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0月29日讯 今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滨州市经信委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滨州市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强市富民的战略举措来抓,千方百计促增长,坚定不移转调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滨州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偏后阶段的历史大跨越。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滨州经济摆脱欠发达,实现由“追赶”向“赶超”战略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业经济规模迅速膨胀,总体实力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前,滨州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84%,只及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略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01.56亿元,是1978年的616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柱行业逐步形成
全市工业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产业比较优化的格局,全市工业结构正从初级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深加工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产业门类由“十一五”初以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为主,逐步发展到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信息、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光伏太阳能、飞机、船舶、电动汽车、数控机床、风电设备制造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持续加大,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1978年,全市累计投资1.48亿元;1998年突破50亿大关,达到50.13亿元;200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2亿元;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025倍。
企业群体健康发展,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滨州市通过集中力量培植骨干企业,一批大企业得以迅速扩张,魏桥、活塞、滨化、西王、鲁北、渤海油脂、滨印、亚光、京博等重点企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排头兵。魏桥创业集团现已发展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列第279位;滨化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企业;鲁北企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氮磷钾复合肥、联产水泥、联产硫酸生产企业;活塞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活塞生产企业;华纺股份公司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印染后整理生产企业,亚光纺织集团是全国最好的巾被类生产企业,西王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单线玉米淀粉、结晶葡萄糖生产企业。2013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3户,其中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4户。
技术创新成绩显著,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新型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已拥有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179家。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企业设备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占55%。品牌建设步伐加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4个、山东著名商标42个、山东名牌产品87个。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我市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影响力日益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越来越大,涌现出了博兴商用厨具和涂镀钢板、好生家居、滨城家纺、惠民化纤绳网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产业集群。2013年,已集聚形成20个提升壮大及加速培育产业集群(7个省级产业集群,13个市级产业集群),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的产业集群2个,过500亿的3个;过100亿的9个。随着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集群效应的逐渐放大,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集群中心集聚,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博兴厨具产业集群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惠民化纤绳网产业集群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博兴厨具、邹平家居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产业集群、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沾化冬枣”地理标志证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记者 张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