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知名纪实文学作家高洪雷笔下“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青岛,群贤毕至,纵论华章,《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作品研讨会在此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等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导杨庆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导丁晓原,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作协主席铁流等专家出席研讨会。
三年多史料收集考证、实地采风、人物访谈,涉及50多个国家,触摸季风、洋流、港口、船舶、航线、风土、贸易、外交等诸多专业领域,锚定15个重要地标,近日,高洪雷以东方视角书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作《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20年,高洪雷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一书出版,以沿途15座城市为结点,细数陆上丝绸之路在城市兴衰、贸易沟通、思想沟通、文明交往融合等方面的作用。此后,便马不停蹄构思策划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纪实文学。
海上丝绸之路没有固定的东方起点,有说是泉州,有说是徐闻与合浦,有说是广州。仅就山东来说,也有登州(今蓬莱)和琅邪(今青岛)之说。而这两地,被高洪雷分别作为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谈到选择青岛,高洪雷说,“不只是爱乡情切,更有深厚的历史支撑和现实考量”。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在琅邪台湾建立了中国五大古港之一的琅邪港,从而拉开了青岛成为东方海上丝路枢纽的序幕。”高洪雷在书中回顾了青岛的历史变迁,“它作为东方大港的第二次辉煌是北宋时期,当时朝廷在此设立了北方唯一的海关——板桥镇市舶司,使之成为中国与高丽贸易的唯一港口。它的第三次辉煌是与屈辱相伴的,清末,德国看中了此地最大的海湾——胶州湾,并将其变成了德国租借地,定名青岛……”
从青岛出发,高洪雷以笔墨探访扬州、太仓、宁波、泉州、广州、徐闻与合浦、巴士拉,占城(今越南南部地区)、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红海等海上丝路重要地标,力图还原那条危险与鲜花并存、掠夺与贡献俱在、野蛮与文明共生的海上丝绸之路,并串联起一系列人物故事。
会议现场,与会专家围绕历史逻辑与文学维度的共构、写作的意义与价值、主题建构与叙事方式分析、阅读感受与未来畅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发言,从不同视角对《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这部作品进行了点评和肯定。专家们认为,该书在此前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对丝绸之路历史的理解,着眼于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关注丝路沿途国家或地区的兴衰变化,带读者领略从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的文明余晖。正如高洪雷曾经将目光投向我国少数民族写成《另一半中国史》,这部作品将目光投向世界史叙述较少涉及的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国家,堪称“另一半世界史”。
专家研讨之后,高洪雷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缘起和成书过程。
会场坐而论道,现场触摸历史。研讨会后,与会人员还将参观上合组织展馆和宋代板桥镇市舶司,感受浓厚的丝路文化氛围,共同品味琅琊古港的历史变迁。高洪雷介绍,板桥镇港在宋代成为继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之后的第五个国家对外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北线起点……青岛历史底蕴如此深厚,让他写海上丝路只能从这里着手。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