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问题导向,化劣势为优势,力促“墙外开花墙内香”
众所周知,青岛一直被称为海洋科研城,而不是一个海洋产业城,主要原因就是我们85%的海洋人才从事的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率不足5%,特别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存在明显劣势。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联合清华大学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在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共同组建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工科实力是非常强的,连续五年被US.NEWS评为工科世界第一。但清华大学本身没有海洋学院,而青岛的海洋基础科研实力非常强,所以我们跟清华大学合作,既能够为清华大学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和基础理论支撑,有助于清华大学利用陆地空天技术下海,同时也能快速地补齐我们海洋工程领域研究的短板,化劣势为优势,为我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前期,我们与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团队进行了多次对接,市里面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我局牵头成立了推进专班,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个事加快往前推进,争取尽快落地。
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我市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我们可供转化的成果也不是很多。为此,我们主动与国内顶尖药科大学对接,局领导带队到南京与中国药科大学洽谈合作,并就在青岛建设成果转化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将在青岛建设临床评估转化中心等四个平台。另外,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沈阳药科大学也有意向在青设立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北大药学院也在对接洽谈中。这些高校研究院落地后,将把药物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放到青岛,将促进国内更多的药物临床研究成果在青岛集聚转化,实现“墙外开花墙内香”,青岛将成为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国内重要的离岸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
二、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深入开展海洋领域招商引资
清宪书记多次强调,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清宪书记提出的“两年引进3个过200亿海洋大项目”的目标,瞄准弱势产业、明确攻坚路径、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出台了《青岛市海洋领域招商引资攻坚方案》,梳理了10条海洋领域重点产业链条,并组建招商引资攻坚突击队,大力引进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涉海大项目。目前看,今年全市海洋领域招商引资成果比较丰硕,1—11月新签约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达到了2097亿元,其中200亿元以上项目就有3个,总投资额、项目数较2019年全年分别增长34%、7.7%。
我们按照市场化、平台化招商的思路,与上海宝茂投资集团、戴德梁行、中国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等专业化、平台型招商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聘请上海宝茂投资集团负责人担任局招商投资顾问,借力招大引强、提升招引成效。在上海宝茂投资集团的牵线搭桥下,我局多次赴上海、广州等地与项目方洽谈合作。
比如,12月24日,我们与新加坡TUFF海工、上海宝茂投资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全球领先的海工企业新加坡TUFF海工将注册过亿美元,在青岛成立国内唯一的子公司—“TUFF中国”,打造该集团全球设计、采购、制造基地,未来将为我市带来千亿级产值的规模。为加快项目落地,目前我局正协同上海宝茂投资集团谋划设立“青岛市海洋新兴产业基金”,专门用于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后,将为“TUFF-中国”提供投资支持,以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另外,广州海工等项目也慕青岛资本之名计划落户青岛,以此形成“资本链接项目、项目增值资本”正向滚动的资本运作格局。
三、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提升深海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深海蕴藏储量巨大的多金属结核、结壳、硫化物、稀土等资源,仅多金属结核的储量估算有3万亿吨,价值超过4000万亿元。截至2019年3月,国际海底管理局已批准了相关国家的近30个矿区,我国有5个。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将实现深海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采。据了解,我们国家有关部委正在研究启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就深海开发而言,青岛具备参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良好基础和先发优势。在科研领域,我市集聚了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科研机构,并且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在制造领域,我市拥有中船、中海油等一流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具备承接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基础。为进一步抢占发展先机,我们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的支持,计划协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中船、中海油、五矿集团等央企,在青岛共同组建中国深远海开发和深海水下装备研究机构,开展深远海技术装备研发,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深远海开发技术自主可控。
同时,我们积极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对接,计划在青岛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开展深海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深海微生物采集、保存、研发和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加快提高我们深海基因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能力。
四、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积极主动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市的水产企业大规模面临滞销难题,我们及时出台了十二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我们还主动对接“一亩田”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平台,通过举办线上渔博会和局长直播带货等形式,帮助水产企业共渡滞销难关。
