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好客之礼 好品之韵 好人之魂

2025-03-03 09:02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的第一要务。文旅消费是重要的内需增量,当下各地纷纷打造特色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打卡,文旅作为一项可选消费,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必选项。

景点开门纳客背后比的是文旅现代化产业化运营,热情的山东人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山东在全国率先打响“好客山东”的旅游形象品牌;2008年,正式推出“好客山东”标识,开创全国区域文旅资源整合和品牌化运营先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山东省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左右。比照2024年8月山东省印发的《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目标,到2027年,山东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

在关键核心指标上,山东旅游已经提前完成或接近完成任务。

“好客山东”这项传统古已有之。春秋时期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千年咏叹,堪称山东最早的文旅广告。广告做得好,不如口碑好。“好客山东”口碑的形成,得益于两个“精”字。

一是精心谋划。山东省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15万平方公里、5处世界遗产、812家博物馆、1228处A级景区。面积广、景点多的挑战在于个体精彩但容易缺失整体印象。“好客山东”作为全域旅游整体品牌推出,从一开始就彰显出山东对区域旅游资源整体谋划整合的长远思路。

山东旅游景点的精彩自不必多言,更为精彩的是为“好客山东”保驾护航的好机制。山东省将“好客山东”品牌的使用、推广与宣传以立法形式正式纳入地方法规,填补地方旅游条例空白。培育山东文旅集团等一批综合性骨干龙头企业,以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为支点,凝心聚力形成文旅产业集群,提升文旅资源价值转化效率。设立"旅游诚信基金"有投诉先赔付,政府信用为旅游口碑背书。

二是精细管理。文旅消费需求侧讲究的是个性,供给侧的重点则是制订共性的标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一件小事都可能关系一地旅游的成败,服务标准化至关重要。山东成立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全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指南》。发布《旅游景区物业服务规范》,填补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景区物业标准空白。

有了服务标准化的“千篇一律”,才有了享誉海内外的“万千精彩”。从"黄河大集"的烟火到"千里山海"的诗情,从"国秀·琅琊"的史诗回声到“尼山圣境”的千古对话,山东切中"好客"二字的根本重构文旅格局,千万从业者则将儒家传统的"温良恭俭让"化作服务细则的生动实践。

与“好客山东”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好品山东”。山东省培育特色产品、升级高端智造,精心谋划、精细管理同样贯穿其中。出台《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结合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建立完善“好品山东”品牌标准体系。坚持梯次培育,创建以“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库为基础、以“好品山东”品牌为主体、以国际品牌为引领的“金字塔型”品牌培育遴选体系,将各部门产生的22大类3.2万个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库管理。2022年以来先后推出三批427个“好品山东”品牌,其中既有烟台苹果、日照绿茶、金乡大蒜、平阴玫瑰等山东特色农产品,也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时速600km的高速磁浮列车、“耕海一号”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等大国重器。

在这份"好品山东"清单里,不乏千年农耕文明的匠心传承,更跃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脉搏。这其实就是山东人的真实写照——在质朴厚道的外表下,血脉中从不缺少对未来的孜孜以求。"好客”“好品"传承的是先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指引,“好”所诠释的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时代新意。正是这份流淌在血脉中的"好人基因",让"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地标,指向"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时代华章。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