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国际 > 正文

IS刽子手露脸照首曝光 称曾受英军情五处策反

来源:西方媒体 作者: 2015-02-28 07:42:11 字号:A- A+

英国《每日邮报》网络版27日公布埃姆瓦兹学生时代照片。网络截图

英国《每日邮报》网络版27日公布埃姆瓦兹学生时代照片。网络截图

极端组织武装分子用大锤破坏摩苏尔博物馆内的雕像。图/东方IC

极端组织武装分子用大锤破坏摩苏尔博物馆内的雕像。图/东方IC

    西方媒体报道,多次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人质斩首视频中现身、被称作“圣战分子约翰”的刽子手身份已确认,是英国人穆罕默德·埃姆瓦兹。英国媒体27日首次揭开这名蒙面杀手面罩,公布其露脸照。照片中,学生时期的埃姆瓦兹面带微笑,与如今的刽子手形象大相径庭。

    幼时酷爱足球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一些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这名刽子手是埃姆瓦兹。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卫报》也报道了这一身份,但没有提供消息来源。

    英国《每日邮报》网络版27日公布埃姆瓦兹学生时代照片。这是他“圣战分子约翰”的刽子手身份得到确认以来露脸照首次曝光。

    照片中,埃姆瓦兹身穿红色上衣,面露笑容,坐在草地上与同班同学合影。他的昔日同窗回忆,埃姆瓦兹是班里唯一一名穆斯林,看起来与其他同学没什么不同。

    谈及埃姆瓦兹的刽子手身份,他的多名同学感到惊诧,因为他们无法把当年那个安静男孩与现今的冷血刽子手联系在一起。

    一名同学回忆道,埃姆瓦兹一家来自科威特,父亲是出租车司机。他刚到伦敦时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对足球非常感兴趣。

    这名同学说:“他每天中午都去踢球,放学后参加足球俱乐部。通过足球,他学会各种词汇和表达方式。和其他小伙伴一样,他也喜欢当前锋。”根据这名同学的说法,埃姆瓦兹上学时成绩欠佳,在班里处于中下游,但由于足球踢得好广受欢迎。

    《华盛顿邮报》说:“根据朋友和其他了解情况的人的说法,埃姆瓦兹在伦敦西区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大学毕业,拥有计算机编程学位。”

    沦为冷血杀手

    翻开埃姆瓦兹10岁时在学校纪念册上的留言,一些当年看似平常的喜好却有些令人恐惧。他写道,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名为《毁灭公爵》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爱的书则是《如何杀死一头怪物》。

    当被问及30岁时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他写道:“我将加入一支足球队,打入一粒进球。”

    不过,埃姆瓦兹最终并未如愿成为一名前锋,而是成为“伊斯兰国”的冷血杀手。他的一些朋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埃姆瓦兹从位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学毕业后打算去坦桑尼亚旅行,可能自那之后开始变得极端。

    这些朋友说,埃姆瓦兹这次旅行没能成行,因为他2009年5月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后,遭当地警方拘押并被驱逐。

    埃姆瓦兹据信2012年左右前往叙利亚,后加入“伊斯兰国”。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埃姆瓦兹2014年8月首次出现在“伊斯兰国”的人质斩首视频中,当时他显然是杀害了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

    在之后的类似视频中,他涉嫌又杀害了美国记者史蒂芬·索特洛夫、英国援助人员戴维·海恩斯、英国出租车司机阿兰·亨宁、美国援助人员阿卜杜-拉赫曼·卡西格。上个月,埃姆瓦兹还出现在日本人质汤川遥菜和后藤健二的视频中,两人随后被杀害。

    所有这些视频中,埃姆瓦兹均一身黑,蒙面,仅露出眼睛和鼻梁。他挥舞着刀子,发表抨击西方的言论。法新社报道,因其英国口音,他被以英国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的名字称作“圣战分子约翰”。

    自称曾受策反

    根据西方媒体说法,埃姆瓦兹早在5年前就被英国情报机构盯上。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反恐部门2010年拘押埃姆瓦兹,采集指纹并搜查了他的物品。英国广播公司则说,至少自2011年,埃姆瓦兹就成为英国军情五处“感兴趣的人”。

    埃姆瓦兹自称,英国军情五处一名叫“尼克”的官员曾试图策反他,但遭拒绝。

    埃姆瓦兹在发给一家慈善机构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尼克知道我的所有事情,包括我住在哪里、干了些什么以及与谁来往。”埃姆瓦兹说,他拒绝尼克的合作要求后受到威胁,家人屡遭骚扰。

    就有关埃姆瓦兹身份的报道,英国警方拒绝作回应。警方官员理查德·沃尔顿在一份声明中说:“目前,我们不会证实任何人的身份,或是提供有关正在进行的反恐调查的任何情况。”

    埃姆瓦兹的家人以法律意见为由,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请求。

    链接

    摩苏尔博物馆遭殃尼尼微遗址遭破坏

    伊拉克珍贵文物遭IS毒手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6日发布的视频显示,“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市持大锤和电钻毁坏珍贵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即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将伊拉克遗产保护纳入安保工作。

    博物馆藏品遭殃

    从“伊斯兰国”视频看,摩苏尔博物馆大量藏品遭殃,包括古亚述时期和古希腊风格手工艺品。亚述是兴起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

    古亚述都城尼尼微城遗址未能幸免于难。“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手持电钻破坏了一座城门前的花岗岩翼牛像。

    视频中,一名武装人员说,“即使它们价值连城,我们也不在乎”。

    文物专家说,受损物品包括真品、复制品和重新修复的文物。一些文物来自古亚述王国,还有一些来自帕提亚王国的哈特拉古城。帕提亚王国又名安息帝国,存在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6年。

    另外,一些目击者说,“伊斯兰国”当天还炸毁摩苏尔中部的胡德尔清真寺。这座寺庙建于12世纪。

    类似塔利班毁佛

    “伊斯兰国”的举动令舆论哗然。一些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认为,这一行径同塔利班先前野蛮破坏文化遗产的恶劣程度相当。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查尔斯·E·琼斯说:“这就像巴米扬惨剧。”琼斯长期从事伊拉克遗产保护工作。

    巴米扬佛像群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省首府巴米扬市以北的悬崖峭壁上,共有大小石窟6000余座。其中两尊巨佛“沙玛玛”和“塞尔萨尔”分别修建于公元1世纪和5世纪,因身形巨大和处于古丝绸之路而闻名。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不顾国际舆论强烈谴责,用炸药和大炮炸毁这两尊佛像。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主管托马斯·坎贝尔谴责说,“伊斯兰国”对中东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进行了“灾难性破坏”。

    他说:“这一对艺术、历史和人文的愚蠢破坏不仅对摩苏尔博物馆,也对我们希望利用艺术团结人民、提高人文理解的世界努力带来悲剧性打击。”

    教科文组织吁请

    事件发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立即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这次袭击远不止是一场文化悲剧,”博科娃说,“我要求安理会主席召开紧急会议,将伊拉克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安全保护。”

    博科娃指出,位于摩苏尔西南大约100公里处的哈特拉古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另外,“伊斯兰国”举动也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2199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本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就有关恐怖组织从事非法石油贸易、文物和武器走私、金融交易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恐怖活动等加强制裁措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