在企业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多个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存在销售难题,我局立即对接百洋医药集团,充分发挥其覆盖全国30多个省、1.2万家大中型医院、30万家药店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优势,通过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支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与百洋医药集团深度对接,从而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共享。前不久,在我局和产业联盟的积极推动下,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博智汇力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品与技术质的飞跃。青岛啤酒集团积极与联盟内企业开展合作,协同管华诗院士领衔的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明月海藻集团,共同研发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海洋大健康饮品——王子海藻苏打水,填补了海洋大健康饮品的市场空白,预计2020年销量将达到一万吨,销售额8千万左右。
在青岛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大势下,我们抢抓机遇,组织明月海藻、聚大洋等8家单位分别与海尔卡奥斯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工业互联网为海洋产业赋能,目前蔚蓝生物新建厂区与卡奥斯合作开展智慧园区和智能化产线规划,明月海藻新生产线规划、聚大洋生产数据采集和设备改造优化等项目都在有序推进中。
五、引导金融活水助力海洋经济,积极开展蓝色金融创新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的海洋金融服务体系也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海洋金融服务,发展海洋特色专营机构,加速海洋金融产品创新,浦发银行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兴业银行海洋产业金融中心等专营机构相继成立。各机构加大研发力度,创设“有特色、接地气”的金融产品,浦发银行青岛分行推出海洋科技信用贷、海洋专利权质押贷等 9大类海洋融资产品;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青岛水务集团成功发行规模3亿元的境内首单蓝色债券,在债券募集资金支持下,百发海水淡化厂将形成20万立方米/日的淡水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此外,青岛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筹备在境外发行蓝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省内符合标准的涉海项目。
我市在蓝色金融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十三五”期间,国家面临着政策精细化程度不高、标准不够完善、保险服务缺乏等问题。为此,我局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联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筹备在青岛设立蓝色金融研究院(青岛),深入开展蓝色金融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研究,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海洋管理机制,破解涉海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以可持续理念指导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力争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海洋金融创新策源地和实践基地,为国家海洋金融创新提供样板经验。
六、高点谋划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青岛海洋产业小而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按照“领军企业+优势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模式,围绕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国信海洋经济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中鲁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和配套渔港、海洋科技谷等重大项目,谋划推动建设了一批千亿级、百亿级的海洋产业聚集区。
比如,我们充分发挥市委海洋委顶格协调作用,全力推进总投资330亿元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鲁明副书记、庆国副市长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调度项目推进中的难题,我们按照会议要求梳理分解问题清单,协同各责任单位逐项解决销号,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一项目打造产值过双千亿的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产业集聚区。
比如,今年我们引进中鲁远洋集团,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打造中鲁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和配套渔港项目,在前期沟通对接下,目前已形成初步建设方案,未来将在胶州打造金枪鱼及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集聚区。
再如,我们以即墨区蓝谷药业公司投资43亿元建设的海洋科技谷项目为依托,联合区域内瑞利生物医药、科伦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项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未来在青研发中心也将落在这个区域,形成总投资超过300亿、产值过千亿的海洋生物医药及中药材贸易产业集聚区。
这些集聚区未来将以领军企业、重点项目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供应链资源集聚,形成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助推我市海洋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七、坚持守海有责、谋海为民,全力打好浒苔处置、伏季休渔、水产品质量安全“三场战役”
2020年的浒苔大军,比以往来得还要早了一些。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治理工作一共持续了41天。整体来说,今年的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浒苔总量有所减少。我们每年的浒苔,主要来源之一是苏北紫菜养殖。治标先治本,源头控制不住,后期的处置工作就会陷入被动。所以我们积极对上汇报沟通,争取自然资源部统筹,协调江苏省开展浒苔灾害早期防控,吹响浒苔治理“集结号”。从今年情况看,总量有所减少,源头治理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二是治理方式有所创新。我们将防线前移,主动出击,力争将浒苔拦截打捞于主航道以外。市区一线海上打捞浒苔是岸上清理量的近30倍,有效消除了浒苔上岸后在海滩、礁石上的清理困难,减轻了生态环境和城市运行压力。三是科学利用有所突破。今年海上打捞的浒苔可以实现100%利用,用来生产饲料、多糖及相关产品,产值达到3000万元。与之对比,今年的浒苔整体处置费用较上年减少了6000多万元。这一来一往,经济账比较可观。
就伏季休渔工作而言,青岛是海洋渔业大市,渔船、渔港、渔民多,点多线长,管理起来确实有难度,尤其是执法工作像“打游击”,执法效果备受诟病。今年,我们在往年加大巡查力度的基础上,实行有奖举报,发动群众的力量弥补信息来源上的不足;采取与省支队、海警联合执法、执法全程记录等措施,来强化执法力量,丰富执法手段。今年我们共查获伏休违规渔船380多艘,没收涉渔“三无”船舶100余艘,圆满完成了专项执法行动,山东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典型报道。
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也是我们重点抓的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建了专班队伍,创新实行管理、监测、执法一体化监管体制,尤其探索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最终期待达到的效果,是大家吃的每一批次水产品,都能追本溯源,查到在哪片水域养的、哪个企业或哪位渔民养殖或者捕捞的。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全年检测产地水产品和水质环境频次均创历年最高,全市水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5%(高于农产品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