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港相册 朱静霞:从大学美女教师到桥吊灵魂师

来源:-- 2012-06-20 17:26:59 字号:TT

 

    2002年,朱静霞刚进青岛港,与女同事合影

    2003年,朱静霞与同事合影

    2005年,朱静霞与同事合影

    冬之雪:

    “不修边幅的女孩,你都成了农民工了”

    青岛港显然不是避风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大学校园不可同日而语。   

青岛港8点钟上班,准军事化管理,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家在青岛的她要准时赶到,每天必须5点半

起床,坐公交、乘轮渡、换公交……

而由于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她又是技术骨干,中层管理,每天晚上8-9点钟下班很正常。

踏着青岛的月色出发,迎着黄岛的朝阳上班。这是她的惯常作息时间。到了冬天,那就是“两头黑”。

奶奶对她的这种作息很是觉得奇怪:“我怎么感觉你跟在上海上班似的?”静霞的姑姑住在无锡,在上海工作。从无锡到上海,车程两个多小时。朱静霞差不多也是这样。

 

“在40多米高的楼顶,真担心大风把我吹下去”

刚进青岛港,第一课学到的是艰辛和付出。

“记得刚走进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时,我的集装箱知识为零。我不知道桥吊、轮胎吊、重叉是什么,能干什么,对于进出口流程和单证流转更是像听天书一样。”朱静霞走下大学讲台,成了青岛港的一名“初级菜鸟生”。

    “一次大风天气无线系统出现故障,影响了现场作业。当我爬上冷库40多米高楼顶维修无线基站,我被寒冷的大风吹得站都站不住,浑身哆嗦。”从讲台到天台,朱静霞这样讲述来到青岛港的工作落差,“我半蹲着在楼顶行走50多米,走到楼顶边缘的基站,排除了故障,当时真担心大风把我吹下去。”

    2009年加班加点赶全自动闸口项目时,成天不修边幅,有位公司老总对她说: 你都成了农民工了。   

她说,当时最担心的是,“半路出家”来到青岛港,又是外地人,是否会受到排挤和歧视,但很快发现担心是多余的。青岛港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友好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公司为她提供了对内和对外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快,她和全国的集装箱码头建立了联系,也有机会经常到其他码头参观和学习。

2002年在宁波码头参观

    2005年,青岛港的信息化革命已经初显成效

具有120年历史、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联通,吞吐量居世界第七的国家特大型港口——青岛港,以无限恢宏的气势展现在她的面前,这儿是她崭新的舞台。她将在这里蝶变、起舞、腾飞,用不断地拓展与创造,写下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