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强海监飞机B-5002入列 航程覆盖南海全部空域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 2017-06-28 08:56:27 字号:A- A+

    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6月19日,在新落成的海南博鳌机场,举行了国家海洋局首架中远程海上巡逻机“中国海监B-5002”入列仪式。包括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在内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有关部门和单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琼海市政府、陵水县政府、军、民航空中管制部门等单位和部门领导以及代表出席了入列仪式。该机是目前中国海监飞机中体型最大、航速最快、航程最远的飞机,最大航程约2450公里,理论上可覆盖我国南海全部空域。

    “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后,将承担南海区的海洋行政执法、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岛开发利用、海洋权益维护等多项目的航空监视监测任务,以及海洋科研和海上搜救等社会公益飞行项目。新锐公务飞机的入列,将有效扩大南海我国管辖海域航空执法覆盖范围,提升海洋执法水平,对南海航空执法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强海监飞机B-5002入列 航程覆盖南海全部空域

中国海监B-5002

    这架新服役南海分局的海监飞机,是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在国产“新舟60”支线客机基础上改建的特种飞机,飞机翼展近30米,历时3年完成建造,机上搭载遥感、监测、通讯、搜救定位等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B-5002”飞机入列前,中国海监执行海上巡逻任务使用的固定翼飞机均为运-12,因为执行巡航钓鱼岛维权任务等而备受日媒等的关注。“中国海监B-5002”飞机入列后,南海分局的海监飞机数量达到9架。之所以配备南海分局,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海监空中力量不足以覆盖整个南海空域。“B-5002”的入列,对于中国海监综合能力的提升无疑加快了步伐,具有历史意义。

    日本海洋力量不容小觑

    由于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与日本等邻国不同,承担空中巡逻和执行任务的飞机机种和数量亦大不相同。成立于1948年的日本海上保安厅是以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为主要任务的海上执法机构,经过将近70年的运作,配备执行空中巡逻以及救援任务的力量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实用性较强。

    日本海上保安厅目前拥有13种飞机,共计74架,其中固定翼飞机29架、各型直升机46架。尽管日本海上保安厅配备如此多的固定翼、螺旋桨以及直升机,却依然无法满足该厅所承担任务的需要。大范围海域上空的巡逻,还是要依赖于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形成军警信息共享机制。

最强海监飞机B-5002入列 航程覆盖南海全部空域

P3-C反潜巡逻机

    P3-C反潜巡逻机最大平飞速度761公里/小时,经济巡航速度608公里/小时,低空巡逻速度381公里/小时,实用升限8625米,活动半径3835公里,最长空中滞留长达17小时。P-3C型反潜巡逻机可载10名乘员,在驾驶舱后的主舱前后有视野为180度的半球形观察窗,主舱内包括有5人战术隔舱和乘员休息舱。该型机的主要机载设备有:探测设备有磁异探测器、雷达、声呐、照相设备。整个系统以ASQ-114通用计算机为核心,它与AYA-8数据处理设备及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一起可快速分析和利用电、磁和声学数据。该机翼下有10个外挂点,能携带的反潜武器有:水雷、火箭、炸弹、深水炸弹、核深水炸弹、鱼雷、照明弹、声呐浮标、 AIM-9L空对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

    国产反潜巡逻机已服役

    不过,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已经服役,它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上的空白。该机型对常规潜艇的反潜能力较强,可搭载超过10名乘员,包括驾驶员、雷达员、声呐员、搜潜员,以及技术分析、声呐吊放、武器操纵等人员,形成集侦察、分析、攻击于一身的反潜体系。“高新6号”的平台虽由“运8”改装,但相当优秀。它原本是为高技术预警机“空警200”,也就是“高新5号”而设计。现代化的大型反潜巡逻机是集高技术于一身的产品,世界上只有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美国这5个国家能制造。

最强海监飞机B-5002入列 航程覆盖南海全部空域

“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

    “高新6号”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能制造大型反潜巡逻机的第6个国家。它的缺陷是在航程方面,与美国P-8反潜巡逻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今后,中国海监大范围空中巡逻任务,是否如同日本一样委托军方,或与军方联手合作形成与军队信息共享机制不得而知,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看,军民融合也同样适用于空中巡逻。(作者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海洋大学教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