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德州潘庄灌区武庄渡槽,滚滚黄河水通过引黄渡槽流向远方,而渡槽下,碧绿的徒骇河水静静流淌。这样一座独特的“水立交”,让黄色与绿色紧紧相握,塑造出“河上有河”的奇观,也成为“两河牵手”工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2023年,德州市抢抓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正式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即“两河牵手”工程。近日,“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德州,实地采访报道德州市政协深入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助力助推“两河牵手”工程的履职故事。
河与河相牵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黄河水立交渡槽文化公园。”临近午时,在武庄渡槽旁,禹城市交投集团公司董事赵雁飞向记者们介绍,“大家面前的这座渡槽,净宽18米,长180米,设计流量120立方米/秒,横断面面积和流量均为山东省最大。”
9月4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德州市采访。图为禹城市黄河水立交渡槽文化公园现场。
当天,采访团一行从齐河县的黄河岸边出发,一路北上,行至武庄渡槽,但见河与河十字交汇,对于“两河牵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赵雁飞说,武庄渡槽始建于1971年,是“两河牵手”工程的重要枢纽,黄河水正是流经这座渡槽,才最终实现了与大运河的“牵手”。
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黄河和大运河在德州就已实现水系相连,但长期以来,两河的保护利用程度却并不相同。
为了加强对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利用,早在2002年,市政协便组织对漳卫南运河污水治理情况开展视察,此后的2006年至2017年,又围绕大运河通航、保护与申遗等主题开展了10次视察,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全国政协、省政协相关调研协商提供了翔实数据。
2017年,市政协围绕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协商,2018年又围绕大运河德州段通水复航重大课题进行调研协商。
“应该说,这些年,大运河的保护利用一直是市政协协商议政的重点,也是委员们关心关注的热点。2017年以来,市政协共办理关于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委员提案30件。”市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李志辉说,如刘庆同等5名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强化大运河节点规划、统筹沿线一体化建设;还有委员就加强大运河水环境的治理、还原历史古河的原真性风貌等建言献策。
市政协的履职成果,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也为最终实现“两河牵手”打牢了基础。
“‘两河牵手’工程北起大运河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至黄河齐河潘庄引黄闸,通过潘庄引黄总干渠、马颊河、沙杨河、减河全线连通黄河、大运河,贯穿德州市域南北,总长度130公里。”市自然资源局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建设指挥部负责人高永文向记者们介绍,截至2023年底,130公里路网全线贯通,万亩廊道植树全面完成。
从“水通”到“路通”,“两河牵手”工程初步搭起框架。如今,两河连通廊道沿线,风景旖旎,鸟语花香,更有步道、景观小品点缀其间,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铺展在人们眼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脉与脉相融
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两河牵手”工程起笔在水,落笔在人,行笔则突出一个“文”字。
“为打造‘两河文化’集中展示地,我们每个水利工程的规划方案中都要融入文化元素。”市政协委员,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马兆会在座谈交流时说。
210米的小王庄桥坐落在马颊河上,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从去年3月份开始设计,开了十几次会研究方案,中间几易其稿,最终于去年7月才定稿,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德州文化特色。”马兆会说。
图为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
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看来,“两河牵手”不是简单地连通两条大河,而是黄河塑造的传统农耕文化与运河塑造的传统商贸文化的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文化‘两创’,更好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他说。
实际上,对于“两河文化”特别是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市政协始终在关注、支持、推动。
2019年,民革德州市总支部就挖掘和保护大运河文化遗存“德州窑”址提出提案。相关部门结合提案办理,勘探确定了“德州窑”址的保护范围,建立了“德州窑红绿彩”陶瓷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明显加强。
