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可以进入公司官网获取增值服务
工作人员在进行封面设计
>>>>>> 【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专题
>>>>>> 走进世纪金榜之一:高中老师下海成就全国最大教辅企业 年产值20亿
>>>>>> 走进世纪金榜之二:世纪金榜张泉:民营书业异军突起 渴望政策红利
>>>>>>走进世纪金榜之三:语文教师下海办教辅企业 累计捐款捐书7600万元
青岛新闻网9月15日讯 山东世纪金榜集团是一家以出版为主的文化类公司,在教育出版界,世纪金榜可谓是中国驰名商标,它是全国唯一一家独立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民营书业,教育类图书覆盖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全国有3亿学生,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人在使用世纪金榜。
“世纪金榜陪伴我整个学生时期啊!”“我倒要看看当年折磨我的数学题是从哪儿诞生的!”
提起世纪金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些年一起做过的习题有多少印着金光闪闪的“世纪金榜”字样和一个醒目的大眼睛。那么,世纪金榜是如何打造成中国出版界传奇的呢?今天,参加“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访采风活动的“大V”、记者们来到金榜大厦,带着心中的疑惑一探究竟。
世纪金榜大厦于2012年4月落成启用,是全国民营书业的一座地标性建筑。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标志性景观——巨型铜质浮雕“华夏文化使命者”。浮雕中央的大眼睛图案就是世纪金榜的注册商标,它在2011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出版领域唯一一个全品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左上方的“君子求义、利在其中”是公司董事长张泉先生在2002年创造性提出的经营理念。右上方是公司的团队队旗,由员工自行设计。据说,公司还有团队队歌,也是由员工作词创作完成。
在中国,图书行业例行标准是三审三校,为了更好保证图书质量,世纪金榜采取的是七审七校制,人员投入更多,但操作标准更精细,差错率严格控制在0.5/10000以内,远低于行业万分之一的标准。
2006年,有一批次的教辅出现瑕疵,公司把已经发到全国各地代理商的3万余册图书全部召回,并果断地化为纸浆。虽然损失了48万元,但避免了问题产品流向市场,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在数学审校室,大家看到工作人员在校对数学题,数学学科的校对工作均是在这里完成。离开校园多年的名博和记者们纷纷凑上前去阅读题目,在唏嘘早已忘记怎么做的同时,也为校对人员的认真负责点赞。
据了解,世纪金榜现有员工近1400人,8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以上。其中三、四百人有过老师经历。世纪金榜董事长张泉称,公司很多员工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用过世纪金榜的书。毕业以后,他们慕名来到世纪金榜工作。很多老师更是“华丽转身”,来到世纪金榜当领导。因此张泉总是说,公司文化氛围很浓,“像学校,不像单位”。
公司有企业文化,部门也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均由科室结合自身特色提炼而成。语文科室的特色文化是“八大负责”,分别是对稿件、对市场、对同事、对领导、对学生、对老师、对教育、对良心负责。看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场的人不禁心生敬佩。
另外,每个科室有绩效考核展示板,每名员工的绩效排名和工作状况都一目了然。绩效成绩与员工工资、评先选优、职称评定密切相关。公司推行表扬文化,依据绩效,员工会推选出月度及双周明星,公司会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
采访间隙,大厦里响起了广播体操的声音。工作人员称,这是做操时间到了,做完操后,美妙的音乐响起,大家将享受每一个半小时一次的休息时间。
董事长张泉原本是一位自己编书自己用的语文老师,却一步步让自己的书由一个班走向一个学校,又由一个学校走向全中国。时间仓促,参加采访采风行动的一行人不足以了解世纪金榜的全部传奇经历,却在点点滴滴处看到了这个民营企业的精气神。或许,让全国一半学生捧在手中的奥秘,正是世纪金榜的严谨和负责。(记者 张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