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0月21日讯 近日,青岛农科院科研苹果新品种一夜被偷,6载科研成果瞬间成泡影。20日下午,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苹果丢失’事件的说明”,对科研苹果被偷事件予以回应。
3棵科研果树损失超亿元
18日清晨,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副所长韩明三在北宅毕家村果木培育基地发现科研所的3棵“唐木甜”富士全部被偷,至少有300多斤,最后只剩三四个小果子,损失过亿。
据介绍,基地一共有一百多亩,此次苹果新品种占地一亩半左右,包含3棵果树。从六七年前就开始研究,主要是研制“无袋苹果栽培技术”。此种苹果每亩可为果农节省经济投入3000元至4000元,同时,口感也有很大提高,从栽下到结果需要四五年,今年是第一年结果,研究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随后,韩明三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网友质疑苹果为何轻易被偷
据了解,这些果树由于价值特殊,果园围栏一共三层,除了栅栏还有铁丝网,韩明三每天都要去查看长势并进行记录。他说:“这些果子目前正处于七八成熟的阶段,预计25日收果,没想到被偷得这么干净。我并不是心疼这些苹果本身,而是已经进入研究的收尾阶段了,今年还要汇报实际研究报告,现在什么都没了。”
诸多网友质疑,如此名贵的科研苹果为何如此轻易被偷?相关单位为何没有采取更加严防的措施来对这些苹果进行安保?像摄像头这类安全措施在果木培育基地到底有没有?
青岛农科院发表声明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苹果丢失”事件的说明中表示,丢失试验品种为“唐木甜”,研究内容为“无袋苹果栽培技术”,即通过适宜品种选育、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措施,改变苹果生产的套袋模式,达到套袋苹果的质量,减少果袋和人工投入。
苹果丢失,实际直接损失为三棵果树的全部产量约150公斤和2014年的部分试验数据。2015年,我院将继续该项目的试验工作,补充完善试验数据。同时配合老旧果园改造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为青岛和山东苹果产业贡献力量。
苹果丢失事件的发生,说明了我院在基地的管理上还存在漏洞。鉴于基地的实际情况,我院和果茶研究所已经着手制定更加详尽的安保措施。除了加强人防工作以外,要紧急设立红外线监控等技防措施,确保做到24小时昼夜有效监控,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