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资料图片。图/东方IC
美国20日解密一批在"基地"组织前头目乌萨马·本·拉登最后藏匿地查获的文件。这些文件勾勒出一个为"基地"内斗深感失望的拉登,以及一个同意妻子改嫁的拉登。
号召直接攻击美国目标
按美国白宫说法,美军海豹突击队2011年5月突袭拉登在巴基斯坦北部小镇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特种兵近距离朝拉登额头开枪将其击毙。随后,他的遗体被立即交由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海葬。
美军从阿伯塔巴德查获不少文件,包括纸质和音视频材料。依据美国法规,103份文件20日解密。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说,还有数以百计文件有待审查并解密。
在这百余解密文件中,拉登写下了如何做好"事业"的言语,亦有对自身宗教信仰的华丽赞扬。拉登主张直接攻击美国目标,想要借此"令美国知难而退,不再插手伊斯兰事务"。他还表示,"圣战"组织应当放下"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的执念",与中东国家政府和军队为敌,甚至内讧,只会妨碍打击美国这个最主要目标。
对"基地"内斗倍感失望
海豹突击队突袭阿伯塔巴德之前的几年,"基地"原本的大本营遭到重挫,内部分裂也越来越严重。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倒台,美军无人机不断在巴基斯坦部族地区发动针对"基地"高层的空袭行动,"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也在重压之下陷入困境。
相反,一些边缘"基地"分支开始崛起,如也门和北非分支。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后被美国视作"基地"最危险的一个分支。
伊拉克极端武装"圣战和改革阵线"在2007年5月写给拉登的信中写道,希望本·拉登阻止正在伊拉克发生的"灾难"。那里的武装人员开始把枪口转向自己人,背离"基地"宗旨。
文件显示,拉登对"基地"内斗越来越失望。他在写给"基地"北非分支的信件中提醒,"基地"的目标是美国人,而不是当地安全部门,更不是身旁的"战友"。
影响力锐减命令难执行
只是,拉登的提醒已经逐渐被当做"耳边风"。按美国官员说法,拉登临死前对"基地"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拉登隐匿阿伯塔巴德期间,仍在接收"基地"网络报告。一份没有标注日期的"外部行动报告"显示,"基地"当年暴力袭击目标未能完成,报告者给出一系列理由。
"首先是运气差,"报告写道。其次,"基地"行动遭遇诸多困难,如人员训练不足、通信受阻、交通不便、武器短缺和难以"甩掉"安全部门。
"我们不是要求在方便的氛围下行动,"报告说,"但天知道,我们没有竭尽全力营造适当的行动氛围,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盼爱子成"基地"新领袖
解密文件也揭开了拉登家庭生活的一角。他在一段事先录制的视频遗嘱中特意叮嘱众多妻子中的一个,说如果她在他死后改嫁,他没有反对意见,但希望她能够选择死后与他合葬,陪在他的身边。
当时的拉登恐怕没有想到,美军会突袭,把他击毙并海葬。
拉登还对这名妻子说,她应当把他们的孩子送上战场,继续他的"事业"。
拉登还计划把他最爱的儿子哈姆扎培养成为"基地"的下一任领导人。这位现年22岁的"准圣战战士"在信中向隐居的父亲描绘他的梦想,自称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圣战,他希望能够跟随拉登的脚步,受训学会使用炸弹、成为基地组织的成员。
哈姆扎目前下落不明,拉登死后,他从未就父亲之死发表过任何公开声明。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网钟欣
新闻加点料:
拉登最后的隐秘生活:被妻子孩子"逼得发疯"?
解密文件也揭开了拉登家庭生活的一角。他在一段事先录制的视频遗嘱中特意叮嘱众多妻子中的一个,说如果她在他死后改嫁,他没有反对意见,但希望她能够选择死后与他合葬,陪在他的身边。
拉登之死在美国又掀波澜 记者直言"政府撒谎"
"奥巴马政府在击毙本·拉登一事上说了谎",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西摩·赫什最新发表在《伦敦书评》网站的一篇万字报道吸引了巨大点击量,以至于网站一度瘫痪。
"一介匹夫"冲击世界:本·拉登的"遗产"
美军突击队飞袭巴基斯坦京畿,处决了卡伊达"基地"组织的创始人本·拉登,成为轰动全球的新闻。这一事实表明,政治立场和道德准则不计,拉登确实成为一个世界性风云人物。