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天气乍暖还寒,“春捂”怎么捂才正确?

2025-03-18 17:46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北方的三月天多变,前一秒灿烂暖阳,下一秒料峭微寒。气温忽上忽下,“春捂”记得安排上。如何“春捂”?捂多久?需要注意什么?小伙伴们,一起来看↓

“春捂”是什么?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适当地捂一点。尤其是小孩子的抵抗力较低,初春急着减少衣物,很容易着凉生病。

春天不“捂”,疾病找上门

1.寒气侵袭,感染疾病

2.内分泌失调,免疫异常

3.关节疼痛加重

什么时候“捂”?

捂的最佳时机为冷空到来之前24-48小时,所以大家要时刻关注天气信息。

“春捂”要捂哪儿?

1.头部

戴帽子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迎风直吹。

2.腹部

少穿低腰裤、露脐装。

平时可用掌心对着肚脐,双手用力揉腹,帮助气血运行。

3.腿部

不露脚踝,这个时节不穿短裙。

4.脚部

睡前用42℃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暖遍全身。

2招告诉你“捂”多久?

15天

一般情况下,入春后最短也要捂15天左右,否则过早脱掉厚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容易在冷热气温变化中,引发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15℃

15℃是一个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要继续捂;当气温高于15℃时,可以考虑减一点衣服。如果气温15℃以上的天气持续7天以上,可以考虑结束春捂。

“春捂”需注意?

春捂的重点在人体下半部,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

春捂不是让人穿更多的衣服,也不是非要捂出汗,捂出汗反而会损伤身体。

春捂也要锻炼

春捂只是被动防御。要想防疾健身,还必须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

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除了春捂有度与药食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