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海草整齐排列着,组成灰褐色的屋顶,而在另一侧,大片的旧石块堆里,工作人员正按照图纸,仔细地复建着墙体。昨日,在位于开发区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学校实训技术馆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复建的正是极具黄岛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却面临拆迁的命运,我们学校知道后,决定把其中6座运回来保留,也算是为家乡文化做点贡献。 ”
分解后搬进校园
听说黄岛区薛家岛街道辛岛村的部分居民区要拆迁,而夹杂其中的几座古朴海草房最“年长”的近“200岁”后,本着文化保护的理念,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跟区政府和开发商协商,准备将部分海草房搬迁进校园来,作为学生实训基地。
顺利取得了6座海草房的“收留证”,如何搬运却成了整个学校的难题。“原来我们想把屋顶一层层揭下来,但因为时间太久风吹日晒,这些海草全部都板结了。”张老师说,为了不让经历了无数风霜的海草顶在自己的手下“受伤”,学校专门发动了艺术学院、旅游学院多个学院的力量,一次次去现场实地考察,最后终于想出了“分解再组装”的方法。
对于金贵的海草屋顶,学校从社会上找来专业搬运队,八九个技术人员同时上阵,用了几天的时间,将数百根一米长的铁管搭成内部三角架,先把整个屋顶“撑起来”。然后用大吊车把铁家伙撑起的屋顶吊起,放到十几米长的大货车上。运抵校园后,再用吊车卸下,放置到划定好的位置。之后,再把房屋下半部分的石头编号,拆除后再运回来。用这样的方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把6座海草房,一个个搬到了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