生过敏反应后会有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三大症状。
皮疹、瘙痒、高烧:皮疹是绝大多数药物最为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时间不同,出现皮疹的时间也会有不同。一旦身上起红点点、起疹子、皮肤瘙痒发红、发烧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看医生,并向接诊医生讲清楚最近用过哪些药,这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呼吸急促、气短、血压下降、晕厥:这类过敏反应症状,大多在青霉素等输液药物注射数分钟后出现,一旦出现,必须马上抢救。
嘴、舌、面部红肿发麻: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如普利类的降压药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过敏反应。一般来说,不太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停药后很快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