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首发:世园会今日落幕  盘点世园创造领先奇迹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4-10-24 21:48:55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10月25日讯 为期184天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今天下午落下帷幕,明年春季,园区将重新开门纳客。园区累计入园游客400余万人,主题馆、植物馆、园艺文化中心等展示性场馆累计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本届世园会凸显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三大理念,演绎了“文化引领生活、科技改变未来、自然回归本我”的时代。

    自然创造:4大方面突显其理念和实践

    “自然创造”是世园会的永恒主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世园会的主题大都与“自然”密切相关,其目的是在展示园艺技术和成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和力量,注重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实现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青岛世园会“自然创造”的理念和实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展示园艺经典:通过植物配置、展园陈列、花卉竞赛等,集中展示国内外园艺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和地域特色植物,在呈现千姿百态、缤纷多彩的园艺大观的同时,突出展现青岛世园会“海陆空荟萃、新特异云集”的园艺特色。

    尊重生态自然: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到苗木配置、景观营造,坚持因地制宜、因势而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科学合理引进适时适地的动植物品种和生态举措,突出展现青岛世园会“山青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特色。

    致力低碳示范:遵循“3R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加强全过程节约集约管理,最大限度采用低碳排放的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突出展现青岛世园会“碳汇平衡、低碳引领”的环保特色。

    塑造宜居家园:更加注重世园会的后续利用,更加注重放大世园会的带动效应,规划建设以绿色、低碳、和谐为主题,安居、兴业、休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城区,打造生态青岛的安居福地、创意高地和休闲胜地,形成“南有奥帆中心、北有世园景区”、“南有八大关、北有世园城”的城区发展新格局,突出展现青岛世园会“立足眼前建世园、着眼长远建新区”和“投入在园内、效益在园外”的模式特色。

    科技创新:六大新成果引领高科技含量世园

    青岛世园会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筹办理念,把科技立园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引进、使用园林园艺、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的科技成果,举办了一届高科技含量的园艺盛会。

    青岛世园会通过科技立园,展示“六新成果”,即:新理念、新模式、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实现“四大功能”,即:科普教育、集成示范、低碳实践、智慧引领。

   科普教育:注重科技应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游客触摸到科技就在身边的乐趣,感知到科技回馈生活的便捷,起到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世园会结束后,园区仍然可以作为永久性的科普教育基地。

    集成示范:不单纯追求原创性高新技术,按照“引进集成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平台的科技成果或者同一领域、同一类别的不同科技成果通过世园会平台集中展示出来,力求在应用、推广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低碳实践:注重以科技力量引导和促进节能减排、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倡导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园区和游客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低碳园区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智慧引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地理信息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平台、“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使各类主体、各项活动均可在网络化的数字空间中有序进行,建成集约、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数字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起到引领和先导作用。

    文化创意:“两轴十二园”

    “文化创意”始终贯穿世园会全过程。传统文化的演绎。园区基本空间结构为“两轴十二园”,总体规划创意为“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驻”,源于浪漫的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七仙女下凡”,七仙女俯身飘落百果山,七条彩带由天而降,将整个主题区划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园,对应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曜、对应日常工作及活动组织的一周七日。同时,将园区内两个水库分别命名为天水、地池,寓意沟通天地互动、萌生园艺精华。规划创意将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与人们美好的期盼相融合。

    历史文化的积淀。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由山东省17个城市展园共同组成的“齐鲁园”,是中华园中最大的省份展园。“齐鲁园”以“齐鲁青未了,花开别样红”为主题,集中展示山东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园区建设和场馆的展陈设计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的积淀和内涵挖掘。

    如保留了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沈鸿烈桥。地域文化的融合。把青岛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园艺,充分展现青岛世园会的地域文化特色。“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口号、“七彩花艺”会徽、吉祥物“海精灵—青青”、各个场馆展陈等,都力求体现中华文化、齐鲁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与园林艺术的融汇贯通。主题馆设计创意来自于青岛市花——月季,植物馆建筑创意取自于叶片。园艺文化中心位以永续生态、和谐共生为主题。

    多元文化的荟萃。以“自然和平、多彩世界”为主题的国际园,规划设置国家展园、国际城市展园、国际组织展园等,向游客呈现缤纷多姿的异域园艺文化。各参展方纷纷举办文化日(周)等活动,青岛世园会成为各参展方展示文化名片的舞台。舞台表演、流动表演、行为艺术表演、空中表演等“点、线、面”多维度活动,充分展示不同国度,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活动的立体化、广覆盖,使参观者在欣赏园林园艺精品的同时,体验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感受园艺盛会的快乐喜悦。(记者 朱颖)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