2022年,市政协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情况开展民主监督,进行民主评议,提出了全链条打造德州运河文化名片等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市文旅局、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办理张彦才、王德胜等委员的提案,集中力量规划了覆盖全域、连通周边的6条文化旅游体验廊道,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深入调研、建言助力的同时,市政协还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文化内涵。“2007年,我们就征集编印了《运河名城》丛书资料,共计5万多字。”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郭付军介绍,2017年编印了《记忆大运河》《德州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名镇·四女寺》等作品,2021年启动“德州运河文化三部曲”创作编印工作,2023年全部完成,为大运河开发利用保存了基本文化资料。
王德胜表示,围绕“两河牵手”工程,市县两级政协和广大委员在历史文脉挖掘和重塑中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源出同流、遗产共生、空间交叠。”市政协委员,德城区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玉林说,“我们一方面组织文物资源普查,聘请专家挖掘11个村庄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推进‘两河牵手’工程重点项目。”
在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现场,记者们看到,文博建筑群已初具规模。据了解,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50%,主馆力争2025年初建成投用。目前,一条集文旅风景观光、历史文化展示、乡村振兴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廊道将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形成了“水上游、岸上行”的文旅休闲新场景。
“我们将‘两河牵手’工程融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功举办了‘两河牵手’户外嘉年华活动,共计3万人参加,12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形成了文化气息浓厚、文娱消费活跃、文创产业兴旺的喜人格局。”市政协委员、平原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郑则浩说。
心与心相通
对于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委员们一直牵挂于心、落实于行。座谈交流时,大家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助力“两河牵手”、助推文化“两创”的体会和建议。
“我精心组织参与了‘说说俺们的村史’‘寻美德州’以及‘两河牵手网红走单骑’等一系列网络话题传播。”市政协委员、山东匠派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大德网融媒体中心主编郑泽龙说,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创作并发布了上百条富有文化底蕴的短视频,同时成功引领了上百人次的网络大V参与话题讨论。令他振奋的是,这些话题在全网的传播量已接近亿次,极大促进了公众对德州文化的深入了解与广泛关注。
德城区政协委员、德州朔之乡文化产业中心总监石万照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公益活动,还通过在线视频为国外大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课程。“近五年来,先后走进49所学校,60多个社区、单位,十几家养老院,公益授课170多场次,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绵薄之力。”她说。
德城区政协委员刘宇是德州窑红绿彩非遗传承人。“依托红绿彩博物馆和研学馆,今年已接待美国、越南、泰国、斯里兰卡等国青年、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省内外中学生等近万名,通过参观、体验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德州文化。”她说。
作为政协委员,刘宇提交了《关于传承弘扬德州窑红绿彩文化,推进魅力德城建设》的提案,积极参与“运河文华·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团结带动界别群众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
据了解,“运河文华·界别同心汇”共联系市、区两级政协委员15人,以主城区街心公园“繁露园”为载体、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界别群众为受众,广泛开展聚识活动。
“我们在公园多处醒目位置设置了建言建议互动二维码,界别群众和周边居民可以随时扫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市政协委员、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运河文华·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刘永涛表示,通过提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凝聚起推动“两河牵手”工程的共识与合力。
“两河牵手”,既是水网的连通、路网的连通,更是文化的连通、民心的连通。马兆会对记者说,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前期方案论证过程中会切实考虑群众需求,哪里需要建桥,哪里需要修路,都会征求百姓意见。
9月4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德州市采访。图为平原县“网红桥”明月廊桥。
在西高寨村潘庄引黄总干渠新溢流堰上,矗立着一座仿清代歇山、悬山组合的明月廊桥。记者们在桥上看到,午后,不少周边居民在此乘凉休闲,谈起这座桥,大家都交口称赞,称其为“幸福桥”。
平原县水利局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吴卫说,“这座廊桥是‘两河牵手’工程景观廊道的一部分,不仅解决了两岸通行问题,更体现了德州文化特色,受到不少年轻人喜爱,成为新晋的‘网红桥’。”
游客心中的“网红桥”,百姓口中的“幸福桥”,标注了“两河牵手”工程的美好愿景,也寄托着政协和委员的共同期望。“‘两河牵手’惠生态,政协委员齐助力。深入调研献良策,共护两河展新姿。”郑泽龙如是说。(本报记者 刘伟 摄影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